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品质社区营造的研究

2020-05-21 10:58邸楠楠
建筑与装饰 2020年4期

邸楠楠

摘 要 许多村庄安置区完全按城市居住区进行规划建设,致使安置区缺少归属感、认同感。保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拆迁安置及配套区为深保产业园的服务及安置区,需做好村民安置工作,保留村落记忆,建设具有“乡愁特色”的安置区,同时雄安新区成立后,保定市全面接轨雄安新区,需提高发展层次及品质,建设具有示范性的高品质社区。

关键词 乡愁特色;保留村落记忆;高品质宜居社区

引言

保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拆迁安置及配套区位于深保产业园西侧,是支持、服务深保产业园建设做好拆迁安置服务的重要区域。本文主要探索如何在安置区中保留村落记忆,建设具有“乡愁特色”的村庄安置区,以及如何在满足人居需求、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建设具有示范性的高品质宜居社区[1]。

1保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拆迁安置及配套区规划主要内容

1.1 项目位置

保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拆迁安置及配套区位于保定市东北部,东部接壤保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南部紧邻工业园一期及东湖文化中心。

1.2 主要内容

本次规划重点围绕服务深保、品质引领、村民安置三个发展诉求,从打造聚核、营造邻里、塑造活力、安置村民四个方面进行规划。

(1)打造聚核:规划区通过焦银路与东湖文化中心衔接,通过长宁路与深保产业园衔接,联动深保产业园与东湖天地,打造以生活配套为主,兼具生产性配套的核心区,提供优质生产生活服务。将规划区定位为保定东部宜居社区,集居住、教育、医疗、商业服务业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社区。

(2)塑造活力:借力深保产业园正在施工的规划展馆及公共服务中心,将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沿长宁路设置,打造规划区的公共活力轴线和景观大道。并基于步行尺度的生态社区中心,带形绿地与集中绿地结合布置,营造5分钟可达的活力绿地系统。

(3)营造邻里:规划构建区级中心、邻里中心两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布置三个邻里中心,避免沿街商业产生交通和环境的问题,构建相对独立的平衡社区,增加社区的向心力,营造便捷、完善、舒适的人居环境。

(4)安置村民:综合考虑相关拆迁政策,通过每户补偿面积计算村庄安置所需用地面积,共选址村庄安置区3处。

2特色、品质社区的营造

2.1 保留村落记忆,规划独具“乡愁特色”的安置区

在安置区的规划设计中,注重村民人际关系环境的营造、乡村记忆的传承,综合运用融合、陈列等规划手段,植入村庄的记忆元素,打造具有强烈归属感的安置区,让村民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2]。

规划尊重、延续村民生活习惯,形成相对独立的村民安置区组团,并在组团内集中设置戏台、村史陈列馆、中心广场、棋牌室等公共设施,形成“村落中心”,打造“乡愁特色”的交往空间。

规划保留村落印记,呼唤村民记忆。延续在村口建有牌坊的习惯,在安置区入口节点空间设置“牌坊”。将原有村庄内的石碾等特色小品陈列于安置区内的公共场所,并种植部分原村庄特色果树桃树,丰富空间的景观性,展现具有乡村生活氛围的景观效果,引起村民记忆的共鸣。

2.2 彰显特色,营造具有“保定文化”的高品质宜居社区

(1)植入“保定文化”,塑造公共记忆:保定是文化名城、冠军之城、长寿之城和戏曲之乡,本次规划注重弘扬“保定文化”,彰顯保定区域特色,结合绿地与保定文化,设置直隶公园、冠军亭、长寿绿径、莲花戏园等不同主题的节点公园,塑造公共记忆。

(2)重视“人”的步行体验,构建连续步行系统:规划以慢生活、人的尺度为落脚点,倡导步行交通,布置生活步行线,强化行人的路权及道路两侧多样、连续、宜人环境品质的营造,构建具有林荫环境与独立慢行道的街道,形成慢行体验舒适宜人的公共空间。

(3)引入“邻里中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规划引入“邻里中心”理念,增加社区的向心力,构建相对独立的平衡社区,营造便捷、完善、舒适的人居环境[3]。

3结束语

本文以保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拆迁安置及配套区为例,探索了特色、品质社区营造的方法。在服务深保、品质引领、村民安置三个发展诉求下,通过布置具有“乡愁特色”的公共设施、植入村落原有的记忆,打造具有“乡愁特色”的安置区,并通过植入“保定文化”、构建连续步行系统等方法营造彰显特色的高品质宜居社区。

参考文献

[1] 范勇,袁赟,王林申,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的重塑与再生路径探析——以磁县徐家沟乡村规划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33(3):96-101.

[2] 袁同凯,房静静.空间文化与博物馆:古村落历史记忆建构逻辑——以山东雄崖所村为例[J]河北学刊,2018,(5):169-174.

[3] 张文忠.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框架[J].地理研究,2016,(2):20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