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勇
福建筑兆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福建 厦门 361021
景观评论标准;构成要素;评论;评价参考
作为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在近30年来出现了大量的作品及工程案例,但是,景观实践的快速繁荣并没有带来理论及评论的繁荣,目前,国内景观批评、景观评论的研究非常贫乏,关于景观批评的理论研究尚属空白,景观评论方面,以《中国园林》杂志为代表的专业杂志定期开设理论论坛,时有具有景观评论性质的文章,在一些建筑、规划的杂志和社会性的时政刊物上也可见具有景观评论性质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只是凤毛麟角,远远不足于促进景观实践的发展。
中国景观规划设计领域关于景观批评、景观评论的研究仅存在于个别文章的只言片语中,未能形成一定的影响。与之相关的研究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6月第5 卷第2 期林潇发表的《建立中国景观评论学的构想》一文呼吁景观批评、景观评论的构建,文中对于景观评论学的构想和学科背景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景观评论建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国园林》2008年第10 期李景奇发表的《建立当代风景园林批评学》一文,从风景园林批评的内容及其背景理论进行相关探索,认为风景园林批评还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提出风景园林的主体论、价值论、对象论、生态论、土地伦理和方法论是风景园林批评的重点,其中风景园林批评的价值论和方法是批评学基础的观点;《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第5期宋本明发表的《描述·诠释·判断——现代景观设计批评方法研究》一文,文中景观设计批评的方法论方面从景观设计批评的操作方法、操作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近来,由于自媒体的传播,对于景观作品的发布以碎片化、个人化、单一性的言论居多,即使是“网红”作品,也难以形成良好的专业评价和理论总结,因此,近年来专家学者对于景观评论构建的呼吁和努力,显得尤为明显。
景观的评论标准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标准、文化的标准、艺术的标准,还有景观的服务对象不同也产生不同的标准,处于社会与文化背景的不同,景观的评论标准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立场和标准。
论文将从景观中功能与美学上的本体讨论、社会和文化层面、景观技术、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四个层面角度的讨论,探讨景观评论的评介标准。
当我们把景观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纯粹的作品时,我们对其的评价就能够集中从形式、功能、美学的角度展开评论。在景观学中被广泛关注的概念,如形式方面的平衡、秩序、层次、韵律等,功能方面的空间、尺度、比例、肌理、材料等,美学方面的意境、感受上和谐、生动、舒适等,作为评论的标准去评价作品。
比如当人们在讨论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方塔园的时候,对于从大草坪观看方塔的这个场景,都觉得非常的美,解释上要么从构图、形态的角度分析,要么就引用诗词给予赞赏。但是,最直接的场所体验的美,我们并不是很关注。我觉得这种美来自的场所的意境,意境对于方塔园是具体的,当我第一次看见方塔园这个情景时,兴奋极了,宋塔、明清时期的白墙灰瓦、现代的大草坪所呈现的时间的秩序感一下子看得很清楚,就是这样不经意的体验让你掉进历史的长河里,想象着中国建筑园林文化的意韵。详细分析这一场景,设计的风格、手法,运的场景效果——中国意境,却如此明确,打动人心。这样的一种评论就是把景观本身当成一个具体的作品,犹如观看一幅水墨书画艺术作品后的一种直接的观感,如图1所示。
图1 松江方塔园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在中国传统的园林景观艺术中,多以园记和游记记录和表达对园林的感受,对于景观园林的评论尚是少见。至用的技巧、材料也丰富多样,不拘一格,现代、传统等技法也都可以看见,但这里所呈现今为止,近代的陈从周先生的《说园》可视为关于古代园林景观较为成熟的一种评论。
许多学者也从园林美学的角度研究。关于园林美学,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余树勋先生在《园林美与园林艺术》一书中定义为:“所谓园林美是指自然美加以‘人化’和人工模拟的自然美,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艺术加工。”周武忠先生所著的《园林美学》一书中定义为:“园林美是园林师对生活(包括自然)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和优美的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金学智先生所著的《中国园林美学》挖掘了中国古典园林美的环境伦理价值、园林美物质生态序列、精神生态序列和审美意境的生成规律和要素,结合当代的现实状况,提出园林美在生态方面、未来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价值和取向,使园林美学研究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张承安先生主编的《中国园林艺术词典》中定义为:“园林美指在特定的环境中,由部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相互渗透所构成的一种整体美。”
以上的有关园林美学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历史园林景观方面的研究,对于现代景观规划方面的美学研究却主要集中在对西方现代景观和艺术的介绍引进,当代中国的景观在美学层面上并没有突出的表现,既表现出与传统的园林美学相断层的现象,又没有真正引进国际上的现代景观美学,对其批评的声音多于赞赏。
2.2.1 社会层面
