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合 邹刚 于光辉
摘要:航空维修人员能力素质决定飞机维修保障的质量,影响飞机的完好率、可靠性和安全性,甚至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败。随着大量新型航空装备不断列装海军航空兵部队,以及战训任务拓展和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与强度的提高,不仅对维修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部队开展业务培训和复合型维修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机会,使得部队在维修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依据高技术条件下航空维修保障对人员能力素质要求,在系统分析机务部队在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部队实际,研究提出部队在复合型航空维修人才培养方面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航空维修;复合型维修人员;业务培训;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6-0078-04
一、引言
随着海军航空装备跨越式发展,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与强度不断提高,以及部队新的编制体制运行和战训任务拓展,使得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的模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出现了深刻变化,对航空维修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航母的列装、海军航空兵远海战训等给航空维修带来了许多新的問题(恶劣的工作环境、高强度的战训保障、复杂的战场环境等),使航空维修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复合型航空维修人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的矛盾十分突出,开展新型航空维修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目前,尽管机务部队十分重视机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有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培训机制和计划,制订了新师和新员上岗前培训计划、新员新干部带教计划、平时业务学习计划等,但总体来看,培训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没有专门的业务培训机构,培训的管理员和教员,都是由机务干部兼任,导致业务培训的组织不够严密、管理不够规范、制度不够落实。二是部队飞行机务保障和维修保障是中心工作,任务繁重,导致业务培训在时间和精力上很难保证。三是部队业务培训常常不分层次,导致培训的针对性较差;而且受部队培训资源的限制,使得培训方式和手段单一。四是没有科学、规范、合理的考评和奖惩竞争机制,使得维修人员对业务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高,业务培训的总体效果不够理想。五是没有以战训任务拓展、部队实战化训练以及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对航空维修人员要求,突出一专多能、机电融合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复合型维修人才的培养。六是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部队自身优势与资源,创造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因此,开展机务部队业务培训和复合型维修人才的培养研究,积极探索和创新新时期部队业务培训及复合型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完善业务培训体系,加强培训组织管理
(一)成立业务培训机构
由于目前机务部队还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其培训管理员和授课的教员,通常都是由各级机务领导兼任。而机务领导往往工作繁忙,精力有时顾不上,影响了培训工作的开展。因此建议成立专门的业务培训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机务大队和修理厂的业务培训工作,主要涉及培训方案的制订、培训内容的确定、教员的选拔培养、培训保障资源建设以及培训的具体组织筹划等工作。
(二)合理筹划业务培训工作
1.合理制订培训方案。由于部队的培训方案没有区分层次,导致培训的针对性不够。因此,建议部队根据军事训练大纲与考核大纲,结合部队新的编制体制和承担的战训任务特点,分别制订分队长、专业师、专业士官、专业员等各层次人员培训方案和目标要求。在制订方案时,要区分不同层次维修人员的培训要求和特点,突出“一专多能”和“机电融合”等复合型维修人员的培养。要将培养维修人员的“敬业爱岗、诚信务实、认真负责、准确迅速、遵章守纪、严谨规范、精益求精、刻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作为培训重点。
2.合理制订培训计划。由于部队的培训计划不够具体,组织实施比较困难,影响了培训效果。因此,建议单位按照“立足岗位、突出综合、把握重点、固强补弱”的要求,制订年度培训方案,确定各层次(分队长、业务师、专业士官、业务员)、各专业每年业务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标准等,满足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在职培训需要。特别是要确定高层次、综合性和跨专业的培训内容和标准。
3.合理确定培训内容。根据新型航空维修人才的目标要求,培训内容应本着打牢基础、突出岗位需求、兼顾综合和发展的理念进行优化调整,包括基础知识与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知识与技能等。因此,在培训资料、培训教材和教案的准备过程中,既要注重岗位需求和部队维修保障现状,突出部队机务保障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又要高瞻远瞩,紧跟装备发展和未来战争对人才的需求,突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突出跨学科、跨专业和综合知识的培训,突出维修人员的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合理采取培训方式。在培训方式方法上,可根据部队情况和维修工作的实际,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如定期授课、集中讲座、观摩学习、比武竞赛、个人自学等形式,并利用机务保障工作、野外驻训、海训、演习等时机,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进行以提高生存能力和保障能力为主要内容的适应性训练,重点加强野战条件下抗干扰和“五个快速”(快速检测、快速保障、快速排故、快速加改装、快速抢修)等特殊能力培训,使装备保障人员在生疏地方和恶劣环境中得到磨炼,提高在各种条件下完成作战保障任务的能力,以确保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三)加强业务培训资源建设
