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致远,秋思之祖,其《天净沙·秋思》表达的不仅仅是羁旅思乡之情,他的孤独、落寞、壮志难酬的感慨等也都融于此曲。而对初一上学期的学生而言,主要在于读懂《秋思》,体会马致远的情思,感受曲中画面美。
关键词:马致远;秋思;情感
一、 《天净沙·秋思》之解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约1251年~1321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大多学者及读者认为这是典型的羁旅思乡之佳作,事实上,这首元曲《天净沙·秋思》字里行间流淌的不仅仅是思乡情结,还流淌着马致远各种繁杂情思。
《天净沙·秋思》中的“思”,可译为“思念”,那么题目“秋思”则指秋天的思念;除此之外,“思”还可理解为“思绪”,“秋思”则意译为秋天的思绪。这首散曲是马致远的羁旅之作,远在异乡,有思乡情结在所难免,但是青年时期热衷功途,中年中进士,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的他,也会有因仕途不顺的愁思和感慨。由此可见,“思”作思绪理解更契合作者写下此小令曲时的心境。
二、 《天净沙·秋思》之时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此曲勾勒了一幅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黄昏乌鸦嘶鸣,声声催人心魄,“我”牵着瘦马慢悠悠地走在枯藤老树横七竖八错落的古道之上的深秋羁旅图。短短三句,18字,九个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作者可谓“惜字如金”,但却勾勒出一幅绝佳的深秋景象图。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鲜明的感情色彩,秋日黄昏悲凉的氛围瞬间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头,总体给人一种萧寂、凄清之感。首先“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作者选取了三个冷色调的景物,勾勒出了秋天的萧瑟,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态度是“自古逢秋悲寂寥”,而不是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其中“枯藤”指枯老的藤蔓,“枯”字不仅写出秋天的衰败,还交代了具体的时间是深秋,因为只有在深秋时节,藤蔓才处于枯萎状态。深秋时节,草木黄落,作者采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写“枯藤老树”,它不分写枯萎的藤蔓,年久的树木美,一枯一老,而是指深秋时节皆枯老的藤蔓和树木,都是衰老的意象。屈原在《楚辞·离骚》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其中的修饰词“枯”“老”“昏”给读者岁月不饶人的迟暮之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有我”,即写情中之景,以表达景中之情,写作者之所感所想。而马致远曾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十余载,五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由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句中,除了有作者对秋季的伤感之外,还有作者对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的无奈和无限感慨。
三、 《天净沙·秋思》之羁愁
“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为读者呈现的是一幅和谐美好素静的画面,这种惬意、岁月静好的画面与“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勾勒出来的苍凉画面截然相反,显然这里作者运用了以乐衬哀的写作手法,从而达到倍增其哀的效果。同时,马致远的故居在京西古道的门头沟韭园村,韭园村是出入京西古道——“王平古道”的第一古村落。该村由4个自然村组成,即韭园村、东落坡村、西落坡村和桥耳涧村。在东西落坡村交界的三岔路口,有一木结构架设的凉亭,亭中有一股泉水汩汩流出,也是“小桥流水”的水源。由此可见,作者由眼前所见“枯藤老树昏鸦”联想到自己的故乡“小桥流水人家”,由实到虚,增添了作者漂泊异乡的羁旅之感。作者的脑海里前一秒还在回想故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那份和谐美好画面,而下一刻便被现实中眼前所呈现的“古道”“西风”“瘦马”便将其心中潜藏的美好撕得支离破碎。这种由实到虚、再由虚到实的虚实结合之写作手法,将处于羁旅的马致远内心的孤独、落寞、伤感、思乡的情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 《天净沙·秋思》之仕愁
