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一件巨幅花卉画作前人头攒动,甚至有人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生怕错过了什么细节。这幅堪比相机拍摄的画作,连一根根细小柔软的植物绒毛都描绘得一清二楚。更不可思议的是,如此精细入微的画作出自一位80岁老人之手,他画了整整180天。
这位老人叫曾孝濂,每每伏案台前,他头上总戴着一顶2斤重的“帽子”,帽子是特别定制的放大镜,一戴就是8个小时。因为这顶特殊的“帽子”,柿子上的白粉、猕猴桃上的绒毛,甚至是花蕊上摇摇欲坠的花粉,他都能精细地刻画出来。少有人知的是,曾孝濂是国内仅剩不足10人的植物科学绘画师。
20岁时,曾孝濂进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实习绘图员,但对自幼爱好画画的曾孝濂而言,这简直比考上大学更让他兴奋。也是这一年,《中国植物志》立项开始编排,曾孝濂加入其中画花木鸟兽,这一画,就是整整45年。
植物画不是普通绘画,这种绘画不仅追求绘画的藝术美,更要能作为大众和科学家同时认知的传播物,它是艺术,更是科学。它的精细不止于枝叶,更重要的是叶片上每一根绒毛都不能有差错。长时间倾注在这些细微的东西上,一抬头看别处,眼前满是飞舞的绒毛和细刺。
做这一行不仅仅需要异于常人的专注,也意味着坐冷板凳,长年累月与孤独和寂寞为伍,除了绘画,便是在标本馆、图书馆。但曾孝濂说,“它就应该这样,这是一种生命的力量,灿烂至极,归于平淡。”时至今日,他笔下的2000多幅作品中,无一花无出处,无一叶无根据。
摄影记录瞬间,科学绘画记录的是物种的永恒。就是这样一位记录永恒的老人,也在中国的邮票史上留下过一道重彩。2008年,曾孝濂为国家邮电部门设计了9套邮票,其中的 《中国鸟》获得第十三届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最佳连票奖。“政府间邮票印制大会”是有着“邮票界的奥斯卡”之称的世界邮票印制最高奖。这一次获奖,是中国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获得这个奖项。
(摘自微信公众号“艺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