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加强协作,形成整体优势;大力发展社区图书馆和坚持地方与兵团并重,发展兵团图书馆事业,加强新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的几点改革建议,希望对当今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新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疆;公共图书馆;发展;建议
图书馆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它的产生和发展又促进了人类对各种知识的记录、积累、传播和交流,从而推动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决定着图书馆及业务发展水平。从历史的纵向角度看,新疆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如同其他事业一样,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在自治区财政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自治区图书馆新馆建成开馆,全疆各级公共图书馆一批新馆及一些高校新馆的落成,基本改变了过去的落后面貌。但从现实的横向角度看,我们已经落后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及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而新疆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是这一现实的最主要原因。新疆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经费严重短缺,总体藏书质量与数量下降,读者文献资源占有量指标低。(2)基础设施较差,如新疆地区不少图书馆馆舍绝大部分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3)图书馆业务工作自动化程度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文献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起步晚、发展慢,导致文献信息资源开发、服务技术手段落后。(4)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之间、各馆之间、公共图书馆系统与高校、科研各系统之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5)图书馆人员思想不够解放,观念落后,运用现代技术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水平低。(6)图书馆系统与社会各系统之间本应存在的联系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缺乏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制约着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认识到,新疆地区图书馆事业已严重落后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图书馆事业是社会经济进步及整体发展的基础,发展新疆地区图书馆事业是我们的责任。图书馆的活力来自自身的变革。作为区域性的新疆地区图书馆系统,对于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与进步,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以人为本、延伸服务、普及知识、信息保障、创新内容、社会共享,这一切将成为今后新疆社会民众对图书馆功用的基本诉求。
一、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
进行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意义在于在新疆地区范围内建立起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让图书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方便、快捷地为全疆人民的生活服务,为新疆经济建设服务,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让新疆丰富灿烂的文化向国内其它地域和世界各地传播。由于新疆地域广大,政府应加强各地、州、县、乡的网络建设,为文化共享铺好路;图书馆应尽可能地将自己的馆藏资源数字化,这样更有利于有限的文献资源更广地传播,更大范围地共享。我国主要骨干通信网络已具有相当规模,在全国大部分城市与部分县、乡都已具备了网络条件(包括新疆),只要配备计算机设备,就可以接入国家骨干通信网。新疆可以利用中国计算机公用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网通高速宽带互联网(CNCnet)等通信网络,同时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的文化服务网点,形成覆盖全面的新疆地区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网络。
二、加强协作,形成整体优势
新疆地区图书馆系统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应加强馆际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形成发展的整体优势,确立图书馆在新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各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是一项大工程,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打破以往各图书馆管理体制的行政和行业壁垒,进行整体规划,实施整体建设,把目前图书馆存在的效率损失,如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文献资源的局部闲置引起的文献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减少到最低限度。其次,必须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数据规范及服务平台,以建设规范的共建体制和共享平台。再次,在全疆和各地区建立不同级别、不同职责的图书馆协作网,网内各成员馆之间建立联机联合目录和统一公共检索平台,达到共知;实行资源协调采购,电子资源联合建设,资源合作贮存,形成共建;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协作或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共享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等工作,实现共享。最终在新疆地区全面建立跨区域、跨系统、跨行业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增强图书馆服务的集成化程度,使成员馆的服务重心从以文献处理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读者服务为中心。
三、大力发展社区图书馆
国际上将公共图书馆对社会的覆盖面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发达国家设计公共图书馆的布局和结构以社区或居民区人数为标准。欧美一些国家规定,在居民集中地区1.5公里半径范围内应设一所公共图书馆。有的规定从居民住地步行10-20分钟应找到一所公共图书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比较发达的上海市现有市级馆2所,区、县馆32所,街道、乡镇馆324所,遍及全市的公共图书馆(室)达1500多个。上海已作出规划,逐步健全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使人们步行10分钟就能享用到一所图书馆。社区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进步和居民文化信息需求的产物,又是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职能的延伸;既是社区文化的基础,公共图书馆的辅导、服务对象,又是公共图书馆重要的服务业务发展空间。它负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社区群众的综合素质、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重任。新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始终是与民族区域的人口、地缘共享其长。民族地区有地方性的信息资源,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那么社区图书馆主要的服务应是一种地方民族文化的服务,它的方式内容应是周边城市社区所没有的特色(例如西夏文化、丝绸之路文化、藏文化等等),它的空间依托性应重点放在文化与科技特色等多种要素方面,加以组装的一种发展联合体。
四、坚持地方与兵团并重,发展兵团图书馆事业,加强新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建设在兵团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各类企业以及社会的全面现代化管理中,对于实现兵团建设事业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目标以及保证新疆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兵团对图书馆的关注与投入却不尽人意,图书馆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兵团发展的趋势及要求。兵团图书馆主要存在于师局和高校,中小学校、团、营、连队基本只有图书室;效益好的团场,图书馆(室)在藏书量、订阅经费、人员配备、服务形式等方面都较刚建立时有较大改观;而有的贫困、亏损团场,由于经济效益低下,图书馆(室)建立起来后只能维持现状,连续几年不进新书、不订报刊的情况时有发生;团、营、连队图书馆(室)除了各属地团、营、连队的行政领导外,基本上是自生自灭,师一级图书馆基本上与团、营、连队图书馆(室)没有业务上的直接联系。学校系统图书馆虽然有完整的体系和层次,但不具备对其他类型图书馆的行政领导及业务领导的权力。面对这种局面,应加强对兵团图书馆的系统领导。首先,理顺兵地关系,促进兵地图书馆融合发展。其次,以师、团图书馆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兵团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师、团图书馆是兵团图书馆的主体,他们是兵团图书馆发展的主力军,是决定兵团图书馆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力量,因此必须重点扶持这些图书馆的发展,尤其是要充分注意那些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文化基础较为完备、文化传统浓厚的师、团图书馆,授予和扶持它们文化中心、信息中心的主导地位,通过发挥它们的信息资源聚集、幅射作用来影响营、连队图书馆,带动营、连队图书馆建设。
五、结束语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要求。要保证新疆地区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克服目前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大胆的进行改革,新疆图书馆事业的春天将会到来。
【参考文献】
[1]卢子博.对改革20年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M].跨世纪的思考[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2]卢子博.关于中国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走向的几个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14-18.
[3]卢子博.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再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2(5):18-21.
[4]郝玉峰,王德恒.中国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3):2-8.
[5]苟昌荣等.中国图书馆事业(1988-1995) [M].成都:四川科學技术出版社,1997.
[6]许建业.当代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公共图书馆[J].图书馆,2006(6):36-38.
[7]许建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中的图书馆发展路向[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3):44-48.
[8]潘寅生.中国西北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9]包和平.西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9:42-45
[10]赵红川.西部公共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的区域发展对策[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1(4):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