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认同对疼痛共情的影响及其自我卷入的调节作用

2020-05-14 07:26李茜茜刘映杰王成刚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20年4期

李茜茜 刘映杰 王成刚

摘要 目的:探究道德认同对疼痛共情能力的影响以及其中自我卷入的调节作用。方法:在大学生人群中选择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道德认同启动组和中性启动组,两组被试分别由道德词和中性词启动,并对启动有效性进行检验。实验材料为60张疼痛图片和60张非疼痛图片,实验中图片随机呈现,要求被试对图片做按键反应,记录被试的行为反应并记录疼痛评分。通过双因素或三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探究道德认同对疼痛共情的影响及其自我卷入的调节作用。结果:①启动有效性检验结果证实,道德认同的启动提升了被试的道德认同水平。②道德认同对疼痛共情影响的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道德认同组间反应时间、正确率、疼痛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自我卷入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经过自我卷入的调节后,不同道德认同组间反应时间、正确率、疼痛图片评分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主观评价方面,道德认同的水平并不会影响对于他人疼痛的理性感知,对此自我卷入无调节作用。

关键词 道德认同;疼痛共情;自我卷入

中图分类号  R7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0)06-022-05

道德认同是个体从事亲社会行为重要来源[1],共情作为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2],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通过研究道德认同对共情能力的影响,能够进一步解释人类利己主义的需要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与调和,了解人类复杂社会行为的成因或影响因素,为青少年道德培养提供借鉴,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新思路,在打击犯罪,文艺审美,人际和谐等多方面也有着重要应用。

来自发展、行为和社会神经科学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道德与共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3-11]。20世纪20年代末期,心理学领域首先提出“卷入”这一心理状态,主要集中在人格研究、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这三个领域,以往的很多研究将“卷入”与“自我”看成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概念,或直接采用自我卷入(ego-involvement)来表述卷入(involvement)[12-13]。疼痛认知模型认为疼痛共情中存在自上而下的认知共情,de Vignemon和Singer的后期评估模型与早期评估模型也关注自上而下加工过程的调节作用。自我卷入作为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可能在疼痛共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自上而下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疼痛共情的晚期反应受到注意的影响[14],而自我卷入与否与个体的注意状态存在关联。当他人的痛苦与自我有关时,道德认同影响疼痛共情的认知神经机制会不会受到影响?这提示我们在考虑道德认同与疼痛共情关系时,应当将自我卷入状态纳入考量。为了进一步研究道德与人际共情能力的关系,本研究将通过行为学实验深入探讨人类的疼痛共情能力会受到道德认同的影响以及自我卷入状态的调节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9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在华北理工大学在校学生中选取83人为研究对象,其中39人参与道德认同对疼痛共情影响实验为实验一组,44人参与自我卷入调节作用实验为实验二组。所有入选者身体健康,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右利手。实验前均被告知了实验任务,做到知情同意,实验方案得到学校伦理委员会审批。

1.2实验分组

采用抽签的简单随机方法将每组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道德认同启动组)和对照组(中性启动组)两个亚组。实验一组中实验组20人,男10人,女10人,平均年龄20.55±1.99岁,对照组19人,男7人,女12人,平均年龄20.95±1.99岁。实验二组中实验组23人,男9人,女14人,平均年龄20.04±1.94岁,对照组21人,男10人,女11人,平均年龄20.62±2.06岁。

1.3研究方法

1.3.1研究工具

1.3.1.1共情诱发材料:采用疼痛图片进行疼痛共情诱发。疼痛圖片为Fan和Han[15]研究使用的图片材料中的真实图片,经过统一的处理,包括60张疼痛图片和60张非疼痛图片。

