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颖慧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直。
唐代天宝十三年,农民们迎来了连续60多天的秋雨。大雨不仅让庄稼歉收、粮食匮乏,还毁坏了许多百姓的房屋,大地上一片哀嚎。然而,此时,奸臣杨国忠权势滔天,许多人为了利益,选择与他一起,对皇帝唐玄宗欺瞒灾情。看着国家民不聊生,诗人杜甫想起了在西安渭河处见到的奇景,在河道中的某一处,河水呈現出一清一浊两种颜色,且它们之间界线分明,就如他与邪恶势力界限分明一样。于是,他写下《秋雨叹三首》,用“浊泾清渭何当分”一句描绘了这一奇景。
河水一清一浊的景观被称作“海洋锋”,即当两种水体相遇时,如果它们的温度、密度、盐度、颜色和流速都不同,就会形成一条狭窄的过渡带。渭河有流经黄土高原的泾河汇入,两河之间的含沙量差距较大,密度和颜色也存在巨大差别。在河流交汇时,因为河水的纵向流速大于横向流速,所以在横向掺混速度较慢的情况下,河水会呈现出界线分明的景象。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两条河流中的含沙量趋于平等时,分界线就会消失。
考古学家发现,在历史上,泾渭两河的清浊变化经历了六次,而这一切都与人类的活动密不可分。
河道旁植被的保存、毁坏都会影响流经河水的含沙量。2400年前,在西周的鼎盛时代,百姓们在渭河上游聚居,刀耕火种的生产和生活使上游的环境遭到破坏,水土严重流失,因而春秋时期的人们看见的是泾清渭浊。到了唐代,大批游民迁移至泾河上游生存,将周围的森林砍伐变为耕地,而渭河的生态得到恢复,所以杜甫看到的景象是泾浊渭清。到了现代,虽然泾河和渭河都遭受到了人类活动的破坏,但在冬季,渭河受到的人为影响更大,而且在它的流经区域内,土壤中矿物质含量更高,这使得河水的颜色更深,因此如今我们看到的是泾清渭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