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根
摘 要:在小学阶段开展适当的劳动教育,能够给予学生新颖的体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乐趣。但是,纵观当前劳动教育的现状能够看出,存在教师不知道如何有效实施劳动教育的情况,以至于限制了学生劳动能力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设定劳动教育目标、创建有效劳动方式,以及搭建劳动成果展示平台等策略,浅谈如何从多角度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目标;小组;成果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阶段的不断渗透,在现阶段开展教育工作中,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期望学生通过劳动的方式,逐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实施劳动教育时,教师能够发现教学过程较为散乱、没有方向,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都使得劳动教育的效果不高。所以,为了真正地转变劳动教育中的“高耗低效”这一状况,教师也应当针对劳动教育的现状提出改进的措施,以便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
一、设定劳动教育指导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指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指导性的作用,而在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教学没有方向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的细致设定,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明确方向。同时,教学目标也是教师检验最终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师可以通过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验证劳动教育的最终成果,以便进行查漏补缺。
例如,在开展以“洗红领巾”为主题的劳动课中,教师就可以设定如下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洗红领巾的基本方法,形成自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劳动习惯;(2)让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3)让学生能够做一个勤快的人等。随后,基于这一目标,教师进行劳动课上活动的安排,并为学生讲解洗红领巾的具体流程,让学生在满足目标要求中,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逐步形成主动劳动的习惯。
显而易见,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前设定细致的目标,能够让劳动课程的教学更有方向性,使得学生在逐步落实目标要求的中,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
二、合理安排实践劳动小组
在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时,教师能够认识到,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能力有限,当教师为学生安排了一些劳动任务后,学生很难完全依靠自身的能力完成这一任务,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搭建合作的小组,让学生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劳动任务。但是,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他们在智力和体能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所以,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小组中完成劳动任务,教师也应当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劳动小组成员的科学安排,以便学生在相互辅助中共同提高完成任务的效果。
例如,在教师为学生安排了常规性清扫的劳动任务后,教师可以先对班级中学生的能力和体质进行分析,指出哪些学生的身高较高,哪些学生较为细心等。随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教师为学生进行清扫小组的安排,使得每个小组中既有长得高的学生,也有较为细心的学生。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围绕学生的不同特质安排差异性的任务,如长得高的学生负责擦玻璃,较为细心的学生辅助扫地等,以便学生在相互辅助中,共同打扫出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
可以看出,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质和性格对学生进行小组成员的合理安排,能够让学生在实施劳动活动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所长,在相互配合中提高完成劳动的效率。
三、搭建劳动成果展示平台
在学生完成劳动任务后,往往会形成一定的劳动成果,这一劳动成果不仅能够带给学生成就感,也能够反映出学生在开展劳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进行成果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劳动成果展示给他人,并向他人讲解自己参与劳动的过程,使得学生在接受点评中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便在逐步改进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
例如,在“自制贺卡”的劳动教育中,教师先为学生简单地介绍制作贺卡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制作贺卡的流程。之后,教师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贺卡样式的自主设计和制作,从而获得一个带有学生个人特色的贺卡。紧接着,教师为学生创建展示贺卡的平台,让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贺卡样式,以及制作的过程,使得教师和其他学生能够更为细致地了解这一作品。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其他学生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在整合他人意见中反思自己的作品。最后,教师也应当肯定学生制作的贺卡,强化学生的信心,让学生获得劳动中的满足感。
显然,教師为学生创建成果展示的平台,能够辅助学生进行劳动成果的改进,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从而在提高学生反思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劳动素质。
总而言之,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能力的成长和素质的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教师也应当注重方法的多元化设计,以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步实现劳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亦华.小学劳动教育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中小学德育,2018(11):43-45.
[2] 张耀宗.如何实施小学劳动教育[J].甘肃教育,2018(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