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拙趣”课程理念的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2020-05-19 15:20黄海燕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念专业探究

黄海燕

江苏省幼儿教育改革导向性政策的实施,迫切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根据课程游戏化理念创新、生长。这不仅需要幼儿教师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更要求幼儿园为他们提供专业成长的平台。本研究基于“拙趣”园本课程理念,探讨增强幼儿教师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从而造就一批课程设计有创想、课程执行有创意、资源重组有创造的教师。

一、“拙趣”课程理念与教师专业成长

在对课程游戏化的研究与学习中,我们发现当前研究案例主要聚焦于幼儿,对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鉴于此,我们开展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探究。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课题组对“拙趣”课程理念进行了剖析。“拙”指幼儿的身心成长状态,3~6岁的幼儿正处在心智与身体成长的童稚阶段,其身心发展远未成熟,因其“稚”而成“拙”态;“趣”指幼儿天性爱玩而展现出童趣,趣由心生。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以3~6岁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为基础,遵循“以游戏的方式使幼儿课程富有童趣”的课程观,崇尚自然与自由之规律,奉行自主与愉悦之原则,形成了“容拙生趣、以趣化拙”的教育理念。这正是本研究所遵循的课程理念。

“拙趣”课程理念在立足于幼儿的同时,也应指引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主要从课程执行、资源创生、研训模式、项目联动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课题组引导教师以价值和意蕴、理念与常规、行动与策略、观察与案例为切入点,进行“拙趣”课程的园本指南建构及相关的评价研究。

二、探索“拙趣”课程理念下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一)助力增能,提升课程执行力

1.团队互助,共享课程资源。

我们依据教师的群体差异,以提升课程执行力为抓手,开展以“领”引“说”活动,让每位教师都实现现有研究目标与原有经验的链接,推进教师在原有水平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园长带领教师利用微信群,定期开展“周周推个个说”课程探究分享,内容包括活动名称、探索材料、创作手法、过程性资料以及作品呈现与评价等,旨在让教师各抒己见,找准课程观察记录的“眼”,并能给予幼儿有效的回应和支持。在思想与观点的碰撞中,在反思与追问中,教师的观察表达具体而细腻,课程分析也更精准。

2.专家引领,拓宽课程视野。

我们借助专家推介平台,推进深度阅读,引领教师反思实践行为。园长、副园长带头领读相关课程书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段落章节的分享和讨论,引导每位教师在课程建构的过程中持续反思。例如,教师反思: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改进?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幼儿的发展需要?课程故事如何表达?从而让最前沿的课程理论知识真正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服务。

3.导师助力,点拨课程内容。

我们聘请名校长、名师等作为导师,走进幼儿园,及时给予点拨、传授,有效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主要点拨方法为:批注课程文稿,提出修改意见,促使教师逻辑更清晰、理论更详实;传授关键经验,使教师在探究、触痛、反思、修整、提升、再探究的循环往复过程中有效提升课程执行力。

(二)挖掘拓展,激活资源创生力

课程资源的捕捉体现教师的智慧。教师关注和选择幼儿园内以及周边环境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拓展其生活经验,并基于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和关键经验,预设与生成课程,使课程由静态变为动态,向着幼儿需要的方向发展。课程资源的呈现承载于教师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捕捉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鲜活事例和课程体验,引导幼儿获得经验,表达自信。教师联合家庭和社区,以身心健康、归属感、贡献、沟通和探究五大方面为线索,结合相应的预期学习成果,“编织”出植根于幼儿园文化环境的“拙趣”课程。从水墨到泥塑小课堂,再到课程体验和大讲堂,从骨干教师到全园教师,从成人到儿童,从园内至社区,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有效挖掘和利用。

(三)聚焦研训,拓展课程新模式

幼儿园对教师团队的专业化研训实行动态管理,打破园级界限,實现从项目组到区域的整体联动。研训以“一中心四模式”方式动态实施,“一中心”指一学期有一个课程研修重点,“四模式”指大教研、小教研、项目组教研及教师自我反思。每场研训原则上遵照以下五个环节进行。环节1:自主申报——教师将自己感兴趣或存在困难的课程研究内容清晰梳理后,通过微平台申报。环节2:确定问题——课题组将教师所申报的问题归纳整合,围绕学期研讨主题及教师成长目标,确定每月课程研讨话题。环节3:申报话题——教师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自主申报“我愿意主持的教研主题”和“我愿意参与的教研主题”。环节4:研讨支持——教师聚焦幼儿行为解读,资源开发,环境、教育过程的适度留白等话题,展开深度思考与对话,以研导行。环节5:探究现场——教师回归幼儿生活,进入真实课程情境,提供多元支持,观察、记录课程行进轨迹。

