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写作素材的开发策略

2020-05-19 15:12吴红伟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科课文生活

吴红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写作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写作唤醒对生活的热爱。

一、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一)学校生活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和学生的成长有着最直接的联系,也就包含着种类繁多的写作素材。有配合各种节日开展的特色活动,有根据学科举行的竞赛活动,有学校开设的学生社团活动等。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可以有意识地观察他人的具体表现,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

(二)家庭生活

家是学生最熟悉和最了解的地方,也是学生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例如双休日家里来了客人,家人准备了一桌好菜热情款待,“我”趁机学会了做两道菜;闲暇之余,“我”和家人去乡下鱼塘钓鱼……只要学生具备感受生活的心灵、发现生活的双眼,用心观察家庭生活中人和事,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其实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三)自然生活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都可以纳入学生写作素材的范畴。例如雄伟壮观的三山五岳、滔滔不绝的长江黄河、美妙绝伦的三亚落日、蔚为壮观的海以及飞瀑流泉、花卉园林、亭台楼阁等等,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众多新颖的素材。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了解自然。

二、走进学科,加工素材

(一)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入选教材的课文皆文质兼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丰富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篇课文,善于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挖掘写作素材,加强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写作的欲望和创造性。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有一首古诗《游园不值》,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将古诗改写为现代文。改寫,是对课文内容的合理改编,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反映学生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在改写的过程中,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加工和整合,富有创新性。

(二)其他学科

小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语数外三门课程以外,学校在课程体系中还设置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小学科,如音乐课、体育课、信息技术课等等。很多语文教师觉得这些小学科是边缘学科,忽视了其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类、生活类等知识,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笔者认为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多吸收其他学科知识,内化为写作素材,并将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社会》中学到《我爱祖国山和水》一课后,学生在一次征文比赛中就用到了课文中所提到的有关台湾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等方面的素材,表达了新一代少先队员的爱国情怀。

三、走进学生,唤醒素材

(一)反映生活,倾诉心声

写作目的何在?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生作为社会人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普遍持“在我生活中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我就写什么”的写作观点。因此,学生是用写作来记录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学生可以用写作来记录他想写、爱写和能写的东西。如有同学在乌镇之行后,这样回忆:随着台阶拾级而上,一条深深的巷子热闹非凡。一面面迎风招展的酒旗,一盏盏随风摇曳的灯笼,卖粽子的吆喝声,赶路的车铃声,人们的说笑声,仿佛凝成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一座江南水乡小城一般古朴。路两边的茶馆上挂着不起眼的招牌,大门敞开着……

(二)丰富生活,放飞童心

学生写作不仅是反映现实生活,而且是丰富自我的精神生活。让学生用语言文字来抒发真情实感,表达对人生、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与思考,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更有意义,更加精彩。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最为丰富。他们仰望蓝天白云,俯视山川河流,远望树木花草,注视鸟兽虫鱼等等,会产生无限的遐想,放飞颗颗灿烂的童心。

写作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能用模式和框架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循规蹈矩,一步步按照教师的意愿走下去。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开发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思维,放飞想象的翅膀,教会学生从身边所发生的事中捕捉细节,获得真切的感受,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真实的内心。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学科课文生活
【学科新书导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背课文的小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