1.3.1.2道德认同材料:多采用Aquino和Reed(2007)研究中的范式作为道德认同的启动方法,通过给被试呈现反映道德特质的词语,并让其将呈现的词语抄写4遍,然后在这些反应道德特质的词语中选取几个写一个与自己有关的故事。启动词语采用刘辉(2017)评定和筛选的10个道德词语,控制组的启动材料借鉴以往研究中采用的中性、无道德含义的名词。包括桌椅、课本等不含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日常生活用品词[2]。

1.3.1.3启动操作有效性检验:为了调查被试此时的自我状态是否受到启动材料的影响,启动材料之后,有6个小题用于检验启动效果。

1.3.1.4自我卷入启动(伤害想象任务)的实施程序:在实验前告知被试,接下来会呈现一些图片,其中一部分是某人受到伤害的图片。自我卷入block在呈现前会有提示“对方受到的伤害是我导致的”这个句子,用以提醒被试。要求被试每当看到这句提示和受伤图片的时候,都对自己说:“对方受到的伤害是我导致的”,同时要求被试具体地想象自己导致对方受到图片中所描述的伤害的情境。非自我卷入block呈现前会有提示“对方受到的伤害不是我导致的”,这时要求被试不要做任何想象。为了便于被试进行辨别区分,提示句中“是/不是”会用红色字体显示。除了呈现伤害的图片外,实验中还随及呈现给被试一些个体并未受到伤害的图片,此时也要求被试不做任何想象。

1.3.2实验设计

实验一采用2(道德认同:高,低)×2(图片类型:疼痛图片,非疼痛图片)两因素两水平设计。实验二采用2(道德认同:高,低)×2(自我卷入:自我卷入,非自我卷入)×2(图片类型:疼痛图片,非疼痛图片)三因素两水平设计。通过E-prime2.0软件记录被试对疼痛图片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并且记录被试对图片疼痛等级的评分。

1.3.3实验程序

分别启动实验组和对照组,启动结束后进行启动操作有效性检验。实验程序采用E-prime2.0软件编制。實验共2个block,每个block有60个trials(疼痛和非疼痛图片各30个)。每个trials以随机顺序呈现。每个trail中首先会出现一个1000ms的注视点“+”;然后是500-1000ms的随机空屏;接着从60张图片(30张疼痛图片,30张非疼痛图片)中随机选择一张呈现1200ms。为了使被试在实验中能够集中精神,当刺激图片出现时,被试被要求对刺激图片的类型(疼痛或者非疼痛)尽快进行按键选择。最后再呈现随机空屏500-1000ms。如此反复呈现完60个trial,每个trial的总时间保持不变(即两个随机空屏加一起的时间是1500ms)。被试在行为学记录结束后,需要对实验过程中出现过的所有图片进行评定,要求被试就感觉到的疼痛强度进行1-9分的评分(1分代表完全没有感觉,5分代表中等程度的疼痛,9分代表非常疼)。

1.4统计方法

对启动材料进行筛查,将填写不完整的材料作为无效材料并剔除。使用SPSS22.0的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描述,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双因素或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道德认同对疼痛共情影响

2.1.1启动有效性检验

通过检验发现,在道德词汇或中性词汇启动后,实验组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自我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道德认同的启动提升了被试的道德认同水平,见表1。

2.1.2两组反应时间比较

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图片类型间反应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图片的反应时间长于非疼痛图片。但组间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道德认同不影响反应时间,见表2。

2.1.3两组正确率比较

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图片类型间反应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图片的正确率低于非疼痛图片。但组间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道德认同不影响正确率,见表3。

2.1.4两组疼痛图片评分

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疼痛图片的评分高于非疼痛图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疼痛图片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道德认同不影响疼痛图片的评分,见表4。

2.2自我卷入的调节作用

2.2.1启动有效性检验

通过检验发现,在道德词汇或中性词汇启动后,实验组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自我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重复实验结果显示,两组自我评价得分变化不明显,说明道德认同的启动提升了被试的道德认同水平,且道德认同的启动在整个实验期间持续有效。见表5。

2.2.2两组反应时比较

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自我卷入及图片间反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反应时间方面,自我卷入对道德认同无调节作用,见表6。

