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景寄情类文言文阅读

2020-05-21 11:07张豪林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加点

张豪林

【锁定考点】

1.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3.理解并翻译句子;4.文言文断句;5.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内容要点:6.概括文段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或情感;7.品析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8.联系实际写出个性感悟。

【新题演练】

一、《记承天寺夜游》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文略,见课本)

【乙】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日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注]①齐安:黄州,今湖北黄冈;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②陂陁( potuo):起伏不平的样子。

(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盖竹柏影也_______(2)意适忘反_______

(3)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

(5)车马之迹不至_______(6)力极而息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或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相与步于中庭

B.子瞻迁于齐安

C.庐于江上

D.往往留宿于山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一个“遂”字,点出了二人志趣相投,一个“亦”字,不仅交代了怀民没有睡的事实,同时也饱含作者的感情。

B.【甲】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作者议论抒怀的句子,“闲人”二字蕴含着作者种种微妙难言的感情。

C.【乙】文中子瞻因为遭贬不愿涉世事,所以才选择到“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的武昌诸山中去游玩。

D.【乙】文中“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中的“幅巾”,是不着冠,以布束首的意思,这表现了山中人的好客和洒脱。

5.【乙】文中子瞻“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甲】、【乙】两段文字,概括苏轼在贬谪期间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峡》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文略,见课本)

【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①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②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③。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④,或翔于云表,暮则愫⑤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注]①張君:苏轼友人张天骥,隐居徐州云龙山中。②适:恰好。③俯仰百变:俯视、仰视之间,景象有许多变化。④陂(bei)田:水边的田地。⑤僚(su):向,朝着。

l.下列加点的词在句巾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 低矮的城郭

B.属引凄异 延长

C.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早晨

D.故名之曰“放鹤亭”命名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至/晴初/霜旦

B.水/及其半扉

C.自/三峡/七百里中

D.故名/之/曰/“放鹤亭”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文中“山人”一般指隐士、修身悟道的高人或不与世俗之人来往的文人墨客等。

B.【甲】文中对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C.【甲】文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D.“鹤”在中国是权势、吉祥、长寿、仙、雅等的象征,也是文人雅士洁净脱俗的人格和孤独自由的生活方式的象征。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l)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中所写景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请举两例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桃花源记》阅读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后遂无问津者。(选文略,见课本)

【乙】予尝登香山寺以望龙门、伊川之处,而爱其奇秀……有渑池小吏自其旁为予言,邑中亦有此,日“小龙门”也,以人迹之不可到,故无闻焉。

予后因吏事至洪河滑,初缘崖下,间蹑栈阁,得小径,下入凌涧中行,而两岸皆石壁峭立。行约五十里,望见两山裂开可百余步,势皆嵌奎,而水声激激流其中。有怪石甚丑,堕在涧中。其一自上而下瞰,若将急垂手援之然,而状皆可骇。予曰:“此岂非所谓小龙门耶?”因憩息于其下,而旁有石室,可容百数十人。其它洞穴,处处亦有之,若所谓佛龛者,皆可爱。其土沃壤,宜桑枣。有野人十余家,悉引渠激流水为硙。问其人之姓氏与其年几许,皆不能道也。又问今何时,云亦不能知也。

然予尝闻:昔之有独行君子,其为人疾世污俗,多好扶携其妻子,与俱入山林,长谢而不顾者,惟恐人迹之可及,故虽远而不惮、虽深而不厌也……

予入石室,上绝顶,欲深求古碑文而可考者,不可得也。因自书其所为文,而命僧惠仙者镌于石而藏于西岩之洞穴间,且以记予之偶来寻得其处,而又以备后之隐君子欲访求于此地而居者之人也。

(选自徐无党《小龙门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处处志之_________(2)便要还家_________

(3)诣太守_________(4)其土沃壤,宜桑枣_________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B.寻向所志

且以记予之偶来寻得其处

C.便扶向路

多好扶携其妻子,与俱人山林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花源中人“皆叹惋”,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外面百姓的不幸。

B.小龙门中人与桃花源中人一样,因战乱避世隐居,过着与世隔绝、怡然自得的生活。

C.桃花源没有被寻访到是因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陶渊明的社会理想,而小龙门不为外人所知是因为地处险要,交通不便,鲜有人到达。

D.《桃花源记》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文章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5.【甲】文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石潭记》阅读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选文略,见课本)

【乙】溪在点苍山马龙峰之南。正德庚辰,予尝游焉。嘉靖辛丑,郡守杨公、邛崃祠部许公玉林,招予复至溪上。丙辰,又同郡马公元冈,贰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源出山下石间涌沸①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绮。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观玩久之。乃侧上左崖石罅中,避雨而坐,俯瞰潭水,更互传杯,不觉尽醉。右崖有“禹穴”二字,杨公所刻。出潭东行,见石上流泉,渐靡②成渠,最滑不可着足:有轻蹑者,辄失脚落。中潭深二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水光鸦碧色,上潭水光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

予每一至溪上,觳纹⑧璧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尘事,而幽光在目,累月不能忘。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皆可亭以赏其趣。马、任二公,尝建濯缨亭,今废矣。此溪四时不竭,灌润千亩,人称为德溪云。

[注]①沸:泉水涌出的样子。②渐靡:逐渐汇集。③觳(hu)纹:像绉纱的波纹,指微波。

(选自李元阳《青溪三潭记》)

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源出山下石间涌沸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怡然不动____________(2)俶尔远逝_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4)予嘗游焉____________

(5)招予复至溪上____________(6)此溪四时不竭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

深丈许

B.乃记之而去

溪在点苍山马龙峰之南

C.全石以为底

皆可亭以赏其趣

D.潭西南而望

而幽光在目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记叙了作者伐竹取道游览小石潭的见闻和感受;【乙】文叙写与友人“穷其源”的乐趣。

B.【甲】、【乙】两文均写溪水以石为底,描写生动形象,历历可见,极富情趣。

C.【甲】、【乙】两文均以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水,突出水之清澈。

D.【甲】文中的小石潭和【乙】文中的青溪,环境优美且热闹,深受作者喜爱。

6.【甲】、【乙】两文的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相同吗?请你试着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乙】文内容,为青溪写一段导游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醉翁亭记》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庐陵欧阳修也。(选文略,见课本)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①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②,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③梁桶④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⑤偃⑥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⑦其技,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⑧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选自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少(shao):通“稍”,稍微。②土断而川分:地层断裂,出现分流的河水。③睥睨(pini):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④梁柄(li):栋梁,这里借指房屋、房架。⑤数(cu):稠密。⑥偃(yan):倒伏。⑦售:这里是显露的意思。⑧傥(tang):通“倘”,倘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_______(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___

(3)良久乃已______________(4)类智者所施设也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而列是夷狄”一句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B.水落而石出者

C.杂然而前陈者

D.而不知人之乐

3.翻译下列句子。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

(2)及是,愈以为诚有。

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者

的政治抱负;【乙】文中“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是固劳而无用”一句,作者明说小石城山,实则表达了______________的情感。

5.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

6.【乙】文的作者在结尾写道:“是二者,余未信之。”你认为作者的想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加点
给炎炎夏日加点“苦”与“甜”
给电影加点特效
给生活加点想象
泡脚可以加点药
IQ下午茶,给脑容量加点料
巧识妙记
为腼腆胆怯加点“料”,秀出你的不同凡响
加“点”歌
给睫毛加点颜色
孩子,请给绰号加点“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