崔胜男
当前,我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期,社区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线。为进一步展现龙江志愿者的奉献担当精神,发挥我省志愿者在社区疫情防控中的优势及重要作用,推动我省志愿服务工作有序、有质、有效开展,提出如下实施路径。
“科普志愿者”:多形式开展社区防疫知识宣传
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科普宣传。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广大志愿者,尤其是热心公益的“宅”家青年组成“宅家青年网络志愿者”,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向居民科普防疫知识、转发主流媒体发布的最新疫情动态、解读法律法规,对不实信息进行科学辟谣、准确转发权威信息,让广大青年在减少外出的同时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科普宣传。
整合社区基础设施开展实地宣传。组织有宣传经验的志愿者,做社区防疫“宣传员”。利用社区现有宣传设施,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张贴防疫公告及防疫宣传画、LED屏滚动播放、无人机宣传、巡回宣传大篷车等形式,深入社区开展疫情防控信息宣传。
发挥社区文化优势开展文艺宣传。组织社区的文艺爱好者,志愿加入社区防疫的“文艺兵”队伍,用“接地气”的文艺表达方式,编排社区居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艺宣传作品,发挥“文艺+科普”的叠加效应。
“助医志愿者”:多维度助力社区卫生防疫行动
心理疏导:温暖、专业。为了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的心理免疫力、消除社区居民对疫情的恐惧情绪及缓解社区居民长期居家的心理压力,组织具有专业资质的志愿者对社区居民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减压、心理干预等公益咨询服务。以负责、专业的态度,积极、规范地开展电话咨询辅导、网络心理援助等工作。
卫生防疫:无死角、全覆盖。组织本社区有相关卫生防疫经验的志愿者,进行统一化、标准化、高效化的卫生防疫培训,对社区的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对社区的公共设施及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保障社区的公共卫生防疫安全。
救助救护:摸底细、对接准。组织社区志愿者,通过电话、微信群等形式,对行动不便、患有慢性疾病、孕妇等居民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鼓励居民进行“小病”网上问诊。志愿者要及时吸纳社区居民的实际就医需求,通过反馈社区,准确对接本地医疗、卫生等专项医疗工作者进行上门诊疗,切实解决疫情期间居民看病难等问题。同时,在保证防疫安全的情况下,建议组织志愿车队,统一调配接送待产孕妇、急重症患者,尽量避免占用公共运输资源。
“排查志愿者”:多地点打响社区防疫阻击战
打赢社区路口的“围堵战”。组织社区志愿者协助本社区工作人员,在各出入口和街路口设置疫情监测站,排查管理出入人员及车辆,做到“堵住路口管住人”,做好社区居民的“站岗员”。
打稳社区家门口的“防守战”。组织社区志愿者协助社区进行日常巡逻、入户数据统计、发放相关防疫物资等工作,并通过电话、网格微信群等形式,建立“疫情报告”及时通道、“隔离监测”实时通道、“健康居家”定时通道,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排查、及时轨迹记录、及时隔离、及时治疗”。坚决管住“小区门、单元门、家门”,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做好社区居民的“守门员”。
“服务志愿者”:多舉措帮扶社区居民共同防疫
暖民心:对社区弱势群体守望相助。组织社区志愿者针对社区内弱势群体,如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活动,如及时了解生活和健康情况,进行防疫知识宣传、照料生活起居、进行亲情陪伴和心理安抚等,通过编织“爱心相助网”,切实解决社区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
体民意:为社区隔离居民提供便利。号召社区志愿者利用电话询访、微信群等渠道,征集社区已隔离居民的合理诉求,集中购买生活必需品和急需物资等,并尽量做到无接触分送。
富民趣:让社区居民丰富精神生活。组织社区内的文体志愿者组成“专项志愿队”,充分发挥优势和特长,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如由专业运动员、体育教师等志愿者组成“健身志愿队”;由文联成员、艺术教师等志愿者组成“文艺志愿队”,满足社区居民科学健身、艺术熏陶等需求,同时,建议由青年志愿者引导社区居民通过手机APP,如VR看世界、云看展、云旅游等感受科技力量,进一步丰富精神生活。
“监管志愿者”:多视角做实社区防疫监督工作
组织社区文明实践志愿者进行“温情监督”。如对社区内有“红白事”的家庭,及时上门做思想工作,劝导家属顾全大局、一切从简、避免“群聚”;积极配合社区及执法部门,对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听劝阻、无视政策法律,依然进行各种形式聚会的社区居民,进行“依法监督”;积极配合社区及相关部门,对辖区周边农贸市场、医药门店、超市等场所进行市场秩序监督,打击违法违规销售防疫物资、哄抬生活物资价格等行为。
相关部门要借鉴发达省份的先进经验,实行“专项保险不到位不得上岗”政策,为广大防疫志愿者提供切实的安全保障。在此基础上,通过“抖音”“快手”等互联网直播平台,针对防疫攻坚中的一系列问题,如“志愿者开展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是否专业合理?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如何保障自身安全?志愿者如遇身体不适又该如何解决?”等,开展志愿服务培训、防疫知识宣传,有效促进防控疫情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