(四)联动辐射,撬动专业发展点

一是平行结对,助力新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二是年级组长以主持课程审议、承担课题研究为发展点,成长为课题组长、课程组长。三是骨干教师以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为发展点,成长为教研组长、小名师。四是促进教师教育风格、教育特色的形成,使市区工作室成员成长为特长教师、中坚教师。五是常态化互通,专项公开活动互动,课题研究互联,全方位架构。在资源共享、同生共长中,我们发挥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集团、联盟园区课程内涵的提升。

三、“拙趣”课程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

幼儿园以省、市级科研课题为依托,建立起6个富有特色的名师工作室,并以此为平台,组建项目团队,整体推进“拙趣”课程的实施。下面以“晓春课程助力工作室”所承担的“艺趣儿童工作室”项目为例。

(一)构建工作室项目框架

我们以“艺趣儿童工作室”整体建设为目标,深化对幼儿经历学习的实践研究。具体措施有:成立项目研究核心组,建立项目组活动机制,建构项目研究网络,探究多主体共享、共创工作室的运行模式,实现教师增能成长新突破。

(二)探寻研究内容与实践路径

幼儿园通过三大内容的转换形成了“拙趣”课程新的突破口:拓展各班游戏化背景下带有“拙趣”课程特质的“艺趣儿童工作室”,建立“一班一坊”,形成幼儿获得经验的空间连续体;教师通过情境、对话、材料等为幼儿创设与思维发展相关的探究空间,让经历学习具有情境真实、整体融合、协作对话、自主表达的特点;多形式、多渠道、深层次、有特色地实现课程共研、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师资共用“一体化+特色”教师专业成长机制。

(三)聚焦“拙趣”课程运行的有效策略

1.课程空间的多元联动策略。

教师与幼儿共同规划布局,在“艺趣儿童工作室”中分割出布仓区、版画区、线绳区、石瓦区等26个带有“拙趣”课程特质的区域,汇总了520余种材料。在“自定目标—自选材料—自主创意”探究中,教师为幼儿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多种可能,形成了自发式、订单式、主题式、联动式四种幼儿园艺趣工作室实施范式。教师充分运用微平台,开启“艺趣坊”线上微课推送,实现了艺术课程的共建共享。

2.资源整合的探究融通策略。

项目组将专用游戏室融入班级,教师与幼儿齐设计、共调整教室布局,让实景游戏空间充满创意,班级游戏规则自主制定,问题解决自然生发。空间的融通,让社会、自然和专用室都成为“拙趣”课程实施的探究场。

3.成长评测的科学优化策略。

项目组诊断评价现状,对课程评价机制的内容、类别、梯级等进行专题研讨和修订,完善了建构区域、自主游戏等11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形成了“拙趣”课程评价量表。

4.教师认识的转变更新策略。

工作室研修机制的落实转变了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使教师在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专业发展。教师逐渐理解并尊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改善了教育行为,在五大方面有了明显转变:对幼儿的期待——好孩子→个性发展→完整儿童;课程要素关系——割裂→联系→整合;园本课程形态——统一→多样→适切;课程实施行为——共性→随性→有效;教师课程角色——执行→参与→创造。

其他五个工作室借鉴“晓春课程助力工作室”运行模式,以研导行,以项目组带动年级组,以点及面,渗透游戏精神,引领全园教师珍视课程建构的已有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解决了真问题,形成了强合力。

基于“拙趣”课程理念的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历程,其中课程执行力是教师專业化发展的基础,资源创生是教师的智慧源泉,研训模式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力量,项目联动是教师发展的增能点。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发挥课程优势,深入推进多形式、多渠道、深层次、有特色和富有成效的课程互动研修工作,加快网络研修平台建设,实现即时交流,让课程研修在线上线下联动起来。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12期重点课题“拙趣理念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JK12-ZB10)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理念专业探究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设问引导探究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用心处事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