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中国“被孤立”是什么心理?

2020-05-21 05:17王义桅
环球时报 2020-05-21
关键词:世卫抗疫心理

王义桅

近日,笔者看到一篇题为“面对116国围攻,中国站在世卫孤独的舞台”的公众号文章称,在澳大利亚的牵头下,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16个国家要对中国追责。文章唱衰中国外交用意明显,重点是“全世界都要求对中国进行调查,中国亏欠了世界”,话风与澳大利亚一些政客前段时间为美国捧场的内容几乎如出一辙。

事实上,世卫大会上根本没有出现所谓中国“被孤立”的情况。由欧盟提交的议案获得一致通过,中方与各国一道,积极参与了这一决议草案的磋商。反而是美国搞“追责中国”闹剧、炒作台湾问题,以此要挟世卫组织,最终自取其辱。

炒作世卫大会“追责”决议案,只是互联网舆论被带偏的冰山一角。问题是,为何类似喊“狼来了”的声音一再在舆论场出现,每每能掀起波澜?

“中国被国际社会孤立论”,实际上是唱衰中国的又一变种,是多种灰暗心理的折射:

医生心理。“以一种聪明的方式应用盖伦的策略,就是预言最坏的结果……如果病人死了,医生的预言就得到了验证;如果病人康复了,医生就仿佛创造了奇迹。”路易·N·马格纳著作《医药的历史》中的这句话,揭示不少国内外唱衰中国学者的心理:利用“吃瓜群众”的担忧,引人注目,显示自己高明。

算卦心理。利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危机重重心理,算中显得高明,算不中说你侥幸。美国学者加尔布雷思有句名言:“人类永恒的愚蠢是将莫名其妙的担忧等同于智力超群。”这种算卦心理铸就了这类人的虚荣心,是最大的虚伪。

士大夫心理。指点中国显示独立学者身份,以公共知识分子自居,唱衰中国显示自己冷静、理性。希望老百姓把他们与历史人物比,而他们则通过移情法,混淆视听。

殖民心理。一些人迄今仍有被殖民烙印,不相信中国抗疫能比美国做得好——美国医疗科技手段如此发达,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感染和死亡病例?这些人甚至产生了对本民族的种族主义歧视。

酸葡萄心理。自己国家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于是小题大做唱衰“中国模式”。中国抗疫做得好,那没有什么,因为是所谓“集权国家”,侵犯隐私权;如果中国抗疫失败,那是必然的,因为民主才是最佳治理模式。

看戏心理。一些对华不友好的人士巴不得中国“出事儿”,正好安抚他们的阴暗心理。

沮丧心理。嫉妒中国成功,后悔当年“帮助”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只能唱衰、攻击相关人、事,发泄沮丧。美国《外交政策》网站近日刊文《大脱钩》称,中国“入世”是发达国家对华经济关系中的“原罪”。中国抗疫成功背后是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在支撑,于是发达国家内部出现动辄指责、唱衰中国的沮丧、嫉妒心态,并寻找国内代理人转述。

当然,我们要区分善意提醒、客观分析与唱衰的区别,不给质疑者扣帽子。大凡看好中国前途的,往往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中国抗疫表现;反之,对中国没信心,以西方为参照系的,往往看衰之。当然,由“看衰”上升到“唱衰”还有个过程,最终只有少数执迷不悟之徒。

不管如何耸人听闻,我们要回归常识。正如伏尔泰所言,常识并不普遍。将援助100多个国家、在世界共同抗击疫情中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中国,说成是一个遭遇全世界唾骂的恶魔,无论出于什么心理,都一定是违反基本常识。▲(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世卫抗疫心理
“画”说抗疫
团结抗疫
心理小测试
抗疫作品展
心理感受
世卫通过“3个10亿”健康目标
心理小测试
本 期 导 读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