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 Web 前端开发方向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课程学科体系缺乏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相关内容、中高职课程缺乏衔接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课程方案优化策略:结合本地实际,找准专业教学定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将课程内容工作过程化;结合“1+X”证书考核标准进行课证融通;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中高职院校共同制定课程方案。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Web前端开发 课程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029-03
2019 年 1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 20 条”),明确提出要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定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职业院校要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同年 4 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首批启动试点建筑信息模型(BIM)、Web 前端开发、物流管理、老年照护、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等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年 6 月,教育部公布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标志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纷纷根据“1+X”证书考核标准进行课程方案的优化或调整。本文拟以计算机应用专业 Web 前端开发方向为例,结合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实践,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方案的优化进行探讨。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 Web 前端开发方向课程现状
(一)课程内容滞后,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能力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文字录入、办公软件操作、简单的图文处理及计算机基本维护上,而是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能力,尤其本地的小中型 IT 企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网页交互开发能力及网站简单开发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持续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企业需要的 Web 前端开发人员,应能熟练掌握 HTML 和 CSS 知识,并且熟练掌握 Javascript 等前端交互开发技术。然而,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 Web 前端开发方向的课程多侧重界面的设计制作,即重设计、轻代码,只注重可视化编辑器下的界面设计,如网页制作课只教授网页的效果,没有深入讲解 HTML 和 CSS 样式,尽管已经开设程序设计课程,学生依然看不懂网页代码。可见,现有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 Web 前端开发方向的课程内容较为滞后,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二)课程以传统学科体系为主,缺乏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相关内容
许多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 Web 前端开发方向的课程主要由传统的学科体系构成,而传统的学科体系一味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偏重理论教育,即侧重讲授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和体系背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知识体系中缺乏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的相关内容,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难以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具的综合型人才。
(三)中高職课程缺乏衔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学生升学意愿越来越强烈。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近年来该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有升学意愿的都在 95% 以上,且大部分学生都升上了高职院校。这给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带来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一方面,有的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完全脱离高职阶段课程设置,导致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不仅难以适应文化基础课的学习,而且在深入学习高职专业理论课和学历的进一步提升上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有的中职学校的专业课和实训课设置与高职课程设置有较多的重复,中职的教材在内容上大多采用高校的专业课教材,只是难度上有所降低,导致中高职教学内 容相互涵盖、专业课程重复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资源的浪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 Web 前端开发方向也存在类似问题。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 Web 前端开发方向课程方案优化策略
(一)结合本地实际,找准专业教学定位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本地区培养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级、中级专门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应到企业进行广泛走访和调研,了解企业或行业需要哪些岗位,胜任这些岗位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并结合本地区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确定专业教学定位。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例,经过调研发现,该校所在地柳州是工业城市,信息技术产业比较薄弱,IT 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主要业务是做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区域代理,进行本地化运维和服务,同时承接一些本地的小项目,且以网站开发为主,对网站开发前后台开发的人才需求比较大。基于此,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 Web 前端开发方向应定位于为柳州的中小IT企业培养初级、中级网页交互开发人才。
(二)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将课程内容工作过程化
典型工作任务,即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它主要是描述一项具体、完整的专门工作,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直接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典型内容和形式。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力,在反映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的同时,描述了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一个学习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步骤如下:第一,开展专家访谈。邀请企业实践专家(不超过 10 位)和少量骨干教师举行访谈会,要求实践专家简述个人职业历程,将这些历程划分为若干阶段(最多 5 个)。第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用头脑风暴法为每个工作阶段列出 3~4 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应该都是具有挑战性且能够帮助提高工作能力的,然后对这些任务进行归类命名。第三,表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本内容。由实践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描述上述归类的工作任务,描述的内容包括完成该项任务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由组内教师进行记录,再由实践专家对典型工作任务按从易到难进行排序。第四,找出适合中职阶段的工作任务或技能。全体参会实践专家和教师一起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工作的难易程度,找出适合中职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技能。第五,将知识和技能转换成对应的专业课程。将各个工作任务的知识和技能按难易递进关系及知识的关联度,整理成对应的专业课程。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不再按以前的学科体系讲究知识面面俱到,而是以工作过程为引领,将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入工作过程中。
(三)结合“1+X”证书考核标准进行课证融通
2019 年 3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发布《Web 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初级),确定初级证书要求掌握 Web 页面制作基础、HTML5 开发基础与应用、轻量级前端框架、JavaScript 程序设计等知识,还要求能够根据项目需求完成界面交互及界面效果的设计。为此,中职学校在制定课程方案时,可在满足企业技能要求的基础上,参照“1+X”证书的考核标准,将“1+X”证书的知识和技能融入课程中。
(四)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中高职院校共同制定课程方案
中高职课程衔接,首先要做好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的衔接。中职阶段定位于培养网站信息维护及网站运行维护人才,以程序设计入门、网页前端 UI、前端交互为主要课程;高职阶段定位于培养网站设计及开发人才,以加强程序设计、前端高级交互及优化、后台数据库开发为主要课程,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要进行课程的优化衔接。其次要实现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有效衔接。国家大力推行“1+X”证书制度,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有效接轨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一个重要方向。中职对接 Web 前端开发初级证书,高职对接 Web 前端开发中级、高级证书,能很好地实现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有效衔接。
此外,中高职院校可共同制定课程方案。例如,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经过对往年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升学去向分析,确定本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主要升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此,该校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调研,同时邀请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相关骨干教師参与本校计算机应用专业 Web 前端开发方向的课程方案的论证,优化课程方案。
基于“1+X”证书制度,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根据柳州地区 IT 企业的要求,结合《Web 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初级),利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方法,与柳州高职院校共同论证了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 Web 前端开发方向的课程方案,具体课程安排如表 1 所示。
此方案在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2020 级计算机专业中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结合教学诊改进行不断的充实与完善,实现了课程的优化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Web前端开发(初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2]肖 静.“1+X”证书背景下中职信息专业教学内容的优化——以Web前端开发证书和网页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11).
[3]代新雷.汽车电子技术专业“1+X”课证融合路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20(20).
[4]鲍 伟,等.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课程衔接的研究[J].职业,2012(6).
【基金项目】2019 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X证书背景下基于OBE理念‘Web前端开发岗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9B188)。
【作者简介】谭江山(1977— ),男,广西上林人,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副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网络信息安全。
(责编 王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