社会与文化对景观具有深刻的影响这一观点在现代已被广泛接受。人们把景观理解成为一种反映的符号,不断地被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着,其中包括文化、宗教、制度和社会行为。景观设计创作也趋于多样化,同时,景观的评论标准也变得复杂和多元。
景观工程从最初的策划到建成使用涉及到的社会对象主要有三方:业主、景观师和使用者。由于景观市场逐渐开放和需求逐渐扩大,景观设计过程中商业的考虑变得非常重要,有时甚至超越了景观设计行业的职业标准。在这种环境下,这三方的关系显得脆弱,没有完善的协调机制,不太能够很好协调与合作,创造良好的景观环境和作品。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作为业主的开发商或者政府追求利润和价值最大化,希望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往往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提出要“最先进、最气派”的设计,或者是要求建完全仿古、仿欧陆风格的在当地地域上、美学上、经济和技术上都不可行的风格,这些要求往往自相矛盾、模糊混沌。一位中国很有名气的景观设计师说:在当代城市建设中的法则是“谁官大谁说了算”、“听上面的”。以致以唯官是从,官大于法,城市景观变成了领导个人意志的体现。可见,很少的景观设计是按照景观设计师的设计计划实现的,日常常见的不合比例的空间关系、粗俗、相互矛盾的象征符号的景观,多数是在业主奇异的理念下产生的。这里所说的问题根本在于业主的“景观眼光”方面的的水平,而景观设计师在其中只是一个“绘图的工具”。
对于景观师来讲,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也不能免于对利益的谄媚。得到业主的委托就是最高目的。对于职业规范的操作有时都摇摆不定,更少有站在创造美好环境的社会责任的立场上。
使用者,大众的参与是近年来越来越受政府和开发商关注的主题。同时,公众对于参与景观环境的决策的公共意识不断觉醒。随着许多网络的发展,网上民意调查、公众投票逐渐受到关注。一些国内的景观园林规划院,也通过一些调查规划设计的方法吸收公众的意见。如上海世博会的公共绿地方案征集和评选活动;2005年北京圆明园的一项湖底防渗膜工程举行的公开听证会。120 名各界代表其中就有普通市民与下岗职工,有各民间社团的代表,有囤明园附近的居民,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0 多岁,最小的11 岁。
但是,这些公共活动投票的作用有多少,普通公众的意见对设计的决策的有何影响?这些还需要多方的努力。
2.2.2 文化层面
景观是社会文化和时代的缩影,美国著名的景观学家詹姆斯·科纳曾在《复兴景观是一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中提到:“景观不单单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积极影响现代文化的工具……”。 因此,深刻地理解社会文化和时代精神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评论景观,这一角度看,对文化的理解作为景观评论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景观园林界开始打破单一的时代模式,人们也从长期的思想压抑中解放出来,创造力被大大地释放开来。20年间,城市景观建设的规模日益扩大,建设数量时序增长,许多的才华横溢的景观师也不断地创作中国特色的景观形式、景观理论而奋斗。如著名的上海松江方塔园、中山岐江公园、金鸡湖环湖开放空间、浙江永宁公园等,都是成功的作品,如图2所示。
图2 黄岩永宁公园一(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然而,由于对80年代以前的景观园林单一的社会时代内容的矫狂过正和缺乏对景观园林历史与理论的深入了解导致了向多元主义、折中主义设计的一边倒,中国的大小城市中到处充斥着粗糙的、大杂烩的、古怪矛盾的景观园林。
景观“多元主义”的产生与景观本身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内涵是紧密相关的,他不仅包括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解,也包括对全球景观文化和景观发展动向的理解。大量的的景观理论和思潮,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景观、生态规划、都市景观主义和其他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各种“主义”涌入中国。正是这些外来的思潮让中国景观师得以从更多大角度审视景观。新的景观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随着网络讯息的传播以及快速蔓延的盗版国外设计书的销售,容易成为景观师和学生们一时模仿的对象而流行,然而,真正了解这些最新思潮起源的人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是简单的模仿和移植表面的形式,对这些理论的学习往往生搬硬套、不合实际,甚至不加考虑,直接抄袭国外景观形式。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建筑采用欧洲装饰风格、景观采用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小区或者公共空间。
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有必要提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西方消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如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好莱坞电影迅速传遍中国。在这种强大的消费诱惑或者是先进文化和生产力的一种表现,中国传统的文化习惯和价值体系受到极大的冲击,中国社会与景观建设的领域思想与文化的碰撞也特别激烈,对于外来的消费主义无条件的崇拜和国外景观风格和文化的信奉推崇的现象格外明显。
