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小军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治疗;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同体积;Ⅱ型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疾病,发生在生殖器上的一种良性肿瘤,主要出现30到50岁妇女身上,40-50岁妇女发病率是比较高的。依据肌瘤和子宫肌层之间存在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因为现在微创技术的发展,以及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普及,治疗子宫肌瘤方式上通常使用宫腔镜切除手术以及腹腔镜剔除手术,患者腹壁不存在切口,出血量非常少,恢复比较快,手术后疼痛比较轻。不过在实际手术中存在风险大和难度大缺点。基于此,将子宫肌瘤分为不同体积进行研究,我院尝试在不同体积Ⅱ型子宫肌瘤上实施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并选取近年来收治于我院的3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300例急性肺栓塞抗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n=150),与观察组(n=150)。将所有患者以及手术前期经阴道B超测量后对肌瘤直径进行分组,分为3个亚组,小体积亚组直径<4厘米,中等体积亚组直径在4-5厘米,而大体积亚组之间大于5厘米。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0-50岁,平均(30.24.14±2.72)岁,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一般治疗进行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宫腔镜组:单独完成,连续硬膜外麻醉以及腰硬联合,俺最,患者曲截石位,对患者使用百分之五的葡萄糖溶液,和百分之九的生理盐水。对直径小于5厘米患者推注以及静脉滴注催产素,使得子宫收缩,残留部门挤入宫腔后,在进行组织切除手术。而大于5厘米患者,采用侧切旋拧法,手术超过半个消失静脉推注呋塞米。
腹腔镜组:宫腔内植入举宫器操控子宫,进而使得子宫完全暴漏,采用全身麻醉,进行常规消毒,使用4孔法进行守护,减少手术中出血量,还要对患者肌瘤包膜内注射垂体后叶素和生理盐水,横切子宫浆肌层,固定肌瘤组织,无法缝合时使用两层缝合。
1.3观察指标
对3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围手术期指标进行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肠蠕动恢复时间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t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00例患者都顺利结束手术,其中存在少数患者因为手术过程困难,改为开放手术,还有3明患者因为TUR综合征ICU治疗,达到稳定后出院。
2.1小体积亚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宫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比腹腔镜组优势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对比,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2.2中等体积组手术指标对比
和腹腔镜组对比,宫腔镜组肠蠕动恢复时间存在优势,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方式、一次性切除手术以及并发症情况上,均不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2.3大體积亚组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手术形式中转手术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出血量、一次性手术切狐臭、并发症和肠蠕动恢复时间和宫腔镜手术形式对比,腹腔镜更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在子宫肌瘤微创手术形式分别是宫腔镜和腹腔镜剔除手术,效果比较理想,可以减轻疼痛,手术恢复时间短,对于小体积Ⅱ型子宫肌瘤治疗上,使用宫腔镜手术更有优势,而中等肌瘤两者优劣相似。对于体积子宫肌瘤则使用腹腔镜手术形式更好,随着肌瘤体积的增加,任何手术中都会出血,手术时间明显提升,手术风险逐渐增加。要结合子宫肌瘤体积选择适合的手术形式,降低风险,减少感染。
【参考文献】
[1]钟柏林, 朱艳平, 杨杏玲, et al. 腹腔镜手术与宫腔镜手术疗较大Ⅱ型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25(28):122-124+131.
[2]王金娟, 成九梅, 张颖, et al. 宫腔镜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较大Ⅱ型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研究[J]. 北京医学, 2017(02):54-56.
[3]于新宇.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腹腔镜下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对比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8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