“古道西風瘦马”写出了是作者在羁旅途中的时间,环境,地点。古道幽幽本就给人一种凄清阴冷之感,加之,黄昏时分,夜色袭来,作者独自一人牵着枯瘦如柴的马匹,走在冷清的古道上,瑟瑟秋风肆意吹打着瘦马和自己,孤独寂寞之感自然而然在作者心头翻江倒海。“道”,dɑo,从辵(辶chuò)从首,首亦声,“首”指“头”。作名词是指供人行走的路(道,所行道也。——《说文》)和方向、志向之意(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等。“古道”作为客观的景物而言是供人行走的路,但根据王国维所说“景中有我”,即写情中之景,以表达景中之情,写作者之所感所想,在作者心中并非只是客观的“古道”,而是作者青年时期追求做官的志向仕途,“西风”即秋风(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也不再单指客观的秋风,在马致远心中,秋风也被赋予象征意义,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物,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瘦马”不仅是作者出门在外的客观交通工具,也带有主观上的色彩。首先,根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韩愈)我们知道,即使是千里马,但不遇伯乐,也终将被埋没。“千里马”指人才,而伯乐则是发现人才,欣赏人才,重用人才的人。结合作者的仕途经历,加之,马致远从小喜欢马,这可能与自己姓马,是马氏家族人员有关,还有可能是纯粹的喜欢马,但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马致远对马情有独钟。所以马致远在此曲中极有可能自喻是未得伯乐赏识的千里瘦马。作者将元曲中的“瘦马”作为自己的化身,而一“瘦”字,出神入化,既可以看出作者离开大都(元朝的首都),羁旅漂泊异乡时间之久,路途之遥远,所受的羁旅之苦之重,受到“西风”的摧残之深,还能从中流露出作者对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从“瘦马”中的“瘦”字来看,一方面是长途跋涉导致马瘦骨嶙峋,另一方面则是作者融入了主观色彩,以己观物,因此这匹瘦马带有作者的情感色彩,“瘦”字则反映出作者的心境是灰色的、暗淡的、无光的。
五、 《天净沙·秋思》之乡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构建一时多维的场面。加之“夕阳西下”是作者放眼远望的景象,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枯藤老树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作者所望之景越开阔,则越显自身之渺小,更突出年轻时热衷功名作者受到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的压迫(即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包括西域、西夏、回族人在内的色目人;第三等是包括契丹、女真、渤海人在内的汉人;第四等是原南宋境内的南人,其中,第一、二等的上层分子有种种特权,居统治地位,而南人地位最低,最受歧视),经历了20余载漂泊生涯,并因之而郁郁不得志。五十入仕,但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饱腹之学,无所用之的无能为力与无可奈何之情郁结于心。“天涯”一词还与“瘦马”遥相呼应,都暗示作者漂泊异乡,离故乡之遥远。而马致远的故乡是在天子脚下的都城——大都,离大都越遥远,就意味着离天子越来越遥远,也意味着离自己追求功成名就的仕途越来越遥远,所以这位“断肠人”即是因故乡使之思断肠,也是因为仕途困顿使之愁断肠,这两种情感中的任何一种,便足以让人悲痛。然而远不止这两种积压在作者心头,因此作者万般情思已是言不达意,所以面对日暮西山的景象,发出“断肠人在天涯”的一声痛彻心扉的呐喊,直抒胸臆,作者情感到沸点,这首散曲的感情也随之达到高潮。
综上所述,马致远将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迟暮的感慨,羁旅的孤独寂寞,壮志难酬的失落和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等千思万绪都倾注到这首脍炙人口的散曲《天净沙·秋思》之中。《天净沙·秋思》作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古代诗歌四首中的最后一首,根据单元目标和学生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對诗歌的赏析能力有待提升的基本学情,结合《天净沙·秋思》的内容,则需要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当时复杂的情感。
参考文献:
[1]草丛漫步.马致远故居[J].住宅产业,2016(4):75-80.
[2]邓绍基.关于马致远的生平[J].文献,2013(1):173-180.
[3]刘淑丽.俊逸风流 羁旅绝唱: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赏析[J].名作欣赏,2006(3):29-31.
[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5]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7).
作者简介:
汪江莉,四川省自贡市,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