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创伤性骨折的急救处理

2020-05-19 14:59秦吉安
健康大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下肢

秦吉安

【摘 要】目的:研究下肢创伤性骨折的急救处理措施,为后期开展急救处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本单位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研究下肢创伤性骨折急救处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急救处理措施后,30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经后期治疗后骨折愈合效果良好,共计3例患者产生创面感染,经治疗后愈合效果良好,患者总体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3.3%。结论:下肢创伤性骨折采取有效的急救处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肢;创伤性骨折;急救处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2

下肢创伤性骨折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主要症状为创伤部位剧烈疼痛、肢体功能受限[1],部分患者大量出血,如未能采取有效的急救处理措施,将会引发局部组织严重的内出血、反应性水肿、肿胀,甚至引发肢体残疾[2],为此需及时采取急救处理措施,避免病情恶化[3]。本次研究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以本单位收治的30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急救处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单位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数量为17例,女性患者数量为13例,年龄为18-74岁,平均年龄为(45.68±4.69)岁,下肢创伤性骨折病因包括意外损伤7例,交通事故18例、高空坠落5例,创伤类型包括股骨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10例,趾骨骨折4例,髌骨骨折5例。

1.2 方法

1.2.1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 如患者下肢创伤性骨折合并血管、皮肤、肌腱、神经、软组织损伤,需采取彻底清创的急救措施,短时间内将开放性骨折转变为闭合性骨折,并实施复位及固定,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如患者骨折病情较为复杂,并伴有休克等危重症状,需采取输血等抢救措施,并及时转移至手术室处理。

1.2.2 单纯闭合性骨折急救处理 如患者为单纯闭合性骨折,需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和检查,维持患者正常的功能体位,避免患肢产生错位,减轻疼痛。针对骨折未发生位移的患者,需要采用小夹板进行固定处理。对于发生移位的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复位措施,如操作过程中患者疼痛严重且肌张力过大,可在操作过程中实施局部麻醉,预防休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1.2.3 临床急救措施 本次研究中,30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入院后采取损伤控制临床急救措施,具体措施包括3个阶段,第1阶段为病情系统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第2阶段的治疗措施为术后治疗,常规骨科手术完成后,需对患者机体损伤及手术效果进步评估,如得分高于20分,需将患者护送至ICU内治疗,如得分不足20分,可在骨科普通病房内进行治疗。第3阶段结合患者的体温、血流动力学、尿量等临床指标,评估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患者各项指标稳定,可结合实际恢复情况采取后续治疗方案。

1.3 评价标准

临床治疗优良率指标主要包括优、良、差,优为骨折愈合效果良好,经影像学检查骨折点对线对位状态良好,关节解剖结构及系统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良为骨折部分愈合,关节解剖结构及系统功能显著改善。差为不符合上述标准。

2 、结果

实施急救处理措施后,30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经后期治疗后骨折愈合效果良好,共计3例患者产生创面感染,经治疗后愈合效果良好,患者总体临床治疗优良率为(28/30)93.3%。

3 、讨论

下肢创伤性骨折属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引发下肢骨折创伤的病因主要为外力作用[4],包括高空坠落、交通事故、挤压等,如骨折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极易引发急性肾衰竭、酸中毒、创伤性休克等症状,将会产生致残、致死的风险,为此需对下肢创伤性骨折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此来实现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的提升。临床治疗下肢创伤性骨折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患者发病初期病情危重,单纯依靠手术治疗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术后恢复,为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急救处理[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急救护理及骨科损伤控制后,实施急救处理措施后,30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总体临床治疗优良率为(28/30)93.3%,提示骨科创伤的早期临床治疗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急救处理,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重点评估的内容包括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通过现场观察及与患者的有效沟通确定初步急救措施。操作过程中需详细探查患者的体表出血情况及气管堵塞、呼吸力度变化、呼吸频率变化等指标。完成基本病情评估后,需确定骨折的危重部位,重点探查是否存在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的部位,为后续手术治疗赢得良好的条件[6]。

完成病情评估及骨折部位固定后需实施急救操作,保持患者心脏输出量及呼吸通畅,给予吸氧支持,协助患者建立循环通道[7]。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调节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平衡,为维持机体循环系统稳定,可采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大部分下肢骨折患者酸碱失衡和体液失衡问题严重,如未能及时控制,将会引发患者产生酸中毒或严重缺水,部分危重患者产生休克及肾功能异常,为此需密切关注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指标,及时补液,如发现患者呼吸骤停,需采取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并利用呼吸机与气管插管治疗。护理期间需规范化开展导管护理与基础性护理措施,如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可进行影像学检查,以便确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需及时护送至手术室内开展治疗[8]。

由此可知,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急救处理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及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孙长庚.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加长螺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07):744-745.

王红林,张梅梅.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62):82-83.

周斌,李朝旭,覃雄楚.探究后外侧入路内固定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4):2223-2225.

刘世豪.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究[J].中国现代藥物应用,2019,13(14):69-70.

戴宁凰,郑中锋,李威等.钝性胸部创伤所致多发性肋骨骨折或肺挫伤患者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和白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07):97-99.

许健,马雪海,赵加力.rhBMP-2联合后路内固定与椎体内植骨治疗创伤性A型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9(04):454-457.

谢程欣,胡庄明,王维等.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四肢骨创伤中的应用:深入探讨理想载体及最佳剂量等问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30):4882-4888.

胡娟,姚志涛,王珊等.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促进髁状突囊内骨折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29):4610-4616.

猜你喜欢
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防治研究
蒙医火针放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技术推广应用分析
人体下肢生物力学建模研究进展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腔内激光在下肢瘀滞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