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森爸爸
疫情以来,我们陪孩子的时间明显增加了,平时表现不出来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因为孩子学习教育问题而产生的夫妻争执也比过去多了几倍,总结起来其实都是情绪失控问题。为此,我也开始阅读教育类书籍,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确是这样,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有情绪都是正常反应,关键是我们怎样洞察情绪的来源,怎样处理消极情绪。可以说,我们还都在磨合和探索中。不过,我开始发现,比起压抑和控制,发泄和倾诉来得更有效一些。
@玉桐妈妈
仔细想来,好像我对孩子情绪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总是解读得不够准确,导致“药不对症”,很少能有效地安抚到她的情绪。说实话,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我只会要求她自己控制情绪,从不曾想过帮助她进行情绪转移或是发泄,总之是“只堵不疏”。而当我们彼此情绪都爆发后,也只会各自平复心情,真的很少与她进行“就事论事”的沟通。我想,这就是我们家亲子关系始终是“相爱相杀”状态的根源吧。希望今后,我能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认真分析、接纳孩子的情绪,从而帮助她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共同营造没有“相杀”、只有“相爱”的家庭氛围。
@元澄爸爸
我们家是两个男孩。男孩的家长格外的有孩子情绪问题的考验。老大的问题是各种情绪控制不好,总是会各种各样地生气,莫名地开心或者不开心。老二的问题是不善于表达,一生气就只会大声喊叫,然后自己生闷气。大多数时候,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不干涉,让他们自己慢慢消化,总觉得这样对男孩子来说是件好事,说不定会让他们的内心更强大,久而久之,我发现他们的脾气反而越来越暴躁了。所以说,情绪问题还是应该直接面对,积极疏导,发脾气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何引导、怎样沟通才是大学问。
@焦泽妈妈
记得有本书里说过:“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无法控制别人,但可以掌握自己。”情绪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像是“细节决定成败”。我觉得,积极的情绪可以成就我们的人生,而消极的情绪则可能让我们败走麦城,说情绪决定命运一点也不为过。因此,教会我们的孩子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何疏导和激发情绪,如何利用情绪的自我调节来改善人际关系,是一门必修课。
@墨言妈妈
孩子现在正是好奇心最重的时候,特别喜欢和大人说话。当我很忙的时候,他总是不停地围着我问这问那,我就会很烦躁,甚至着急的时候会吼他。久而久之,这样的负面情绪就影响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所以我现在在反省自己。“我们是自己情绪的主人”,这句话不论对成人还是对孩子,都很適用!作为家长,自己如果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又怎能给孩子做好榜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