对于传统园林文化的延续与创新也是被热烈讨论和关注的主题。20世纪80年代,对传统园林的保护和景观园林创作中的延承,传统园林的文化与现代的功能和材料之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矛盾,景观与学界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好保存现有园林精品,继承古典园林的艺术的精髓。实际上,传统园林景观艺术是激发创新的一个源泉,譬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北京的大观园以及各地的新建的仿古街,都是重新把传统形式和现代功能联系在一起,这些行为意图非常值得的赞扬,但也引起不少争议。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景观设计创作处于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新技术的发现和使用极大地丰富景观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尤其是新型景观材料和景观生态技术的,为景观规划设计的创作提供多种的可能性。
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需要依靠技术,然而,由于种种的原因,当代中国的大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及其建造技术依然停留在较为传统的方式上。景观师大多关注形式上推敲,很少研究新的技术方法和新的材料为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带来机遇和可能性。当然,过分强调形式,一位地追求技术,忽略了景观原本的目的,那就是舍本逐末。当前,中国景观正处在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正在经历一个复杂的发展阶段,农业时代的营建技术、工业时代的机器技术和后工业时代的信息技术、生态技术,几乎同时存在在一个社会的技术体系当中。作为一个地域广阔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不仅存在各个地域不同的营造技术的不同和水平的差异,而且还要面对国外发达国家的较为先进、成熟的技术的特殊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景观技术的研究,应该是景观设计领域和每一个中国的景观师需要普遍关注的问题。
景观规划设计的技术主要包括生态规划技术方法、园林营建技术、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需要,这些技术的作用和地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层次技术并存的的时代,生态技术和营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地方采用新型节能材料,智能、系统化的生态设计技术,而相当多的地方仍然沿用砖瓦、土坯墙,传统的营建手法。但是,当面对不同地域环境和资源问题时,高技术和低技术的营建手段并不存在好坏之分,也就是说各个层次的营建技术都可能向着生态和适宜地域的方向发展,无论是高技术还是低技术的设计手段,都能够在能够在景观规划设计的某些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发挥设计优化和生态化的作用。
2.3.1 低技术的运用与发展
传统的园林景观因地域环境的差异产生了许多的不同的具有地域特征的营建技术。这些景观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的特征,无论是温度和湿度的调节还是遮阳通风的设计方式和材料的使用都可看出以巧妙的方式获得舒适的生活环境,用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些传统的技术和做法,其中许多具有良好的的节能环保作用,具备固有的“生态适宜性”。
世界各地的传统的营建技术根据建造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构、石构、砖构、土构、竹构以及其他建造技术,如在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底部架空的木构干栏建筑是防潮排涝,避免虫蛇侵害的的建造形式。在干旱缺水的中国西北部,在窑房四周开凿水道和水池,建造简单的收集和过滤雨水系统也是一种适宜的方式。在气候湿热的中国福建地区,利用生土建造的题来那个巨大的3-4 层高的环形土楼,土楼的夯土外墙厚度达一米左右可以有效的隔热,创造了湿热地区建筑的理想形式。这些传统的技术营造出来的人居环境,不仅形式上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更主要的的是它们符合地方的自然、社会、经济和资源的条件,能够很好地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需要不断与现代的技术和需求结合,合理地提高和发展这些技术,而不是把传统的营建技术和观念看作是落后的象征。
中国长期以来的乡土景观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景观营建技术,当代乡土景观的发展应强调以传统的、低技术的方式,因地制宜的原则。如沈阳建筑大学的校园景观,把乡土景观的水稻这一农作物,恰当的体现在当代的景观设计作品,营造了一个具有乡土意味的景观,有创造了一个新的景观形式。成都的鹿野苑时刻博物馆,积极地利用传统技术和材料,与地域场所密切结合,是一种带有乡土气息的现代作品。印度的建筑师科里亚、斯里兰卡的景观师杰佛里·巴瓦的设计都是乡土技术的运用的典范。科里亚设计的巴洛特·巴汶艺术中心就是以当地的掩土构造改善干热地区的气候环境的成功作品。杰佛里·巴瓦设计的卢那岗花园通过简洁的地形改造和植物的处理,构建了一个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却光影丰富、看似未经修饰的乡土景观。通过研究乡土景观的构成方式、特征和具体环境意义的景观材料,与现在的设计思想和观念结合,使设计根植于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达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一种和谐既是景观设计创作的目的,也是景观评论的的一个标准。
2.3.2 高技术的使用和发展
从景观、建筑的角度看,高技术并不是特指某一单项技术,也不是泛指一般的高尖的科技,而是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之上,具有景观应用价值和前景,能够形成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应用技术,以及那些尚未普及但具有应用价值的、引领潮流的科学和技术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建筑领域就形成一种“高技派”的建筑流派,这一流派的的共同特点是利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来表现工业机械造型的结构美感,其外观形式都有简练,抽象,几何化,赋有科学的理性与逻辑的特点。
