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外科中用药规律的研究

2020-05-18 02:45陈雪飞
人人健康 2020年3期
关键词:规律研究

陈雪飞

【关键词】 中医外科;规律;研究

前言: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饮食结构、精神状态以及所处环境的变化,其疾病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临床在治疗疾病时普遍采用现代医学,该种治疗方式见效比较快,效果显著。不过,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外科恰恰能够弥补该局限性,进而提升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其中医外科主要是以理论为基础,依据患者体表具体状况进行内科治疗。本次研究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对中医外科中用药规律进行总结,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方剂学》外科病症常用药56首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而对照组需要运用其他56首方剂,该56首方剂主要包括香丸、内补五丸 汤、升麻汤、败毒汤、排脓散、托里黄芪汤、防风散、桂枝汤、朱 砂安神丸、大黄散方、安宫牛黄丸、当归清营汤、人参乔( 养) 荣汤等[1]。

1.2方法

两组中药方剂均需要对药物功效进行分类,其分类可以依据《中药学》中药物功效。在分类中《中药学》对于杀虫类药物、固涉类药物以及重镇类药物涉及内容较少,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其他相关文献中药物气味、药性进行区分,进而对其分类。其次,需要对药物归属进行确定,比如可以将具有杀虫作用的药物归属于清热解毒类药物中,将固涉类药物归属于软散结药物中,将苦寒类药物归属于清热类药物中,进而确保药物之间的可比性。最后,需要以中药理论为基础,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药性、药物功效,以调补、宣透、散结以及通利为依据划分为4个小组,进而确定药物结构频数[2]。

1.3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评价以中药方剂具体情况、方剂药物构成为主要评判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药方剂研究数据需要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n)为计数资料,中药方剂具体情况、方剂药物构成评分使用(%)来表示,采用t进行数据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时,以(P<0.05)为具有可比性。

2结果

3讨论

中医外科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研究中医疗法的书籍大概有300多本。不过,此些书籍中的理论大多来自于作者自身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面性[3]。本次研究以中医理论为主要基础,对中医外科中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房中以调补、宣透、散结以及通利为主要特点,与患者疾病病理定位、病理性质以及病理特点具有密切关系。其中病理定位对于中药药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中医药房具有内而行的特性,进而使方剂药物的走向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病理性质在药房中主要起到促進作用,部分患者疾病具有病理衍变状况,进而在对患者开具中医处方时需要进行分期治疗,并且需要采用多结构用药。除此之外,中医外科用药主要以活血化瘀、补脾健胃、祛湿扶正、温透升提以及软坚散结为主要特点,其中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主要包括当归、三七、红花以及麝香等。根据《绪病源侯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有220多种疾病与寒邪发病因素有关,其治疗原理以温透、补阳为主,所使用的药物主要包括连翘、白芷、银黄以及麻黄等。针对脾胃虚弱者、消化功能差、气血不足的患者,需要运用补脾健胃、行气调补类药物,所使用的药材主要包括茯苓、人参、黄芪以及甘草等[4]。

根据上文所述可知,中医外科中用药存在明显的规律性,主要是以活血化瘀、补脾健胃、祛湿扶正以及温透升提等为主,对临床用药具有较高影响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俊丽. 心、脑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医用药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张双强.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中医用药规律及外治法临床疗效观察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3]闫麦冬.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4]沈毅,傅萍,孔丽娅. 数据挖掘方法在名老中医用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J]. 中医杂志,2016,57(10):890-893.

猜你喜欢
规律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观察比较 寻找规律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先找规律再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