2.2.3两组正确率比较

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自我卷入组间的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卷入的正确率高于非自我卷入。但组间、图片间及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自我卷入可以提高正确率,但对道德认同无调节作用,见表7。

2.2.4两组疼痛图片评分

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疼痛图片的评分高于非疼痛图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自我卷入间及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疼痛图片评分上对道德认同无调节作用,见表8。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未证明高道德认同被试对于疼痛图片的评分比低道德认同被试的评分高,这说明在主观评价方面,道德认同的水平并不会影响对于他人疼痛的理性感知。在对疼痛图片的评分上,不管是高道德认同组被试还是低道德认同组被试,疼痛图片的评分均显著高于非疼痛图片,这证实了图片选取的有效应。在对疼痛图片的评分上,本研究仅证实了图片类型的主效应,未能证实其他的主效应或交互效应,既未证明道德认同的高低对于疼痛图片评分的影响,也未证实卷入状态对于疼痛图片评分的影响。这说明在主观评价方面,道德认同或卷入状态并不会影响对于他人疼痛的理性感知。可能的原因是,在进行疼痛等级的评分任务时,个体会更倾向于基于图片内容进行理性判断,较少受到自身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在诱发被试自我卷入方面,实验情境的创设类似于从“他人角度”引发被试的共情。若本研究采用“自我角度”来创设共情情境,则可能会得出自我卷入状态对于共情的更大效应。

实验样本量不够大,在被试性别上未能进行平衡是该实验的不足。该行为学实验虽然未能证明道德认同能够提高个体的疼痛共情能力,却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如果能够证明道德认同对疼痛共情产生影响,那么其影响机制还需未来的研究结合多种技术途径以提供更据说服力的证据。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对被试进行有偿实验,进一步控制无关变量,并且预通过应用ERP技术,对道德认同影响个体疼痛共情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期获得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4参考文献

[1] 曾晓强.道德认同研究进展与德育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04):150-155.

[2] 刘辉. 道德认同、共情与受助者责任类型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3] Almeida P ,Maria Jo?o Seixas, Santos F F , et al. Empathic, moral and antisocial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distinct components of psychopathy in healthy individuals: a triarchic model approach[J].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85:205-211.

[4] Monsó, Susana. Empathy and morality in behaviour readers[J]. Biology & Philosophy, 2015, 30(5):671-690.

[5] Isserow J. Empathy and morality[J].Biology & Philosophy, 2015, 30(4):597-608.

[6] Reniers R L E P , Corcoran R , V?llm B A , et al. Moral decision-making, ToM, empathy and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J].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12, 90(3).

[7] Cui F , Ma N , Luo Y J . Moral judgment modulates neural responses to the perception of others pain: an ERP study[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20851.

[8] Hunter P.The basis of morality:Psychologists, anthropologists and biologists are uncovering the bigger picture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and altruism[J]. Embo Reports, 2010, 11(3):166-169.

[9] Decety J , Cowell J M.The complex relation between morality and empathy[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14, 18(7):337-339.

[10]Persson I, Savulescu J.The moral importance of reflective empathy[J]. Neuroethics, 2018, 11(2):1-11.

[11]Moll J, Oliveira-Souza R D, Zahn R.The neural basis of moral cognition[J].Ann N Y Acad Sci,2010, 1124(1):161-180.

[12]胡磊. 淺析卷入概念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J]. 江苏商论, 2013(2):35-39.

[13] Dorien Wuyts, Maarten Vansteenkiste, Elien Mabbe,et al. Effects of social pressure and child failure on parents ue of control: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7, 51:378-390.

[14]周晓林,于宏波.社会情绪与社会行为的脑机制[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01):37-47.

[15]Fan Y, Han S. Temporal dynamic of neur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empathy for pain: 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study[J].Neuropsychologia, 2008, 46(1):160-173.

[2020-04-15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