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莹,程 勇,徐 雯
(中国联通重庆市分公司,重庆 200080)
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北段工程是重庆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的线路,运营里程为16.42千米,均为地下站,共10座车站,全天客流量高达4万人次。中国联通重庆分公司通过对轨道场景网络及过会感知现状分析,提出通过优化合路平台、改善关键器件性能、施工流程及工艺标准化、设定设备功率模型、外部因素精准识别等方式来降低系统内干扰,从而提升用户感知。
轨道内民用通信采用双路覆盖,需求频段为移动GSM900、移动TD-LTE(E)、联通WCDMA、联通FDD-LTE(1.8G)、联通FDD-LTE(2.1G)、电信800M、电信FDD-LTE(1.8G),同时为移动DCS1800、移动TDD-LTE(F)、移动TDD-LTE(A)、移动TDD-LTE(D)、电信FDD-LTE(2.1G)预留端口。因此,本次项目采用10频POI 进行合路,其组网图如下:
图1 POI合路组网
轨道5号线从2018年1月运营开通以来,互调干扰严重,严重影响了网络质量及用户感知,4G 干扰比例30.33%,-90至-85占比13.93%,-85以上占比1.63%。3G 干扰比例13.11%,-95至-90占比3.28%,-90以上占比1.64%。
WCDMARRU 通过后台配置一发一收,将上下行进行分缆,使上下行物理隔离,则移动E 频段和联通W 下行产生的互调干扰无法通过上行通道被RRU 接收,从根本上消除互调干扰。
图2 组网方案优化
重庆联通组织将轨道5号线共计122个WCDMARRU 进行上下行分缆,分缆前7个高于-100dBm 的3G 干扰RRU,分缆实施后全部低于-100dBm,3G 干扰完全消除。
图3 3GRRURTWP分布
从经济效益来看,通过以上手段的实施,有效降低了互调干扰的影响,在保证网络质量的情况下,避免了行业内多家运营商重复建设,很大程度上节省了TCO。
从社会效益来看,轨道交通根据自身特点,人流量大,进一步完善网络覆盖,提升网络质量,提高用户感知美誉度,巩固优质的品牌形象。
本次通过对轨道场景项目的组网方式、器件性能、施工工艺、设备功率、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系统化研究探索和实践应用,从根本上控制上了多系统合同产生的互调干扰,提升了用户感知。为该类项目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实施性强、可复制的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从规划设计、技术管理及项目管理三个方面入手,确保了管理创新成果与实施的双落地,避免了运营商在轨道场景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并且节省了TCO成本、提升了TTM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