1.搞好兼职教员选拔与培养。兼职教员是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因此,兼职教员必须由学历高、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有教学能力的机务干部担任,一般从基层主管、高级工程师和技术骨干中选拔。平时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兼职教员队伍的培养,可以送他们到有关院校进行深造,或者请院校专家教授来部队进行培训,对他们进行教学法集训、知识更新和现代教学技术的强化等,不断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2.完善业务培训教学资源。根据部队业务培训工作和新型复合型维修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加强和完善各类培训教材、课件、专业教室、多媒体教室、心理服务室、图书资料室等方面的建设。尤其要加强网络教学保障条件建设,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同院校的联系和合作,大力开发网络课程,开展远程教育和研究,为部队业务培训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
三、完善机制,激活人才成长内在动力
(一)进一步完善竞争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需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维修人员评价、任用和激励机制,切实把德才标准、评价程序、工作成绩、完成重大任务等逐项量化、细化、具体化,建立航空装备技术保障人才档案库,实行素质排队,杜绝“业务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得好坏一个样、成不成才一个样、成才早晚一个样”的现象,坚决打破“一专到底”的传统用人观念,大胆提拔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基层干部担任基层主管、机关业务助理、参谋等职务。二是不断增强考评、任用制度的公正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维修人员学知识、练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励人才快速成长。三是要出台相应政策,对那些取得成绩,在装备维修、革新发明中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战斗力并取得实际效果,在各级考核、练兵中表现突出的维修人员实施提前晋职或调级,并提高物质奖励标准,让这些维修人才在精神和物质上获得“双丰收”。
(二)进一步完善交流机制
部队各级领导要树立出人才就是出政绩的观念,制定完善机务干部和维修人才的换岗交流机制。一是要明确规定每年换岗任职的干部和技术干部比例,规定没有经过基层换岗任职的干部一般不得优先提拔使用,切实走活向外交流的路子。二是要建立部队维修人才与院校、科研等单位直接挂钩制度,使其在本专业培养上定位(研究的核心内容)、定向(发展方向)、定目标,实现部队、院校和厂所人才培养交流互助互动,向一体化、规模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三是定期选送优秀维修人员到上级机关代职、送院校和厂所等单位学习深造,为优秀维修人才的纵向发展和横向交流找出路,积极为他们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进一步完善保留机制
人才需要培养,更需要保留。在当前军队调整改革的大背景下,部队需要进一步完善维修人才保留机制,要从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着手,通过采取教育引导和落实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机制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完善营造尊重人才的机制和氛围。一是要针对装备维修技术性强、机务干部和士官多的特点,调整现有的职称编制政策,解决维修人员的职称、待遇问题,增强维修人员的职业安全感和稳定感,使有能力的维修人员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要通过为技术干部排忧解难,对优秀维修人才在住房、医疗、家属随军和子女入学等方面采取优待政策,消除维修人员后顾之忧。三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机务训练信息化平台、科技资料室、多媒体学习室、文体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维修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紧跟形势,创新人才成长培训模式
(一)未雨绸缪,积极开展超前培训
在新型复合型维修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围绕能否满足战训要求和有利于战斗力增长这个核心为人才定岗定位。一是要在部队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培养建设学习型人才和学习型军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贯穿到部队人才培养训练全过程。二是要立足部队实际和现有装备,在维修人员理论知识培训、复合技能培训、创新能力培养上,加强各专业的学习和交流,不断拓展复合能力和素质,提高发展再生力。三是要针对即将列装的高新装备和新的任务使命,合理确定超前培养人员的比例,进行预先集中培训;并选派各专业骨干跟班参与新装备组装、调试、维修、保障等過程。四是在培训结束后,要注意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通过办班授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带动维修人员整体知识结构更新和能力素质提升。
(二)广开门路,突出综合能力培养
复合型维修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培养人才创新性、复合性和综合性能力。因此在复合型维修人才培养时,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结合本单位人才知识技能的弱项,选定重点专业和重点课题,在兄弟部队之间,部队与军队院校、地方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厂家、修理厂所之间,各军兵种相关专业之间,建立开放式的训练机制,通过采取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帮带,定期选派骨干进行参观见学、短期轮训或学术交流,签约服务,进行技术协作攻关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益。
(三)查漏补缺,强化复合技能培训
目前,机务部队存在着航空装备型号增多与人员相对不足、高技术航空装备专业融合度增高与人才专业技能划分过细两大矛盾。因此,必须改进“型号型”“标准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综合集成上下功夫、想办法。一是抓好专业人才的“定标定位”。坚持把维修人才专业技能定位在一种或几种装备上,并根据保障目标制定翔实的训练内容考核标准、阶段目标等,缩短成才周期。二是开展好“三跨”训练。要根据航空装备保障专业知识、技能的相关性,有侧重地组织开展“跨专业、跨型号、跨建制”的动态培训,使维修人员的技能向相关专业、相关装备辐射,拓展专业复合技能。三是组织好“交叉换位”训练。对部分刚毕业、刚上岗或专业技能较差的人员,实行强化训练,坚持以精通专业技能为标准,打破干部和士官、上级和下级等界限,采取以老带新、官兵互教、结对子的方式,提高人才培训质量。
五、立足现实,构建人才培养成长平台
(一)任务锤炼,变“训练场”为“战场”
