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华
作为个人综合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之中的思考方向,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对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意义重大。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思维能力主要是总结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想象思维拓展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许多初中语文老师直接以知识的简单灌输为主,将语文教学与简单的强化记忆过程相联系,认为只要学生能够背诵下来,就能够提高个人的语文成绩,从而导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之间存在许多的偏差。
笔者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老师需要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关注创造性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有效融入,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
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给后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语文老师需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明确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保障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其次,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保障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中教学内容的分析尤为关键,老师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积极开展不同的实践调研,让学生在自主分析和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良性成长。
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就是课堂的“神”,有了积极性,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表达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对不同的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实践,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迁移和互动。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老师在课堂上要建立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平台,让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时间与老师进行互动,在不断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之中意识到个人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对后期的实践活动和学习方向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尽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但是老师的引导必不可少。老师要注重合理的引导和分析,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保证学生坚持正确的思维和逻辑方向。其中课程标准要求的把控尤为关键。老师需要深入解读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人才培养要求,提炼出重点和难点,将科学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保障学生能够实现高效学习。针对语文学习中的总结概括能力,要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总结形式了解语文学习的技巧和精髓,真正实现零散知识的统一性和概括性,構建完善的知识逻辑框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这是整个语文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在落实过程中,老师要将有价值的信息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个人融会贯通和自主分析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知识的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语文学习的想象思维扩展能力也是学生思维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这一能力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之后积极主动地实现知识的合理应用,通过发挥个人的想象进行主动分析,不断地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老师需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采取恰当的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保障学生能够主动接受老师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和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水平。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里庄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