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潮水过去,会露出礁石。”
这些“礁石”,可能就是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被击倒的个体和家庭。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走出至暗时刻,进入下半场。病毒给人们身体带来的病痛正在减少,但是,这场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内心带来的伤痛,正在“潮水”逐渐退去后,愈发清晰地暴露出来。对大多数人而言,疫情带来的心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化、消失,但仍有一部分处于疫情暴发“震中”的特殊群体,心理创伤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愈合。比如:治愈出院的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直接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一线社区工作人员和失去亲人的市民等。失眠、抑郁、疑病、强迫、焦虑、恐惧等心理症状将给他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帮助,有人可能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或将数年受到病症的困扰。
早在2001年,世界衛生组织发布的报告中就显示,我国的精神疾病已超过心血管疾病排在疾病负担首位,占20.8%,高于全球14.1%的平均值。有调查表明,在遭遇地震、洪灾、爆炸等创伤性事件后,约20%~40%的受灾人群会出现轻度的心理失调,30%~50%的人会出现中至重度的心理失调,在灾难一年之内,20%的人出现了严重心理疾病。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人仍习惯将心理问题与思想观念等同,把“心病”不当病,或者污名化为“有精神病”,个人也因此越发不愿意袒露真实的情绪。而心理问题一旦得不到及时干预,长期积压,既可能成为个人健康的“隐形杀手”,也将给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带来阻碍。
据有关统计,2003年“非典”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医疗直接支出只占一小部分,很大部分都与疫情影响社会心理导致的连锁反应有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疏导工作,强调要“主动做好心理疏导”“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强心理疏导工作”,这也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环。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的一次大考。在不同突发事件中,不同人群所承受的灾害程度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如何充分认识差异化的心理问题,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干预路径,将是未来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