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猫非猫:解析《猫》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渗透

2020-05-19 15:12蒋茹蓓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爱猫白猫养猫

蒋茹蓓

《猫》选自郑振铎先生的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书籍自序中写道:“它们并不是我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绝不是旧事的纪实。”由此,众多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将其归为小说的,亦有因其散文化的结构和语言,将之划分为散文一类。笔者认为这是一篇十分真实的故事,内容虽短,却涵盖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充满对人性的思考,亦充满人文关怀和悲悯的情感。教师如何在《猫》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假意,真爱?

《猫》一文开头即介绍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三妹更是最喜欢猫的,常因猫的活泼、可爱,感到快乐和享受,亦因它们的亡失,深感辛酸和难过,可见“我”与三妹都是爱猫人士。但是真的是这样吗?苏州知名教师华俊萍在其公开课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一家人爱猫吗?”“我们爱猫的什么?”“我们一家人是真正的爱猫吗?”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到,学生认为“我们”一家人爱猫,只是爱其可爱、美丽的外形,活泼、讨喜的性格,勤快的品质,若不符合条件,则不在爱的范围之内。由于第三只猫长相丑陋,文中说“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看来最爱猫的三妹也不是真爱猫,充其量是一种偏爱。最后教师引领学生得出结论:“为什么我家永不养猫?——因为我还不懂得真正的养猫。”不懂得真正养猫的背后是不懂得爱,但是教师没有直白地告诉学生,而是作为一个留白,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使学生倾听文字背后的余音。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中国有句古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听到的是妻子的话语“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我”见到的是花白猫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我”见到的是花白猫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这些似乎都坐实了花白猫就是吃了第一只芙蓉鸟的真凶。吃芙蓉鸟的动机、目击者一应俱全,可以为花白猫判刑了!因此“我”手持木棍,充当正义的捍卫者,向杀鸟元凶愤然打去,尤嫌惩罚过轻。直至“我”看到了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认为自己错了,可能冤枉了花白猫。

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探讨到底是哪只猫吃了芙蓉鸟这一问题,让他们明确实事求是、明辨是非的重要性。耳听与眼见未必是真,唯有一颗善良的不妄下断语的人心,才能不悔不痛,福至祸远。通过学习《猫》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明白主观猜测妄下断语的严重后果,更让学生明确尊重客观事实的重要性。教师应有意识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怀有善心的人文素养,使之成为大写的人。

它被剥夺了____?

对家中养过的三只猫的亡失,“我”起先是一缕酸辛,接着怅然、愤恨,最后十分难过,犹如针刺,感情一步步加深,这源于我对第三只猫的愧怍。因妄下断语,没有调查,就冤枉一只不能辩诉不会说话的猫,并间接致其死亡。“我”心中充满愧疚,若是之前对花白猫有多么痛恨,此时就有多么懊悔。昆山市知名教师宋静娴在其公开课中用三个填空题,解释了“愧疚”的原因,让学生深刻体会“我”良心的觉醒,作者对人性悲悯的人文关怀。

宋老师提问1:“这只因我的暴怒虐待至死的猫,它被剥夺了________?”

宋老师提问2:“这只被妄下断语不能辩诉的猫,它被剥夺了________?”

宋老师提问3:“这只被人丢失,若有若无的猫,它被剥夺了________?”

教师给出的答案是:生命、尊严、关爱。这篇课文的主题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显现。最后教师总结这篇文章有明理的作用,看似讲猫,其实是在说人。学生从这堂課中深刻体会到“我”制造的悲剧使“我”内心忏悔、不安,反省自身,是否曾因妄下断语而做出伤害他人之事。

结尾在“我”自我惩罚中唤醒人性,在愧怍中唤醒良知,对猫的愧疚其实是对人的悲悯。错误可以犯,但是有些错误无法弥补,就成了永久的遗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贯穿对学生的人文思想的渗透,正确引导学生感知生命的可贵,开启对他人他物充满关怀的心门,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猫》为例,是猫非猫,看似在为猫鸣不平,其实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平等的反思,是对人自身行为和人性的反省。教师在设计教学、生成课堂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关注学生精神食粮的吸收,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爱猫白猫养猫
养猫还是养狗,这是个问题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My Cat Cuddles我的爱猫“抱抱”
黑猫白猫
养狗和养猫,哪家主人幸福
爱猫之城
黑熊白猫
猫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