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效果分析

2020-05-14 07:29孙秋芬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3期

孙秋芬

【摘 要】 目的:探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受血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盐水法进行检测,同时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进行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耗时、阳性检查率、特异性凝集在3min内消失比例及共检凝集细胞个数。结果: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耗时明显低于盐水法,其阳性检查率及共检凝集细胞个数明显高于盐水法,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特异性凝集在3min内未消失,P<0.05。结论:与盐水法相比,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可縮短耗时时间,降低输血反应,应用安全。

【关键词】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输血检验;IgG;IgM;耗时

目前,输血已成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抢救及治疗中,但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输血会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治疗中需对此进行避免[1],在患者输血前,可采用科学方法行交叉配血试验,以往多采用盐水法进行避免,其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其只可检出IgM抗体,不能检出IgM不完全抗体,从而使其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满足交叉配血的大量需求及时间紧迫的实际情况,因此临床上需采用合适的方法用于输血检验中[2],本院将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用于输血检验中,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选择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受血者,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35.1±4.5)岁,排除严重血液疾病者。

本研究中所用试剂包括重悬液、低离子溶液及聚凝胺溶液等,盐水法采用的是普通生理盐水,使用仪器包括显微镜、试管、电热恒温水及离心机等。

1.2 方法

盐水法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范进行操作;同时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取分别标注受血者与供血者的两支试管,分为主、次试管。之后加入1滴3%供血者的红细胞及2滴受血者的血清,将其悬于主试管中,之后加入1滴3%受血者红细胞、2滴供血者血清,将其悬入次试管中,之后在两支试管中加入0.7mL低离子介质,再进行混匀,于室温下进行静置,时长为1min,之后再加入2滴聚凝胺溶液,之后进行混匀,于室温下进行静置,时长为15s,在3000r/min下进行离心,时长为18s,之后将上清液倒掉,以使管底剩余液体0.1mL,再轻摇试管,待试管出现明显凝集后,在主、次试管中滴入重悬液2滴,再将试管轻摇,若试管中有红细胞凝集,则为阳性,若消失则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种方法的耗时、阳性检查率、特异性凝集在3min内消失比例及共检凝集细胞个数。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s)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耗时明显低于盐水法,其阳性检查率及共检凝集细胞个数明显高于盐水法,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特异性凝集在3min内未消失,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常用的交叉配血法包括盐水法、低离子聚凝胺法及酶法等方法,各具有不同特点,其中盐水法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但其不能对患者体内的不完全抗体进行检测,因此输血中若采用盐水法,会增加治疗危险度[3]。酶法可消除以上不足,但其存在耗时、复杂、耗力特点,而低离子聚凝胺法既可缩短检测时间,同时可将不完全抗体检测出来,其对特异性抗体检测效果较好,已广泛应用于输血检验中。

本文结果表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耗时明显低于盐水法,其阳性检查率及共检凝集细胞个数明显高于盐水法,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特异性凝集在3min内未消失,表明与盐水法相比,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更适合于临床输血中,主要是由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对IgG抗体及IgM抗体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具有过程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便于急诊及常规配血的优点,聚凝胺是一种高价的阳离子聚合物,当在聚凝胺中加入红细胞悬液后会产生大量正电荷,从而促进红细胞表面唾液酸的负电荷中和,进一步促进红细胞接近,从而非特异性凝聚,而在加入重悬液后,会将红细胞散开,其未被致敏者会出现可逆非特异性凝聚,是一种阴性反应,而加入重悬液后,会使红细胞凝聚,而红细胞被致敏者,会出现不可逆的非特异性凝聚,从而将相应的血型IgG及IgM特异性检测出来[4];而盐水法对红细胞的不完全抗体不能检测出来,也不能检测出ABO血型外的抗体,而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可对不规则抗体进行快速检出,同时促进抗原抗体反应;同时盐水法在实际操作中检测结果较差,对不完全抗体引起的输血不能避免,从而增加了患者危险性,而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其他方法不能进行检测时,可采用该方法促进抗体反应及促红细胞反应,从而促进聚凝胺与红细胞表面抗体进行反应,其次在输血及妊娠刺激下,采用盐水法不能实现相应的效果,而低离子聚凝胺则可快速检测凝聚反应,从而促进不规则抗体的检出,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同时其可有效促进人血红细胞与完全抗体、不完全抗体反应,形成可逆性的红细胞聚集,待加入解聚液后,凝聚现象会消失。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作用机制是在加入低离子介质后,会大大降低介质离子的离子强度,从而使相应抗体与红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而聚凝胺在溶解后会出现大量正电荷,从而减小红细胞间距离,促进其相互接近,促进其发生非特异性聚集,若此时加入重悬液,会使得红细胞凝集散开,从而大大提高了阳性的检出率。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交叉配血中具有价格低廉、操作方便、高效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等优点,其对红细胞不完全抗体具有显著致敏作用,也提高了其对其他抗体及常规血型的检出率,同时其可防止患者出现溶血性的输血反应,也可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了红细胞反应速度,也可确定输血的安全性,同时其可对患者的医疗费用进行大大降低[5]。

综上所述,与盐水法相比,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可缩短耗时,降低输血反应,应用安全。

参考文献

[1] 曾维芳.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4(17):3297.

[2] 吴玉敏,赵志红.在微柱凝胶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影响因素观察及处理措施[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8,(04):629-631.

[3] 陆乐,吴玲玲,姚晓娟,等.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病人ABO、Rh疑难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74例分析[J].安徽医药,2017,21(02):277-280.

[4] 熊春容,张国全.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5):41-43.

[5] 李丽,焦红见,雷志华.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