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05-25 01:44宋婷婷刘丽付志强贾红丹李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射血病程心衰

宋婷婷,刘丽,付志强,贾红丹,李敏

据目前资料数据显示,我国H型高血压的发病率具有逐年增加的发展趋势,且此种疾病主要在中老年群体中多发[1,2]。由于H型高血压等症状的长期存在,对血管内皮损伤较大,部分患者较易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衰),而此种合并症可能与机体内的动脉粥样型硬化有关[3]。然而,迄今为止,临床上关于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保留心衰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的研究较为少见。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目的在于为临床有效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保留心衰,并为防治该类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新的靶点与思路,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以及住院治疗的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4]:①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且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 μmol/L;②存在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且具有相关结构性心脏病存在证据,但经心脏超声检测结果显示左室射血分数≥50%;③年龄均≥18周岁。排除标准:①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以及各种继发性高血压者;②冠状动脉狭窄在50%以上;③入院前3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障碍、肥厚性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以及高血压合并心脏瓣膜病者;④无法正常交流沟通或存在精神疾病者;⑤正参与其他研究者。其中男性患者114例,女性患者86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60.23±10.73)岁。所有患者均已知情同意,且医院伦理委员会予以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颈动脉IMT测量使用仪器涵盖logic e9超声诊断仪,7.5 MHz~10.0 MHz探头,通过仪器内血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测定。要求患者取仰卧位,尽量伸展颈部,保证头部偏向检查对侧,选择胸锁乳突肌前缘或后缘作为探头放置部位,自锁骨上窝颈动脉开始顺着血管走形完成纵向扫描,分别观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随后垂直转动探头角度,自上而下进行横向扫描。二维图像分析是否存在斑块形成。并将所有患者按照是否发生颈动脉硬化分为硬化组(89例)与非硬化组(111例)。

1.2.2 基本资料采集通过我院自制的患者基本资料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病程、血糖控制效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其中血糖控制效果差主要是指患者的血糖≥1个月未控制在正常水平。

1.2.3 生化指标检测主要指标涵盖总胆固醇(T C)、三酰甘油(T 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采用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血糖控制效果判定标准如下:FBG<5.6 mmol/L,任意时间内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即为血糖控制效果好;反之,即较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是通过多导睡眠仪进行诊断。

1.3 观察指标比较硬化组与非硬化组基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 20.0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计数数据通过例数(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计量数据通过(±s)表示,行t检验。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与各项因素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对比硬化组年龄≥60岁、病程≥5年、吸烟、血糖控制效果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人数占比相比非硬化组较高(P均<0.05)(表1)。

2.2 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对比硬化组与非硬化组在TG、TC、LDL-C水平方面对比,前者更高,而硬化组与非硬化组在HDL-C水平方面对比,前者更低(P均<0.05)(表2)。

表1 两组基本资料对比

表2 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对比(±s)

注: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BG:空腹血糖

组别 硬化组(n=89)非硬化组(n=111)t值 P值TG(mmol/L) 3.20±0.44 2.56±0.46 9.969 0.000 TC(mmol/L) 5.33±0.36 4.73±0.50 9.513 0.000 LDL-C(mmol/L) 3.12±0.43 2.24±0.50 13.154 0.000 HDL-C(mmol/L) 1.08±0.12 1.44±0.13 20.136 0.000 FBG(mmol/L) 7.00±0.74 6.98±0.72 0.193 0.847

2.3 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年龄、病程、吸烟、血糖控制效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TG、TC、LDL-C、HDL-C作为自变量,颈动脉硬化为因变量。其中上述各项自变量赋值情况如下:年龄≥60岁=0,<60岁=1;病程≥5年=0,<5年=1;吸烟=0,无吸烟=1;血糖控制效果差=0,血糖控制效果好=1;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TG≥3.20 mmol/L=0,<3.20 mmol/L=1;TC≥5.33 mmol/L=0,<5.33 mmol/L=1;LDL-C≥3.12 mmol/L=0,<3.12 mmol/L=1;HDL-C<1.08 mmol/L=0,≥1.08 mmol/L=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病程、吸烟、血糖控制效果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TG、TC、LDL-C均是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为保护性因素(P均<0.05)(表3)。

表3 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H型高血压主要是合并高Hcy血症的一类高血压,其中Hcy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稳定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5-7]。相关研究报道显示,血浆Hcy的升高和高血压在引发心脑血管事件方面具有协同作用,H型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相比单纯高血压患者高出数倍乃至十数倍[8-10]。

研究结果显示,硬化组年龄≥60岁、病程≥5年、吸烟血糖控制效果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人数占比相比非硬化组较高,这与安芳等[11-13]的研究报道相符,说明了年龄的不断增长、病程的延长以及吸烟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颈动脉硬化的概率。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血管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且血流速度逐渐降低,从而导致血管内膜下脂质的沉积,进一步促进了动脉硬化的发生。病程的延长反映了患者处于疾病状态下的时间越久,机体受疾病影响的程度越严重,继而可能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烟草中所含有的尼古丁、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会引起血脂构成的改变,影响之类代谢,进一步促进了胆固醇的沉着,同时促进脂质的过氧化,在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推进作用[14-16]。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往往和肥胖以及糖脂代谢紊乱等因素并存,可共同增加心血管损害的风险。此外,硬化组与非硬化组在TG、TC、LDL-C水平方面对比,前者更高,而硬化组与非硬化组在HDL-C水平方面对比,前者更低,这与既往研究高度一致[17,18],表明了血脂紊乱可能参与了颈动脉硬化的发生、进展过程。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在于:TG水平的升高可有效反映极低密度脂蛋白残粒的增加,而上述残粒具有直接导致动脉硬化的作用;TC水平的升高会导致血粘度增加,促进血液中小分子以及小颗粒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对内皮细胞造成损害;LDL-C可经由血管内皮进入血管鼻内,并于内皮下被修饰成为氧化型LDL-C,从而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进一步促进了动脉硬化;HDL-C具有转运泡沫细胞中的胆固醇的作用,属于人体内抗动脉硬化脂蛋白之一[19,2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病程、吸烟、血糖控制效果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TG、TC、LDL-C均是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为保护性因素。这充分证明了上述结果,表明了上述因素均可能在颈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点关注。因此,本次研究的启迪作用在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吸烟,血脂及血糖水平异常以及伴有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此类人群发生颈动脉硬化的风险较高,对合并这些因素的患者因尽可能地采取各类措施,比如要求其戒烟、改变饮食结构,调整作息习惯,以及积极服药治疗等,尽可能地排除可造成不良预后的有关因素,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更加积极的干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本次研究也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本量还可继续扩大,开展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协同性的纵向或横向研究,通过得出更具代表性的数据结论,从而更加精准地服务于临床干预措施的制定。

综上所述,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发生可能与年龄、病程的不断增加,吸烟,血糖控制效果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TG、TC、LDL-C水平的提高,HDL-C水平的降低升高有关,应予以重视。

猜你喜欢
射血病程心衰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更 正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