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颖 孙 迪/文
为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加大了对沿线国家OFDI(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2018年,中国OFDI流量为1430.4亿美元,存量达19822.7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当年OFDI流量、存量的14.1%和6.4%,分别位列全球第二位和第三位。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流量为180.7亿美元,占中国OFDI的12.6%;截至2018年底,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存量达1727.7亿美元,占中国OFDI存量的8.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中国OFDI的重要目的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共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共同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分别从总体水平和四个子层面水平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信息化水平,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上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发展速度高于平均水平。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而信息化发展水平与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是一国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沿线国家信息化水平对中国OFDI有何影响?本文在空间视角下,实证检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化水平对中国OFDI的影响,为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区位选择和行业选择提出建议。
本文选取2011—2017年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从空间视角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化水平对中国OFDI的影响。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用OFDI表示,核心解释变量为信息化水平指数,用ISI表示。为确保实证结果稳健性,本文引入以下解释变量:
1.中国对东道国出口规模。用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额表示,记为EXP。母国对东道国的出口贸易与OFDI之间,既可能存在因抢占产品市场而抑制OFDI的替代效应,又可能存在因贸易往来与知识溢出而促进OFDI的互补效应。
2.东道国劳动力资源。用东道国的劳动力总数表示,记为LAB。企业的生产成本需求是区位理论的关键内容,寻求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可能是中国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的重要目的。
3.东道国政策支持。用东道国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记为POL。减少贸易壁垒、财政补贴、减少税收等政策支持手段可强有力的吸引母国企业对东道国进行OFDI,这些行为与政府支出密切相关。
4.东道国市场消费能力。用东道国的居民最终消费表示,记为CONS。东道国市场消费能力的上升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增加的收益将促进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5.东道国市场规模。用东道国的GDP表示,记为GDP。东道国的市场规模作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区位优势的关键,对吸引跨国投资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新贸易理论中,具有聚集效应的外部经济被认为是企业跨国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市场规模决定外部经济的大小,因此,东道国的市场规模是企业跨国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
6.东道国产业结构。由制造业增加值数据进行衡量,记为MAN。母国企业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通常会受到东道国产业结构影响,东道国是否具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或制造业基础,对于母国企业直接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准确性,本文在剔除中国OFDI存量1000万美元以下国家的基础上,筛选2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1—2017年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作为数据样本进行空间计量分析。本文所涉及的各项指标数据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历年《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联合国数据库、Wind数据库。
本文根据所选取指标,分别构建普通面板模型(PDM)、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LM)、空间面板误差模型(SPEM)以检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化水平对中国OFDI的影响:
式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OFDI)为被解释变量;信息化水平(ISI)为核心解释变量、出口规模(EXP)、劳动力资源(LAB)、政策支持(POL)、市场消费能力(CONS)、市场规模(GDP)、产业结构(MAN)为解释变量。W为空间权重矩阵;ρ为空间滞后系数;λ为空间误差系数;β为解释变量系数;ε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项;μ为随机误差项。本文的空间权重矩阵为0—1相邻矩阵。
通过对比发现,等式右边同时存在市场规模(GDP)与产业结构(MAN)两个指标,其中,用来表示东道国市场规模指标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包含用来表示东道国产业结构指标的制造业增加值(MAN),为防止重复计算影响计量结果,故本文将东道国产业结构指标(MAN)取负,移动到左边:
等式中,国内生产总值(GDP)部分中的制造业增加值(MAN)部分在等式左右两端同时变动,避免了重复计算造成的影响。
为去除量纲与异方差影响,本文对所有指标进行对数化操作。
检验空间自相关性时,通常选用莫兰指数进行检验。本文计算出2011—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莫兰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莫兰指数
由表1可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莫兰指数的数值随年份逐渐增加,且P值逐渐降低,这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并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
应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时,通常用拉格朗日乘数法(LM)与其稳健形式(RLM)判别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LM)和空间面板误差模型(SPEM)何者更优,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SPLM与SPEM的LM与RLM检验实证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在拉格朗日乘数法(LM)与其稳健形式检验(RLM)检验中,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LM)均比空间面板误差模型(SPEM)更加显著,因此,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LM)更加适合本文。
计量领域中,通常用豪斯曼检验对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的选择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PDM与SPLM、SPEM的豪斯曼检验实证结果
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普通面板模型(PDM)与空间面板误差模型(SPEM)的统计量值为负,这表明普通面板模型(PDM)与空间面板误差模型(SPEM)强烈拒绝随机效应的原假设,固定效应比随机效应更加适合;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LM)的统计量值为正,且显著性未通过10%水平下显著性检验,这表明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LM)接受了随机效应的原假设,随机效应比固定效应更加适合。
本文对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LM)和空间面板误差模型(SPEM)的无固定效应——随机效应(NF)、空间固定效应(SF)、时间固定效应(TF)、时空固定效应(STF)进行检验,并加入普通面板模型(PDM)的固定效应——随机效应(NF)与固定效应(F)进行对比,以选择最优模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PDM、SPLM、SPEM的时空固定效应检验实证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LM)的随机效应(NF)整体的显著性水平优于其他模型,且拟合优度(R2)最大,这表明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LM)的随机效应(NF)对本文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进行解释:
1.信息化水平(ISI)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信息化水平(ISI)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信息化水平(ISI)变动1%会使中国对沿线国家OFDI变动6.45%。
2.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规模(EXP)、东道国的市场消费能力(CONS)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对中国的OFDI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中国企业倾向于对市场消费能力高的国家进行投资。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规模(EXP)与东道国的市场消费能力(CONS)变动1%会分别使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变动0.29%与1.53%。
3.东道国产业结构(MAN)的系数显著为负,但因上文公式调整的缘故,对东道国产业结构(MAN)计量结果取负,故东道国产业结构(MAN)对中国对沿线国家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这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否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是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的显著影响因素。东道国制造业增加值(MAN)变动1%将会使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变动2.50%。
4.东道国经济体量(GDP)、东道国政策支持(POL)、东道国劳动力资源(LAB)对中国企业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本文在空间视角下,选取2011—2017年沿线国家相关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化水平对中国OFDI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沿线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信息化与传统的生产要素不同,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国际交流变得更加容易,极大地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往来沟通,也使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变得更加安全、便利,并获得更多的机遇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2.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具有第三国效应,且为正向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虽然第三国效应系数较小,但显著为正,这意味着中国对东道国进行OFDI会促进中国向第三国进行OFDI,而中国向第三国进行OFDI同样也会促进中国向东道国进行OFDI。这一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开始转向垂直集聚型。
3.东道国市场规模、消费能力的大小是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一方面,扩大市场规模可以使企业产品迅速销售,加快企业资金流动速度;另一方面,在享有市场消费能力优势的国家投资建厂,规模效应可以使企业减少生产成本,从而获取更多收益。
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东道国信息化水平对中国OFDI具有重要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积极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通过对沿线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促进东道国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数字丝绸之路”的重点建设领域建议如下:首先是促进沿线国家政府信息化建设,一方面通过对东道国政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服务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能力建设,提高沿线国家政府的政务处理能力和效率。其次是积极推动沿线国家数字化建设,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居民中的扩散和普及程度。这两种建设均应提升沿线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通信与信息服务能力、提高网络服务效率与质量,最终使得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2.建议中国企业在进行OFDI区位选择时,将沿线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作为重要因素考量,增加对信息化水平高的沿线国家的OFDI规模。中国对沿线国家OFDI存在正向的第三国效应,沿线国家的制造业基础越好、信息化建设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中国主导的区域价值链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