20世纪末层出不穷的高、新、尖技术无疑也为这一时期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的灵感。景观设计领域也突破了沙、石、水、树木等天然材料的限制, 开始大量使用塑料制品、光导纤维、合成金属等新兴材料来制作景观作品。景观领域也形成了“高技派”的景观园林风格,原是英国皇家植物园的邱园(Kew Garden)最近新建的高山植物温室就是利用当前高新技术的景观典范,其结构上采用低铁含量的玻璃连接,使透明度达到90%,从而满足强光照植物的需求,极少需要外部能源的补充。内部环境通过计算机模拟调控。塑料制品也给景观设计师提供了方便、经济、适用范围极 广的造景材料,普遍地应用于公共雕塑,景观设施甚至建筑设计等领域中,而各种聚合物则是轻质的、大跨度的室外遮蔽设计更易于实施,如图3所示。
图3 邱园温室外景(图片来源:旅游摄影网)
高科技在景观领域的运用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方向,如何使技术转变为生态的景观作品和环境是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新型的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如透水砖、透光保温材料、工业废料的再生材料等各种节能材料的运用;景观规划的生态技术、智能规划管理系统以及各种节能化控制系统的使用,都是利用技术实现景观需求的重要手段。当然,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不能极端的运用,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的研究和开发相结合,选择性地并积极应用到高技术设计与建造中。
在评价当代中国景观时,除了考虑景观本身的形式美学与功能、社会文化背景、科技技术,环境、生态方面也不能忽视。
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必然带来大量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且这一趋势的加剧正在威胁着中国的环境,也给中国政府在世界环境问题的外交带来困难。无限定人口增长和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矛盾,水资源问题、全球变暖的加剧、碳排放问题,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尽管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了严格的政策,中国的人口还是会持续增长,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14 亿。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大量的耕地消失,从1986年到2002年,中国耕地减少15%,保守地计算,从1.32 亿公顷下降到1.12 亿。这使得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新一轮的城市化将会使中国耕地还在不断的减少。
水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环境问题。据新华网消息: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 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 位,是全球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全球变暖也是全球环境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2009年11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就将重点讨论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并且有希望达成各国共同减少碳排放协议。而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做到这一点,前提条件就是要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发展新能源。总之,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原则将是未来中国今年刚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1961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以来,卷起来全球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主义浪潮,人们从环境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在景观行业发达的一 些国家,生态主义的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和图纸上的空谈,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试验,它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这些原则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
虽然近来对于景观评论的最近的呼声越来越高,建立景观评论体系的构想、景观评论的研究和讨论也越来越多,但是,从现实的状况看,景观评论还处在散乱、边缘的状态,许多的的内容在景观评论领域还是空白。提出有利与景观评论的一些评介要素和基本的价值内容,初步地探索景观评论体系的构建要素是论文主要的工作,但景观评论绝不仅仅是这些层面,有待开展的工作是从更多的方面进行现有景观作品、现状景观建设的评论,从评论的实践中不断推进景观评论的研究和发展。景观评论这一领域,将会是一片广阔的领域,需要广大景观师和评论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