一是要加大按纲施训力度,大力推行竞争上岗、任职考评、末位淘汰等措施,激发“比、学、赶、超”训练热情,确保训练质量不断提高。二是要针对高技术信息化条件下实战机务保障特点,设置航空装备飞行保障、应急保障、野战抢修、机动保障、多机种保障等训练科目,加强对维修人员“实战化”条件下的全面磨炼。三是要强化战斗精神和心理素质培养,提高战场随机抢修保障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四是要结合重大演习、战备保障、临时抢修等重大任务,把基层主官、专业技术骨干推上前台,让他们在保障实践中唱主角、挑大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其参谋、智囊作用;并通过交任务、压担子、教方法、传经验等方法,着力磨炼各级指挥员的指挥协调能力。五是要增强维修保障专业分队的合成训练、协同训练内容,在专业与专业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作业线与作业线之间练“协同”,强化维修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二)树立典型,激发“争先创优”的热情
一是要以“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突出重点,分阶段地宣传一批专业技术过硬、创新能力突出、复合技能优异的先进典型,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二是要学习“技术标兵”“技术能手”“专业带头人”“航空技术保障专家”等先进个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种子”“酵母”作用,让“关键人才”“复合人才”“耐用人才”“创新人才”担负专业训练和技术指导任务,及时总结推广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驾驭新装备方面的经验方法,激发广大维修人员“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热情,掀起“学业务、练本领、争典型“的浓厚氛围。
(三)课题牵引,变“学习室”为“科研室”
一是要广泛深入开展培育知识能力型官兵、营造文化型军营的活动,加大资金投入,把技术攻关室、网络学习室纳入人才培养硬件设施建设规划之中,加快建立模拟训练系统和综合维修保障信息系统的步伐,为维修人员开展业务学习、学术研究和科技革新创造条件。二是要结合使命任务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充分发挥“理论先导”作用,加强对维修保障理论的研究,着力解决航空装备保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强化维修人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六、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根据笔者从事新型航空维修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部队在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立足部队实际,提出了部队在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方法建议,可供部队在维修人员业务培训和新型复合维修人才的培养方面借鉴和参考。当然新型复合维修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非,张鹏.浅析军机机务培训模式发展[J].科技经济导刊,2017,(7):143.
[2]吴月伟,刘燕,冯建朝,任仁良.国内民航机务维修培训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4,(1):21-24.
[3]闻有治.美军联合职业军官培养制度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
[4]殷华,龙威林.外军高技能士官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2011,25(12):48-50.
[5]李耀华.面向民航的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6):134-136.
[6]朱建业,史敦杰.“军事任职教育大讨论”专题——美国军事职业教育探究[J].继续教育,2006,(2):42-44.
[7]杜舸,杨柳.美国空军军官初级职业军事教育体系及启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9):266.
Research on Compound Aviation Maintenance Personnel Training for Maintenance Force
LI He,ZOU Gang,YU Guang-hui
(Qingdao Campus of Naval Aeronautical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041,China)
Abstract:The quality of aviation maintenance personnel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aircraft maintenance and support,affects the aircraft integrity,reliability and safety,and even directly affect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war.With a large number of new aviation equipment constantly installed in the Navy Air Force,as well as the expansion of combat training task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and intensity of combat training,th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maintenance personnel are not opposed to higher requirements,but also for the army to carry out operational training and compound maintenance personnel training provides a favorable opportunity to mask the department.The team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maintenance personnel.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aviation maintenance support to personnels ability and quality under high-tech condi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service training and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e air force systematically,and combines closely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army,stud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of training compound aviation maintenance personnel in the army.
Key words:aviation maintenance;compound maintenance personnel;professional training;training model
收稿日期:2019-07-10
作者簡介:李合(1979-),男(汉族),河南唐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海军航空装备保障的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