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勤
李晓青
2005年赴四川抗击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2010年成为青海玉树地震储备支援人员,2013年支援青海格尔木人民医院护理禽流感及甲流病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副主任医师李晓青再次率先请战,随江苏第一批支援湖北黄石医疗队奔赴前线……铠甲上身,她是无畏冲锋的战士;护目镜后,却藏着一双善解人意的温柔眼眸。
出征经验丰富,李晓青习惯到了一个新战场先到处转转,把自己工作的地方从里到外“摸个清楚”。2月14日,进入黄石市中医医院 ICU病房的第一天,她连续待了8个小时,同事几次用对讲机呼她出来换班,她的回答都是“再等一等,马上就好”。
早上8点,穿好层层防护服,李晓青进入重症病区“试岗”。她需要尽快熟悉每一处角落,以求最短时间进入工作状态。试岗规定的时间转眼过去,李晓青却迟迟没有离开。她逐一查看14位重症患者,包括每个人的诊疗记录和用药情况,翻阅加问询,一趟下来需要2个小时。随后她又确认了一遍院感防控的所有环节,将病房的方位布局、物品放置等情况深深烙在脑海里后,她对自己的这趟试岗才算满意。走出病区,已是下午4点。
8个小时已经超出一个N95口罩的一般有效时间,然而形势紧迫,李晓青顾不上那么多。脱下防护服时,她像刚从水里被捞出来,浑身都被汗水浸湿,脸上也布满一道道勒痕。“特别渴,想抱着茶缸猛喝一顿。”这是她最大的感受。同事心疼她冒着风险干活,李晓青赶紧保证,“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留意时间,好好保护自己。”
支援队伍出发前,黄石市中医医院是当地收治病人及危重症病人最多的医院,这场仗有多难打可想而知。李晓青抵达后挂职黄石市中医医院护理组组长兼重症医学科业务护士长,负责管理的团队在工作中暴露风险相对较高,这8个小时的一丝不苟源于她内心暗自下定的决心:既要带领整个护理团队与医生打好配合战,也要保证队伍里每个人平安无虞。
正式上岗后,李晓青带领团队火速制订了一套完整的护理流程与规范,同时将自己此前累积的工作经验应用到抗疫一线,包括改造病区三区两通道、建立临床护理巡查制度、制订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护理操作流程及治疗记录单等,使一切以最快速度步入正軌。每天早上8点,李晓青跟随班车前往医院,与夜班同事交接后便开始随着医生查房,同时检查病房里的物资配备、消杀情况,接着展开一整天的救治与护理工作。
李晓青(右二)
看似稳定的日常流程之外,变数随时发生。危重症患者相较普通患者更易出现合并器官衰竭和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因此上一秒尚正常的病人,下一秒情况可能就急转直下,下了班接到通知立即赶回医院紧急救治患者对李晓青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每一个病人的好转,都会给我们特别大的动力。”病人的情况一天天改善,对医务人员是极大的鼓舞,支撑着李晓青所在团队在高强度下有序地运转着。
李晓青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比喻,“重症医学专业的医护人员不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夯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具备精准的病情观察和分析应变能力。如果让我形容,我愿意叫它护理团队中的‘飞虎队。有重症医护人的专业素养和专科技能,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在她眼中,如果说ICU是生命的最后一道大门,重症医护就是最后的守门人。面对最险峻的情势,需要最专业的素养,这支由江苏其他12家医院和当地6家医院的护士组成的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里,队员们听李晓青说得最多的就是“我先上”。
从16岁开始工作,李晓青在ICU一待就是22年,“大前辈”的身份让她有一种主动担当的使命感,危险的操作,她总是冲在最前面:首例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气,首例有创压力监测,首例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在黄石市中医医院的这些日子,李晓青带头完成了各种高难度“动作”,而队员们也渐渐将这位体型娇小的“晓青老师”看作“飞虎队”队长一般的人物,有她在,心里很踏实。
每天,李晓青和队员们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病房里待五六个小时,累得说不动话时,她们会用眼神跟患者交流。“你愿意和他对视,有眼神的交流,在心理上就会给他们特别大的鼓励。”李晓青说,“晴天的时候我们还能看见病房走廊尽头的阳光,而他们能面对的只有屋顶、墙壁和嘈杂无序的声音,还有全副武装又甚少开口的我们。”因此,哪怕只是一个眼神,她也要传达到。
日复一日的快节奏工作容易让人模糊了时间的界限,李晓青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我们只顾着忙,忙到只把他们当成病人,只想努力救活每一个,却忘记了他们在这里的孤独和绝望。”李晓青曾这样写道。常规治疗之外,她总是很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每天进入病区前,她会做几样小手工带进去,比如给橡胶手套充上气,在防护服上画画,或是写上各种暖心的鼓励。得知病房里的老奶奶因为思念家人尤其是小孙子,胃口总是好不起来,李晓青特意在充了气的橡胶手套上画了一个笑脸,并写上一句 “孙子打电话给你,让你多吃饭哦!”简单的一句话让奶奶笑了,也愿意乖乖吃饭了。
李晓青曾在日记里总结自己在黄石的每一天:“从来到这里开始,总是不记得今天是几号和周几,每天都重复着从酒店到医院两点一线的生活。练得最多的是穿脱防护服,做得最多的是洗手和各种抢救,刷得最多的是群里患者的病情和信息,看得最多的是每个患者的监护仪、呼吸机和注射泵,听得最多的声音是病房里乌拉乌拉的对讲和各式仪器的报警,讲得最多的是——别怕,加油!”
救治有条不紊地推进,重症病区里的病人每天都在减少,“别怕,加油”之外,越来越多的病人能与李晓青聊聊天了。“今天有没有不舒服?”“继续加油,多吃一点!”李晓青的口头禅丰富了起来。不肯吃饭的老奶奶不仅能与小孙子通电话了,还和医护们成了好朋友,转去普通病房那一天甚至闹了脾气,因为不想离开已经十分熟络了的这群医护们。
“虽然我们是在重症病区,看不到病人完全好转出院的样子,但危重病人转出去时脸上露出的笑容,就是给我们最大的鼓励。”几乎每个病人离开时都会要求和医护们合影,带着笑容“比心”,这时就是李晓青最舒心的时刻——她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