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意境”是整个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和一种律动的表现,是一种具有民族性的特有的文化观念,在作品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向和目的。且在历代绘画作品的创作及审美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境品味的高下成为评价一个画家的重要标准,也是欣赏的重要依据。
意境是结构生命力的表现,它是画家所描绘的景象和主观的思想情感的互相交融。画者一般通过一种或者多种带有启发性的、象征性的符号表达出时间和空间的延续,在有限的画面中营造一种氛围,打破了特定秩序和局限,将无限体现于有限之中。整个意境的产生于发展最终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下,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这种表现形式在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中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表现形式不仅是山水画中抒情和造境的审美表现,它更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而呈现于世界,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追求意境美是传统美学思想的一个特质。
之所以将山水画的意境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意境在当今创作及欣赏、品评山水画中有着重要的艺术地位。在山水画的研究中,无论是形与神、情与景,还是心与物,都是画家审美的体现,而意境是各种审美要素所追求的目标,换而言之,意境也最能从整体上体现画家的风格与特点。意境所表现的内容很博大,它包括着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内容,而这一切的内容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在绘画中体现。
一、意境的含义
绘画中的意境是指画家通过观察、认识、体验、感受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产生了某种不一样的情感与体验,通过主观的艺术加工对形象进行再次的整合,并将这种独特的思想感情充分的融入到画面当中。
意境大体就是把握画的大局,注重画的势和质,感应画中情与景和物与我,错觉中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观者则可以通过这张画来解构大自然的奥秘变化,凝结出自然的魂魄,并从这些变化中领悟出画道,这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境界,即意境、画境。达到意境很难,也许是刹那间的感悟。也许是偶然间的相遇,这也是画家所追求的一种目的,一种修为,它是集传统文化之大乘者,经过千锤百炼而走向的目标。
意境的创造不单只依靠画家对于自然界中事物的观察与感悟,更多的是要依靠画家本身蕴含的文化底蕴,品味体验和被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意境并非意象,而是意象的升华。而绘画创作又离不开意象,且在绘画中,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一幅画的基础,通过意象创造出“浑然天成”的和谐画面的艺术境界才是没一位画家所要达到的最终境界。
意境是代表山水画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历代山水画的创作以及审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特理论范畴。意境是中国古典绘画的基本审美特征。在创作上,艺术家们很早就已经了解了这个基本的审美特征,但是在理论认识上,却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意境直接来源于历代艺术理论中关于意与境、情与景、思与境、意与景关系的论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提到的“情境交融”,的确暗含了“意境”的美学特征。宗炳提出“圣人含道映物”“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等。这些说明儒、道、佛等各家对他的意象是非常深刻的。
谢赫《六法》中的第一法,讲究“气韵生动”。黄宾虹说:“何谓气韵?气韵之生生,由于笔墨,用笔川墨未得其法,则气韵无由显露。论者往往以气韵为难言,遂谓气韵非画法,气韵生动。
到了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明确了“意境”形态,并将其划分为“物境”,“情境”,“意境”。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意境”的三种形态:
一是“景物”形态,即以“境”胜。艺术表现的对象主要是“景物”。二是“情感”形态,即以“意”胜。藝术表现的对象主要是“我”,是“情感”。三是“情景交融”形态,即以“意境”胜。
王国维说:“上焉者,意与境浑”。艺术表现的对象是“情”和“景”。在审美上“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美感特点是“意境两忘,物我一体”。
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涉及面很宽,有关山水画的方方面面,从起源、功能到具体创作时构思、构图、形象塑造、笔墨运用,以及观察方法等等,“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都是很好的说明。
二、意境的发展
“意境”一词本是个诗学范畴,主要是以对诗词境界的讨论为主的,但是中国艺术所共同追求的“超以象外”的审美境界,使意境走出了单纯诗学的范围,而应用到中国所有艺术。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具体表述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山水画论中,即长期以“气韵生动”来表述自己本门类艺术意境的特点。山水画是中国独有的画种。“传神写照”和“气韵生动”虽然已经涉及到画外之意的表达,但这时主要还是基于人物画的特点,意在表现出画面人物的玄学情调。而刚刚发源的山水画则由宗炳提出了“体道”和“畅神”两大功能,从而使山水画在诞生之初就体现出与人物画不尽相同的形上品格。
汉代,东汉末年,社会阶级矛后非常激化,社会危机口益尖锐。儒家思想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自然经济任其充分发展,思想界出现了主张君主“无为”的门阀专政。“清静”、“无为”、“自然”、“虚淡”的老庄思想,开始适应了此时的需要。此时大批的士大夫因看透了什途的坎坷,官场的残酷酷,退隐山林,迷恋十山水。因为山水和玄理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中是相通的,因山水画的形象,山水树石乃是表达玄理的理想媒介。士大夫通过山水可以领略玄趣,追求与道相契合的精神境界。
魏晋南北朝时代,在中国绘画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全国长期战乱,南北对峙,朝代频频更迭,却使当时的学术思想格外活跃,并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石刻、砖刻以及漆画等都已蔚然可观,出现了开宗立派的专业画家、书法家,而且,作为莫立中国绘画理论基础的“传神传”、“六法论”也在这一时期提出。在绘画上,被尊为画祖的顾恺之和他的卷轴画最具有代表性。
这样的时期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画悄然活跃在画坛之中。他们总结出了很多独到的绘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升,而初期的山水画也随之出现。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之前,但是独立的山水画确是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多种文献也已经足以表明在该时期,山水画理论基本已趋于成熟。
唐代,我国山水画发展到了唐代,发展逐步完善,形成了从格不同的两大流派。是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等人为代表的青绿山水;在表形式上有了大步发展,形成了以景色为主、人物为辅的绘画表现,继承了前人色彩为主的固有表现手法,把传统的色彩表现形式发挥得更加绚丽灿烂:一是王维、吴道子为代表的墨景观,用简练的笔法,以墨色为主,表现出自然简淡,追求含蓄、悠远、纯净的境界。
山水画理论到唐末五代时发展成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阐明了山水画创作中主客观的统一,五代荆浩指出出物画中事物也是也有“气韵”的,“气韵生动”正式走入山水画论中,开始成为山水画意境的特定称谓。至今都对山水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整体来说意境概念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在百花齐放发的今天,王国维、宗白华等人对意境概念的新的阐释,使得这一概念突破了艺术体裁和传统艺术、传统审美的限制,具有了当代美学新的含义。在此同时,意境概念依旧保持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在世界艺术之林逐渐展示出独特的东方神韵。
作者简介:曾晗,1994年6月1日出生,女,满族,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美术学,研究方向:艺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