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 近年来,地震灾害备受社会关注,地震突发事件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舆论热点。文章以2019年12月23日天津市蓟州区3.3级地震为例,对地震突发事件舆论热点的形成过程、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地震灾害;突发事件;网络舆论
2019年12月23日凌晨2时44分,天津市蓟州区发生3.3级地震,由于地震发生位置处于天津市蓟州区、北京市平谷区和河北省唐山市的交界部位,导致了三地民众的明显震感。同时,由于该地震发生前一个月内,京津冀地区先后发生了唐山市丰南区4.5级地震等多次有感地震,从而在网络上引起了网民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对此次舆论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新媒体环境下地震突发事件舆论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建议。
1 网络舆论发展过程
1)传播阶段。关于此次地震最早的新闻信息,是在地震发生1分钟后(凌晨2时45分),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官方微博“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发布,信息内容为此次地震的三要素(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此后,“天津地震资讯”“头条新闻”“奏耐天津”“天津广播”等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官方微博纷纷进行了转载。在此阶段,由于信息还不够清晰和全面,网民主要是通过当地政府、地震部门和主流媒体等官方网络平台,了解地震基本信息、分享震后感受,网民舆论主要表现为“某某地有震感”“某某某地被震醒,立马来看看,果然发生了地震”等。但是,由于此次地震发生在凌晨,多数民众处于熟睡状态,外地、外部门媒体介入较晚,因而,网络舆论发展有所滞后。
2)发展阶段。当日6点以后,随着“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湄潭检察”“平顶山消防”等国家级媒体以及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官方微博和微信的不断转发,舆论热点迅速形成,网民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后期是否有更大的地震等的关注度越来越强。同时,随着网络舆论的不断聚焦,各种舆论观点形成碰撞,网民中发出了“唐山震醒了才3.3?”“绝对不是3.3,跟前几天地震有一拼”等质疑,甚至出现了“下午还有更大的地震”“天津今天上午出现了地震云”等謠言。
3)消退阶段。随着中国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当地主流媒体的持续官方发声和广泛科普,网民情绪逐渐趋于平和,网络评论多以“希望大家平安”“年底了,希望过个好年”等为主。同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多数地震谣言也不攻自破。
2 新媒体环境下地震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特征
1)科学性与时效性的碰撞。地震突发事件的管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以地震三要素的速报为例,按照我国当前的地震科学水平,一般地震后2分钟以内发布初步判定结果,8分钟以内发布正式判定结果。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震区网民第一时间就能够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这就导致了一定的“时间差”。而正是这段“时间差”,往往容易造成网民的负面情绪,甚至有偏激的网民会发出地震部门不担当、地震部门的话不可信等过激言论,从而为后续的地震谣传提供了土壤。
2)网民互动的随意性明显。地震突发事件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容易形成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同时,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为网民开展互动讨论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对网络言论自由的审查监管制度还不够健全,在匿名的情况下,网民可以随意的发表带有一定主观性、倾向性的言论。特别是高校学生等特殊群体,容易出现过激的言论。
3)网络跟风现象明显。突发事件发生后,舆论整体环境并不多元,轻事实、重情感发泄,往往呈现出意见极化和共识的共生特点[1]。对于地震而言,由于网民的好奇心、从众心理以及缺乏地震科学常识等因素,网络上一旦出现了类似于“某某专家预测,某某时间还会发生更大的地震”“之前某地出现过某某现象,可能是地震异常”等言论,往往容易吸引眼球,形成舆论风暴。再加之个别媒体为了增加阅读量,缺乏严格的审核管理,一定程度的渲染偏激的言论,加重了网民集中性、群体化的跟风,常常出现越炒越热、越热越炒的现象。
3 新媒体环境下地震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应对策略
新媒体对于地震突发事件的舆论传播是一把“双刃剑”,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才能够发挥好新媒体的最大作用。
1)抢抓有利时机,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杰斯特曾提出危机处理的“3T”原则,即: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2]。政府和地震局等有关部门应当参照3T原则,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第一,政府、地震局等有关部门和主流媒体,应当抢抓地震突发事件舆论的传播阶段到发展阶段这个衔接期,密集发声、形成矩阵,掌握住时间的主动权。第二,地震发生后,网民最希望能够了解的就是是否发生了地震、应该如何避震、后面还会不会有大地震。但正在群众还不明真相的时候,网络上常常出现一些虚假的、偏激的信息,引起社会上不必要的恐慌。官方媒体应当发挥自身的公信力优势,发布权威专家、学者对地震的深度解读,驳斥地震谣言等虚假信息。第三,客观公正、不遮盖不回避的新闻信息,往往是赢得网民信赖、消除网民疑虑的最好武器。应当及时发布地震现场的图片、视频、直播等第一手资料。同时,邀请灾区群众接受采访,从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阐述,通过“有图有真相”,向社会公众还原事实真相,赢得网民认可。
2)超前谋划,做好应急应对准备。思则有备,有备而无患,应当重点加强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第一,完善舆情监控和研判机制。当前的地震灾害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往往停留在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的阶段,缺乏对舆情趋势的有效监控和研判。地震发生后,网络上必然会出现大量的言论,应当仔细辨别哪些舆论是带有主观性色彩的、哪些是带有倾向性危险的,研判舆论发展的态势和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采取引导措施。第二,完善联合作战机制。在传统媒体的时代,地震灾害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一般是采取地震部门“单兵作战”的模式。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靠地震部门一家的力量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建立“政府主导,地震部门、网信部门、宣传部门负责,主流媒体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形成媒体矩阵,形成统一集中发声。第三,完善沟通互动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沟通措施,使真实信息及时传递,就会导致各类舆论的散播,使事件陷入僵局[3]。地震发生后,应当建立公众与官方之间通畅的互动渠道,指派专门的机构负责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群众的诉求和思想动向,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舆论引导工作。
3)加强宣传,提升公众科普水平。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知识水平,让公众掌握必要的信息鉴别力和地震应急技能,是做好地震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工作的根本基础。应当加强日常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力度,准确把握和有效发挥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优势,运用H5、CG动画、Rap动画等新技术,通过线上防震减灾知识有奖问答、防震减灾作品自主制作等活动,增强地震科普知识传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深入调研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的需求,针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各种人群,开展定制化、个性化的科普服务,为用户推送贴近生活、满足需求的科普内容。
4 结语
地震灾害处置,关系到社会安全稳定,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络舆论自由权、主观性和扩散性不断提升,极易在地震发生后造成大面积的负面舆论。因此,加强网络舆论监控和引导,遏制地震谣传等虚假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权和话语权,对于做好地震灾害处置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仟,杨宇轲,殷璟.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的研究——以“长生生物问题疫苗”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1):79-80.
[2]骆文浩.灾难报道中的“3T”原则[J].新闻战线,2008(11):15-16.
[3]吴玉峰,胡洁琼.网络环境中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J].青年记者,2016(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