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芹:让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

2020-05-15 12:57李惊亚
科学导报 2020年29期
关键词:赤水竹编技艺

李惊亚

杀青、破篾、染色、拉丝、编织……在贵州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一根普通的竹子,经过20多道工序之后,会变成花瓶、茶壶等一个个精美的竹编艺术品。

公司负责人名叫杨昌芹,今年30岁,她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今年的全国两会,杨昌芹精心准备的一个提案是“传统产业和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

“现在,但凡来到我们赤水旅游,都要买几个赤水竹编带回去,这已成为赤水的文化符号之一。传统文化是未来乡村振兴的‘灵魂,它让各地产业有了精气神,不会千篇一律。”杨昌芹说。

“现在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是怎样让我们的传统技艺和现代的生活审美结合在一起?把客户、市场的设想变成现实,又让非遗不‘变味。”杨昌芹说,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的队伍中来。

这些年,杨昌芹每年都要自费到上海等高校学习美术设计等课程,不断“充电”,但是家乡很多从事竹编的人没有这样的机会,这让她很着急。2019年全国两会闭幕后,杨昌芹回到赤水,在大同镇上成立了一个集生产、销售、加工、培训等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把培训班“搬到”乡村,在这里面对面教给本地农民竹编的技艺。

赤水市是贵州省首个脱贫出列县。“要保证群众不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必须靠产业发展。”杨昌芹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主打的外贸生意受到很大影响,杨昌芹千方百计联络、拓展国内市场,最近就接到浙江、上海客户的两个“大单”,这让她很兴奋。下一步,她还准备“试水”网络直播“带货”,把竹编更好地推广出去。

“企业一头连接着脱贫产业,一头连接着群众的‘饭碗,要把这两头平衡好,带领更多群众大步迈向乡村振兴,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去做的事,我感覺自己肩头担子沉甸甸的。”杨昌芹说。

 在贵州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杨昌芹在非遗“赤水竹编”培训基地展示新制作的竹丝。■ 杨文斌摄

猜你喜欢
赤水竹编技艺
游伟 《竹韵金沙》
善意谎言,真心守护
竹编存钱罐
非遗“竹匠”醉心竹编50余载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赞贵州赤水诗四首
赤水市委离退局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
赤水情
黄杨木雕的传统技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