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陈词
记者:陈教授,您好!经常有媒体报道,服用不合格的减肥药导致肝损伤的案例,请问陈教授,您在临床上有没有遇到这种类型的患者?
陈成伟教授:服用减肥药导致肝损伤,在临床上我们屡见不鲜。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生产、销售减肥药和保健品的厂商,会声称这些药物中会有很安全的中药成分,但其中部分成分可能并不明确。当然也有些减肥药,里面加了一些西药成分。通常,药物通过影响胃的吸收或者是阻止胃蠕动这样的方式来干预胃功能,使人体缺乏饥饿感,抑制消化吸收,通过让服用者吃得少且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现在的减肥药,最多的还是中药成分或是化学合成的药物,当然其中没有直接的导致肝损伤的成分。如石蚕属植物因发现有控制体重作用,而用于减肥药中,但可能一百个服药者中只有一两个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这就要从这些减肥药、保健品导致肝损伤的机制来考虑,这些药品是如何导致肝损伤的。
记者:您刚才提到,导致服药者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并不是减肥药中的直接成分,那么它是如何损伤肝脏的呢?
陈成伟教授:不光是减肥药,其实在临床上所有药物都一样,无论是治疗疾病的药物,还是辅助药物,包括保健品,成分中有直接导致肝毒性的药物基本上是不会批准上市的。即使上市前没有检测出问题,但是后续如果有用户使用后出现多个严重肝损伤,也会从市场撤除。
肝损伤发生的概率比较低,为什么?这就是一个个体特异质的问题。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服用这个药物都没问题,人体代谢、酶功能都正常。人体有很多代谢化学物质(包括药物)的酶,少数人某个代谢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酶的基因发生了变异(所谓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酶功能就发生变化,不能代谢药物原型或其中间代谢产物,中间代偿物在体内就会积累,这些中间代偿物可能与肝脏中的蛋白质形成新的抗原,激活T淋巴细胞来攻击肝脏细胞,所以导致了肝细胞损伤。这就是服用同样药物,只有少数人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道理。
记者:普通人群可能无法判断自己是不是这部分少数人,那么是不是应该提倡减少减肥药的使用,或者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预防肝细胞损伤的发生?
陈成伟教授: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笼统的定论是不是要限制使用,也无法做到准确预防。因为大多数人并不会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只有少部分特异质的人会导致肝损伤,不能预测,很难预防。
除非将来能够明确减肥药或者保健品中哪些成分导致肝损伤时某个酶的位点发生了变异,使用前做一个基因检测,检测一下这段基因中有没有位点变化,如果有就不能使用,如果没有就可以放心使用,但是现在的医学手段还无法做到这一点。
因此,药物不是用得越多越好。但是必须用药或保健品时,也不应完全排斥,有些药物确实能起到有利作用,只有极少数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不过,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监测,观察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变化,如果出现了明显的身体变化,或者食欲明显减退,乏力等症状,要立即去检查,明确导致各种症状的病因,一旦发现肝损伤就马上治疗。人体肝脏的代偿能力十分强大,轻度的损伤在停药后很快就会恢复,恢复后建议不要再使用这种药物,以免再次出现肝损伤,而且再次应用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肝损伤。一次轻度损伤可能对健康人来说无足轻重,但是反复的肝损伤很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