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凶猛,但有些东西不会改变

2020-05-14 13:46之心
南风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层面口罩抗疫

之心

“没有与过去一刀两断,但很多事情确实回不去了”,用这句话概括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可谓贴切。

从个人认知的角度来看,这种影响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个人的、国家和社会的、世界的。

个人层面,是从经历中悟出的一种新的家庭观。这个春节,我和弟弟留守在了工作的上海和深圳。但假期过得并不轻松,反而提心吊胆。因为妹妹是从武汉回家的,家乡离武汉又近,过年期间有大量务工人员返乡。农村人返防意识也没那么强,又有互相拜年的传统。我不得不每天电话视频不停“轰炸”,提醒家人做好防护。同时,我也很担心妹妹会受到“歧视”。好在,经历了近三个月的漫长假期后,一切平安,妹妹已返回武汉上班。

国家和社会层面,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在初期,我也会为一些迟钝或官僚气的做法感到愤怒和郁闷。但在后来,我也和每一名中国人一样,见证了太多感动,包括官方层面的纠错纠偏、各种严格有效举措的快速推进,更包括每一位普通人的挺身而出、发光发热……国家迅速采取果断行动和迅速动员的能力,和全社会守望相助、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曾经是我们国家在面对每一次重大灾难和危机时屡屡发挥重要作用的法宝,这一次,仍然如此。

世界层面,当然更复杂。一方面,我们见证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互相帮助、有来有往,很多患者因这种国际间的救援和合作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另一方面,因为应对疫情的需要,国家和国家、地区和地区、城市和城市之间,又不可避免地要人为设置一些屏障,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区域内的人们。利益冲突时,难免发生舆论或实际冲突。但无论如何,只要认识到全球化仍是世界范围内不可逆的大趋势,明智的态度就不会变,也不能变:求同存异。

疫情勉强,文化冲突,真的是比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社会治理模式更为凸显的问题。比如,最普遍的“戴口罩”和“抄作业”。人们很容易对戴口罩者产生歧视,这种欧洲人无法理解的亚洲“口罩文明”,如今随着疫情的全球流行,又在亚欧两洲抗疫效果明显对比的语境下,悄然发生了改变。口罩文明为越来越多人接受。

至于在国内舆论场一度热传的“抄作业”,其心理基础来自对我国疫情防控有效性的自豪。但自豪可以,上升为优越感则不一定为人接受,因为它忽视了各国抗疫的实际情况和民族文化情感。说到底,不论对抄的人还是被抄的人来说,“抄作业”都不是什么可值得夸耀的事,独立完成才是主流。

突如其來的疫情会造成一时一地的短暂失序,但对于个人、国家和全世界来说,恢复持续是必然的,这离不开自助和互助,但要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猜你喜欢
层面口罩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雾霾口罩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