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近三年,深圳南山区三大精品公园相继亮相,分别是被誉为“最美都市海岸线”的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荣获全球景观最佳设计奖的人才公园,以及宛如一条美丽的“绿色飘带”“城市项链”的大沙河生态长廊。三者地理位置紧密相连,相映成辉,展示出深圳现代滨海城市的无穷魅力。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范围从中心河入海口至南海酒店,全长6.6 km,总用地面积约25.2 hm2。根据用地情况,并延续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东段的分段方式(分为A、B、C 三段),将西段分为D、E、F、G 四段。
注重滨海特征和品质,突出“生态、简约、实用、便民”的设计理念,彰显蛇口历史片区丰富的文化底蕴,激活这条一度因填海造地而与城市生活隔绝的岸线,使其成为多元、弹性的滨水休闲带。1)以人为本:人行道与自行车道分设,靠海边为宽7 m 的人行道,内侧为宽4 m 的自行车道,中间用绿化带隔离;增设便民设施如遮阴廊架、直饮水机、母婴室、手机充电接口、WiFi等。2)滨海特色:创造近海亲水、带有都市自然特点的人气场所,以亲水栈道和观海台阶等凸现滨海公园的亲水特性。3)自然生态:保留原有成熟林带,引入自然景观;种植上百种植物,打造滨海生态风景带;利用红树林湿地、生态边岸,创造出以自然元素为灵感的公园场所。4)多节点结合:建有自然公园、海监广场等10 个景观节点,对原有渔港公园进行升级改造,保留原有大规格乔木,以本土渔、船、码头等渔业基础设施作为设计元素并抽象升华,形成以蛇口本土渔文化为特色和个性的景观环境。
深圳人才公园是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市政公园,旨在服务人才、激励人才、展示人才成果。其占地面积约77 hm2,其中水体面积约32 hm2。人才公园按照“四季花海”理念打造,园内植物种类繁多,春夏秋冬四季芬芳多彩,争奇斗艳。
以“深爱人才、圳等您来”为核心理念,设计建设了雕塑园、功勋墙、文化墙、广场、星光大道、书吧、院士林等20 多个以“人才”元素为主题的场所,突出尊重人才的理念和服务人才的功能,展示对各类人才的尊重、关怀、宣传与激励。公园的圆凳上雕刻着人才故事,并附上二维码,市民扫码即可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
夜幕降临,站在星光桥上观看灯光秀,在大尺度空间以广阔的视角,将灯光秀的精华部分尽收眼底。灯光秀联动了阿里巴巴大厦、深圳湾一号、中国华润大厦等深圳湾地标性建筑,将光与音乐谱成歌剧,又因湖海多了一份灵动。
大沙河生态长廊建设范围从桃源长岭陂水库泄洪口至深圳湾入海口,全长约13.7 km,总面积约95 hm2,是粤港澳大湾区最美生态廊道。
根据沿线河道的不同特点,将大沙河上游、中游、下游分别按“学院之道”“城市森林”“活力水岸”三大主题进行建设。1)诗情画意的学院之道(长岭陂至丽山路):河道景观注重与两侧校区建设的融合,营造阅读花园、研理平台、学院赛艇练习区等特有文化氛围场所,及河畔剧场、嬉游草坪等景观节点。2)生态自然的绿色森林带(丽山路至深南大道):将山地森林与河岸景观、沿河绿带水岸及社区公园生态景观融为一体,将湿地功能性与观赏性和科普性结合,实现河道景观与周边绿地科学及艺术性串联。3)层次丰富的活力水岸(深南大道至入海口):该段河面宽阔(近50m),水深可达2.5 m。利用宽阔水域打造赛艇、龙舟赛事等水上活动区,两岸营造通透流畅的空间,与深圳湾公园无缝衔接。
公园整体设计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有健康跑道、自行车道、人行步道、密林栈道、观景平台、儿童游乐区、森林舞台、湿地公园等主要景点,配套智能电子标识牌等便民服务设施。近水岸区种植特色开花乔木,沿二级平台的主园路旁则营建常绿乔木林荫大道,节点处点缀开花乔木,配置开花地被植物与观赏草,营造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花漾”景观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