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力源 沈忱 袁宇
摘要:当前,随着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互联网金融”正以迅猛的发展态势改变着传统金融交易方式,倡导新的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也被引入“三农”领域,为解决农民、农业和农村等诸多方面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在“三农”领域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三农”领域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在“三农”领域的发展策略做系统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三农;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在“三农”领域的发展背景
(一)农业产业链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科技、信息和网络日益融人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推动着农业生产由分散化向全程信息化转型。生产环节上,智能作业、灾害预警、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着传统农业,市场信息、先进农业技术能够快速传输到田间地头,辅助农民生产决策;流通环节上,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促使众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甚至农户个人,都在尝试利用电子商务拓展销售渠道,截至2013年底,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信息服务上,“新网工程”、“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国家涉农信息平台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信息支持。
(二)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乡数字差距不断缩小。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宽带下乡”、“信息下乡”、“三网融合”等工程加速了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络在农村地区的普及。2013年底,我国行政村开通宽带比例达91%;信息服务平台方面,12316国家“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初具雏形,农村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等信息资源逐步整合,涉农商品流、物流、信息流“触网”进程不断加快;终端设备方面,电子渠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继续扩大,智能手机、PAD等移动终端在农村地区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民使用终端设备的技能和意识整体提升。
(三)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日益互联网化
网络已成为农户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经营上,农民更加依赖网络获取市场或生产服务信息,涌现出大批以农民网商为核心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圈;公共服务上,农村电子政务的推进,居住形态的社区化,加上智慧城市理念在新型城镇化领域的应用,使得网络已成为农民获取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生活方式上,大批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民人城转化成新市民,加之由于户籍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度加快而大量返乡的外出务工农民,这些群体对移动支付、网络理财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同度日益提高。
二、互联网金融在“三农”领域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势头迅猛
“现在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势头很猛,像一亩田这样的农产品商务平台目前很受欢迎。”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仟党国英表不,“我国现阶段农业的核心问题还是专业化水平较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農业专业化水平、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木,自然也就会成为米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国内领先的农产品商务平台一亩田集团副总裁高海燕介绍,一亩田交易规模今年底将突破1000亿元,而阿里巴巴去年的农产品销售额是480亿元,今年底双方会不会打个平手还很难说。“但到明年底,这个局面一定会被打破。因为我们明年至少能达到5000亿元,有可能冲击一下1000亿元。”与此同时,电商巨头之一的京东金融通过为乡村推广员试点授信,引入京东金融的白条、小额信贷等金融产品,迅速布局农村电商。今年3月,京东乡村推广员已经突破3000人,覆盖50个县级以上农村地区。
此外,包括金正大、大北农、新希望等在内的多家农业上市公司也已经开始在农资电商、农业信息化、农村互联网金融三大领域发力。
在P2P网贷平台中,也有更多的小额贷款产品满足了低端客户群的需求,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新疆易多财富董事长何明霞表不:“我以前在农业银行和不少外资银行工作过,就是看中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势头才开始转做P2P,它在绿色农业方面很有前景。去年易多财富在三农领域的总放款额度就超过6000万元。”
(二)催生新变化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有效缓解了“贷款难”这一制约农村发展的难题。何明霞表不:“在农村贷款方面,传统银行走流程时间长,而P2P模式则大大缩短了贷款周期。按照以往的模式,办一笔银行贷款业务周期可能要一年,通过互联网金融一个月就能做到,贷款的方式变得灵活了,也更加适用于受时间影响极大的农业生产。”何明霞还称,P2P网贷平台系统使用了128位加密、NIS双防火墙设置,并通过诺顿安全认证签章,能够运用智能病毒分析技术,加强防护能力,全面保护平台信息资产,安全度很高。同时,运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资金托管,不仅能够确保客户资金安全,还可有效降低金融风险系数。
同时,互联网金融在推动农村信用体系重塑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大数据资料库的分析,金融机构能够准确快速地查询到相关用户的信用记录和交易历史,大大提高了信用体系建设的效率,为重塑农村信用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不少专家表不,互联网金融推动了农村多元化金融格局的形成。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坦言,农村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机构之间其实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竞争-关系,更像是一种互补性的关系。商业银行有声誉的优势,互联网又有其服务的优势。
同时,互联网金融也直接促进了农民的增收。专家表示,通过开发相关的网络平台,农产品的交易由以往的实体交易变为网络交易,农民在交易过程中既可以是买方,也可以是卖方;既可以把农产品卖给经销商,也能够直接卖给消费者。这就从根木上减少了交易过程中的浪费和资金资源的损耗,促进了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