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燕
目光一落在武汉剧院上,十一就有了时光穿越的感觉。她的思想上与身旁的拖鞋分离了,游走在剧院上:夜色中,它像个有故事的老人,它的肤色、外部结构以及附着与其上的装饰都与琴台音乐厅迥异。走进去,上楼梯,瞬间有回到高中甚至初中的错觉。年代的沉淀留下的印记隐藏于扶手的陈旧、地板的粗犷中。
十一和拖鞋推开那扇厚实木门,音乐声传来,黑压压一片的人群早已就坐。寻座的路上,她看到一个男人仰着面,头靠在椅背上,嘴巴张着,眼睛闭着,显然已经熟睡。十一觉得挺好笑:这交响乐竟然有如此魔力,堪比催眠曲。
坐定,十一并不能马上进入倾听的状态。她盯着正前方座椅,眼睛几乎贴在了上面。枣红色皮子上斑斑驳驳,露出黄色内里,磨出的形态大大小小。十一用食指手指甲抠着上面一小块“伤疤”,很容易就扯掉了一长条,那块伤疤的区域进一步扩展了。在琴台音乐厅,这样的小小乐趣是绝不会有的。它年轻,华丽,锃亮,哪容得你这样糟践!
身旁的拖鞋倒是对十一的这一“破坏”举动毫无察觉。拖鞋这次出奇的认真,他身体前倾,双臂搭在前面椅背上,又把整个头的重量交给交叠的胳膊,眼神坚定又饶有兴致,直至前方舞台的乐团。十一纳闷儿:之前在琴台音乐厅里,那个玩手机、打哈欠、酣睡的拖鞋哪去了?
十一的眼睛也投向了前方:维也纳皇家乐团阵容庞大,各种型号的琴,长长短短的号,大大小小的鼓,简直就是一支配备精良的“军队”。指挥家独占高地,双臂挥舞。他朝向左边,小提琴如蝴蝶般轻盈展翅;他转向右边,大提琴像号角般低沉雄浑。再接着,他就成了千军万马的头领。随心“调兵遣将”的结果是:气势恢宏的声响袭来,让十一心里震颤着,仿佛自己也成了其中一卒,要去冲锋陷阵。同时她又在想:这场面竟然摇不醒那位“酣睡哥”!
《梁祝》响起,观众席中一阵骚动。熟悉的旋律被外国交响乐诠释出来,确实让国人激动不已。前面一个大妈竟然录起像来!十一心里琢磨着:等着吧,三秒之内你的手机上会出现一个红点,工作人员随即走到你面前,告诉你不准拍照录像。可是,多少个三秒过去了,红点没出现,工作人员也没来。琴台音乐厅的规矩在这里好像不适用。
“一条大河……”缓缓“流淌”而来,后面大妈特有的爽朗笑声哈哈不断,振聋发聩,极具感召力。看来本次“皇家”驾到,是来取悦中国观众的。左前方的大姐竟然跟着哼唱起来,她嘴上哼着,脚下拍子打着,手上也不忘拍照。渐渐地左右也被感染了,组成了拍照大军。十一朝旁边拖鞋使了个眼色,俩人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了。
指挥离场,回来秒变中国大叔,大红色唐装穿起。燕尾服的飘逸离他远去,观众的欢声掌声朝他“包裹”而来。《菠菜进行曲》进行到“来来,我是一颗菠菜”旋律的时候,微弱的手打節拍声传来。十一跟拖鞋抱怨:“这谁啊?”谁知,那微弱渐渐增强,越发不可控制。楼上楼下齐刷刷地打起节拍来,拍手声配合着音乐,成了“主旋律”的一部分。那“大红色唐装”转过身来,面向观众,竟然当起了他们的“指挥”,指导观众打节拍!再也遏制不住了,后面的大妈大姐情绪激昂,笑声也和手上的拍子一样有了节奏,飞檐走壁,到处撺掇。笑声撞到十一身上,她的内心随之欢腾着,看着眉展颜笑的拖鞋。
“在琴台听了那么多场古典音乐会,这次你最欢畅!”十一读出了拖鞋的表情。
“之前都是外国的曲子,不熟悉又听不懂,这次接地气!”拖鞋的声音在这氛围里变大了,没有之前的默默耳语。
此曲终了,掌声中竟然夹杂着叫好和口哨声。
从未见过如此局面的音乐会,十一有些发愣。琴台那边,她和拖鞋已经尽量保持安静,还是会因控制不住想要交流的激动与拖鞋小声说了几句而接受斜眼相瞪。富丽堂皇的装饰氛围中,观众老实而守规矩,十一就显得没有剧院修养了。
武汉剧院里没有了那些规矩的约束,观众显得“活泼”甚至“肆无忌惮”。就像听一场自己心仪已久的明星的演唱会,他们激动、兴奋;呐喊、叫好;嘻嘻、哈哈!而指挥真成了明星,被观众的叫好、鼓掌感染,活生生返场四回。
末了,离场,“爽,过瘾”的几个字传到十一耳中。十一也想跟拖鞋说同样的话……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第二十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