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寓言之《叶公好龙》篇

2020-05-14 15:17候宇岚
教育·读写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叶公好龙叶公挑刺

候宇岚

很多人问如何才能用提问的方法和孩子讨论。技巧很简单,就是抛弃成见,审视事实,这是可以通过刻意训练达到的。

寓言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类型,它出于一种急迫表达观点的欲望。如果仔细审视我们在生活中的对话,你会发现你可能也生产过各种各样的寓言。寓言产生的心理机制可能是偏狭的,创作机制可能是鲁莽的,但传播很广的寓言往往具备了耐人寻味的拓展和反思的空间。

中国的成语是一个寓言大资料库。我还记得小时候翻看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朝三暮四,坐井观天等等故事,脑子里一再冒出来的疑问是:这家伙是傻子么?

我小时候没有“亲子阅读”这回事,看书都靠自己琢磨,“这家伙是傻子”的疑问也只能自己在脑子里过一遍,不会去深究。

终于有一天我为了嘲笑阿蒙(他很喜欢三角龙,但是在博物馆里看到三角龙吓得抱住我大腿),把葉公好龙的故事给他讲了一遍,这时我小时候的疑问又浮上了心头。

如果我们看故事本身,而不是管它的“寓意”,这个故事的讨论空间就大多了。

直奔主题,问孩子“你觉得叶公是真的喜欢龙吗?”是一种固定思维,直接设定了故事的答案。但是寓言的答案跟寓言故事本身之间的联系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很多时候来自于讲故事人的刻意设定,就像我刚刚说的:“寓言产生的心理机制可能是偏狭的,创作机制可能是鲁莽的。”

适合孩子的提问是先围绕事实来提问,比如问孩子“叶公为什么看到龙那么害怕?他担心什么?”这样的问题更贴近孩子的心理。

很多孩子会回到文本本身去寻找答案,比如说龙把头钻进窗子尾巴冲进大堂,恶形恶状非常吓人;有的孩子可能会展开联想,认为龙很可能要吃掉叶公。

那么接下去的问题可以是:龙是要来吓叶公吗?或者是,龙会吃掉叶公吗?

不管孩子怎么回答,都可以带孩子回到文本寻找证据。因为回答任何问题不能出于自己的胡思乱想,而是要寻找证据。这种观念要不停地传递给孩子,对孩子来说是个非常有用的思维工具。

故事里说得非常明白,龙要来看叶公,是因为他听说叶公非常喜欢自己。他是来交朋友的,而不是跑来吓唬甚至吃掉一个喜欢自己的人的。

既然龙是来交朋友的,怎么朋友没有交得成,反而把人家吓得半死,自己也扫兴而归呢?

孩子很快就能找到龙不善交往的证据——来拜访的方式非常不妥。他们可能会想出很多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些方法都非常有用。

所以叶公到底喜不喜欢龙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和孩子一起审慎地在故事中巡游就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很多人觉得批判性思维就是挑刺,这是一个巨大的误解。批判性思维的出发点不是挑刺,落脚点也不是挑刺。批判性思维永远关注事实、寻找事实,基于事实进行分析、推理并作出判断,寻找灵活的务实的解决方案。

寓言经常展示出尖刻的气质,但批判性思维让你客观和宽容。

(作者单位:新教育新儿童研究所)

猜你喜欢
叶公好龙叶公挑刺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改写
叶公好龙
挑刺儿
叶公好龙
马英九勘灾遭绿营“挑刺”
现代叶公逸事
欢迎来“挑刺”
人大代表挑刺是“技术”而不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