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林 肖怀琴 伍紹航
【摘要】目的:分析超敏CRP、D二聚體、LP(a)联合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3月~2019年5月期间,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56例,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6例作为对照组。规范采集血样,测定各项指标的含量,在冠心病和健康人员之间、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之间,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hs-CRP、DD、LP(a)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心肌梗死指标最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次之、稳定型心绞痛最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群体,超敏CRP、D二聚体、LP(a)联合检验的诊断价值高,而且能评估不同病情。
【关键词】冠心病;hs-CRP;DD;LP(a);联合检验
【中图分类号】
R181.3+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5-253-01
冠心病属于缺血性心脏病,40岁以上的人群高发,典型症状是胸痛、胸闷、呼吸短促,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还会威胁生命安全。目前临床诊断时,冠脉造影是金标准,但检查操作具有侵入性,部分患者难以耐受,限制了临床使用。有学者研究称,联合检测多项生化指标,可以作为诊断依据[1]。基于此,文中选取56例患者作为对象,联合检测hs-CRP、DD、LP(a)获得满意效果,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在2017年3月~2019年5月期间,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56例,将其作为试验组:包括男性31例(55.4%),女性25例(44.6%);年龄位于37-78岁,平均(52.4±6.3)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心肌梗死11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6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包括男性29例(51.8%),女性27例(48.2%);年龄位于35-79岁,平均(51.7±6.8)岁。2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P>0.05),以下研究是可行的。
1.2 纳排标准 (1)纳入群体要求[2]:年龄18-80岁;试验组经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知晓本次研究,依从性较好。(2)排除的患者有:血液系统病变;合并恶性肿瘤、慢性感染患者;精神病史等。
1.3 方法
1.3.1 采集血样 于晨间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液5ml,其中3ml置于促凝试管A中,离心操作取上层血清,用于检测hs-CRP、LP(a);其余2ml置于抗凝试管B中,加入枸橼酸钠,离心操作取血浆,用于检测DD。
1.3.2 检验方法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的hs-CRP、LP(a)含量,前者采用胶乳比浊法,后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使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CA150,检测血浆中的DD含量,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
1.4 观察指标 在冠心病和健康人员之间、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之间,分别对比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正常参考范围[3]:hs-CRP为0~10mg/L,DD为0~200μg/L,LP(a)为10~300mg/L。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类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类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和健康人员的生化指标比较 在hs-CRP、DD、LP(a)上,试验组分别为(18.6±3.5)mg/L、(807.9±59.3)μg/mL、(422.5±33.4)mg/L,对照组为(2.7±0.8)mg/L、(75.6±11.2)μg/L、(169.4±18.0)mg/L。对比差异显著(P均<0.01)。
2.2 不同类型冠心病的生化指标比较 在hs-CRP、DD、LP(a)上,稳定型心绞痛分别为(7.8±1.5)mg/L、(411.6±35.2)μg/L、(290.7±14.0)mg/L,不稳定型心绞痛为(14.3±2.6)mg/L、(905.2±40.8)μg/L、(430.9±22.5)mg/L,心肌梗死为(29.6±4.7)mg/L、(1356.4±55.2)μg/L、(673.0±42.7)mg/L。对比差异显著(P均<0.01)。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粥样硬化,由于管腔狭窄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近年来,国人冠心病不仅发病率提高,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才能抑制病情进展,保护生命安全。除了心电图、动脉造影检查以外,寻找一种更加简单、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中,选取5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hs-CRP、DD、LP(a)水平均高于健康人员,差异显著,和刘丽的研究报道一致[4]。
分析可知,hs-CRP是一种特殊的蛋白,当机体发生损伤、微生物入侵,在炎症刺激下合成,促使hs-CRP水平明显升高。DD是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当血液出现高凝状态,DD水平就会升高。LP(a)在肝脏内合成,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这三项指标,均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和进展,是重要的诊断依据。而且,冠心病的进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稳定型心绞痛开始,历经不稳定型心绞痛,最终发展为心肌梗死[5]。因此,指标测定结果越高,说明冠心病越严重,两者具有正相关性。
综上,针对冠心病群体,超敏CRP、D二聚体、LP(a)联合检验的诊断价值高,而且能评估不同病情。
参考文献:
[1] 杨彦平.冠心病诊断与治疗临床进展[J].饮食保健,2019,6(43):295.
[2] 翟向伟,高宏勇,王燕妮,等.冠心病病程中联合检测HCY、hS-CRP、LP(a)及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0):1479-1481.
[3] 冯庆芝.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及D-二聚体与冠心病患者相关性研究的临床意义[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7,40(2):156-160.
[4] 刘丽,崔莹.超敏CRP、D二聚体、LP(a)联合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43,45.
[5] 区文华.冠心病患者CRP、CysC等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