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云 梁静 黄洁 刘红霞 宋霞 邓美娟
褶皱相关性皮炎也称皮肤褶皱处皮炎(intertriginous dermatitis,ITD),属于潮湿相关性皮炎中的一种[1],又称间擦疹、摩擦红斑、褶烂或擦烂,是皮肤的皱襞部位由于温暖、潮湿、汗液刺激、互相摩擦等因素,致局部皮肤血管扩张充血引起的炎症反应。皱褶相关性皮炎好发于颈部、腋下、乳房下、脐周、腹股沟、会阴部、肛周、臀间沟、指和趾缝、脂肪皱褶处、关节曲侧面等部位[2]。多发于湿热季节,肥胖者居多。皮肤长期暴露于潮湿环境中受侵蚀或剥脱,局部皮肤未清洗或清洗不当也导致进一步的溃烂及继发性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3,4]。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54 例IT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皱褶处相关性皮炎分别应用西瓜霜和造口粉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3 月~2019 年2 月本院收治的154 例皱褶相关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8 例,女56 例;年龄14~95 岁,平均年龄(65.8±19.8)岁;皮炎发生部位:大腿会阴肛周118 例,腹股沟15 例,下腹部4 例,腋窝4 例,颈部9 例,趾缝2 例,乳下1 例,肩背1 例;根据潮湿环境相关性皮炎(MASD)程度划分标准[3]:Ⅰ度(局部皮肤潮红或伴丘疹)95 例、Ⅱ度(皮肤潮红伴表皮破溃)55 例、Ⅲ度(局部皮肤有大片糜烂或表皮脱落、创面基底为红色)4 例;皮炎面积<12 cm×12 cm 78 例,>12 cm×12 cm 76 例。纳入标准:符合ITD 诊断标准[2];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和其他全身感染情况。排除标准:局部皮肤严重水肿,创面合并有压疮,合并真菌或其他严重感染者,受损皮肤基底非红色;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皮炎分度、皮炎面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详细告知患者或家属治疗目的、药物的作用、皮炎护理注意事项等,要求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治疗。两组患者在清洁皮肤、清除创面污垢、汗液等潮湿刺激物及隔离潮湿源的处理方法相同。两组皮炎创面均用0.1%碘伏去除污垢,用NS 清洗再轻轻擦干,观察组采用西瓜霜粉剂(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照组采用造口护肤粉(康维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喷涂后用纱块或棉垫覆盖以隔开相邻皮肤,保持透气干爽。每组会阴及肛周皮炎换药b.i.d.,在创面皮肤被大小便污染后用温水(37℃)或用干洗洁肤液喷洒后清洁皮肤并按上述操作处理,其他部位皮炎换药q.d.,步骤同上。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愈时间。疗效判定标准[4]:治愈:<10 d 内皮肤恢复干爽,红疹消退,破溃处完全恢复正常;显效:10~15 d皮肤潮红明显改善,糜烂面基本愈合,无痛或有轻度不适;无效:患者大面积皮肤剥脱受损,治疗护理后>15 d皮肤情况无改善,甚至加重。治愈时间:从开始实施处理措施到皮肤恢复干爽,红疹消退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为(4.04±1.12)d,短于对照组的(6.88±2.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愈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患者治愈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1 潮湿环境下皱褶相关性皮炎发生率高 健康皮肤表面的正常pH 值为5.5~5.9,呈弱酸性[5]。酸性pH 值在皮肤屏障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帮助调节皮肤上的常驻细菌,还可以确保角质层结合和屏障功能达到最佳状态。高龄、肥胖、特异反应以及外界环境湿度等因素均会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肥胖可削弱皮肤的屏障功能,是由于过重的体脂量,肥胖者比非肥胖者能更持久地贮存热量,流汗时间更长,尤其是褶皱处皮肤受汗液浸渍的情况更严重[6]。有学者调查了100 例肥胖患者皮肤问题,包括皮疹、皮肤干燥及“破皮”等,发现63%的患者有一种以上的皮肤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为皮肤破损和皮肤瘙痒,主要产生原因是汗液和摩擦[7]。McMahon 等[8]报道住院患者皱褶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为11.2%。皮肤受到潮湿、细菌繁殖、摩擦等因素刺激,导致酸性屏障破坏,皮肤逐渐变得松软、肿胀、皱褶,引起发红、破溃、糜烂。皱襞处皮肤损伤初期出现潮湿鲜红或暗红色斑片,边界清楚,继则肿胀,表皮浸渍发白或发红、表皮剥脱、糜烂,有浆液渗出,继而进展为深部组织溃疡,可继发细菌、真菌感染。皱褶相关性皮炎的症状还包括疼痛、发痒、烧灼感和异味等[2]。皱褶相关性皮炎发生率高,不当的护理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带来医疗安全隐患。需要护理工作者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对皱褶相关性皮炎全面的认知及管理方法。
3.2 西瓜霜治疗皮肤皱褶皮炎有效性分析 桂林西瓜霜粉剂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为黄绿色粉末,主要用于口腔炎、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疾病,被誉为“咽喉圣药”[9]。其主要成分有黄柏、黄连、大黄、山豆根、射干、浙贝母、青黛、冰片、黄芩、甘草、薄荷脑,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祛淤、消炎止痛、清凉止痒的作用,并兼顾滋阴收敛、祛腐生肌、化瘀、疏风、燥湿等功能[10-12]。研究发现从西瓜霜传统炮制过程中分离出6 株真菌,这6 株真菌经鉴定分别为镰孢霉属、青霉属、交链孢霉属及毛霉属[9]。近年来药效学研究表明,桂林西瓜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甲型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13]。西瓜霜还含有铁、锰、铜等10 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14]。近年来用于Ⅱ度褥疮、Ⅱ度烫伤、皮肤擦伤、失禁性皮炎、红臀、宫颈糜烂等浅表创面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15]。研究发现西瓜霜有促进皮肤创面血管的再生的作用,可改善局部创面的微循环,这一作用可能是其“活血化瘀”功效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新生毛细血管为肉芽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长加速可直接促进肉芽组织的新生,此作用可能为其“生肌”作用的体现,利于粘膜溃疡修复的作用[16-18]。西瓜霜粉剂可吸收渗液,保持创面干爽,减少潮湿环境对皮肤的浸渍,减轻患者疼痛感和瘙痒感,增加舒适度,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涂抹西瓜霜粉剂后覆盖或塞入纱块或棉垫于皮肤皱褶处,隔开相邻皮肤,保持局部通透干爽,能尽可能地保持皮肤皱褶处的持续清洁和干燥,有利于解除汗液及分泌物对皮肤的损害,同时减少皮肤摩擦刺激,进一步促进创面愈合。
3.3 西瓜霜的效果优于造口粉 造口粉由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瓜尔豆胶和黄原胶组成,有较强的吸湿作用,能使皮肤保持干爽,并能缓解皮肤红肿和溃烂[19]。造口护肤粉目前临床广泛应用于护理失禁性皮炎、皱褶相关性皮炎、造口周围皮炎等,是较为新型的皮肤护理产品,应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造口护肤粉在潮湿环境中吸水后成团,粘附在皮肤上,难以清洗,反复清洗摩擦易加重皮肤损伤,价格相对昂贵。对创面修复作用较弱,且对于肥胖、重度水肿、渗液多的创面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西瓜霜粉剂治疗皱褶相关性皮炎效果明显优于造口粉,能够缩短治愈时间。且西瓜霜涂抹后清凉舒适,能保持创面干爽,易于清洗,操作简便,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