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同情心是不够的

2020-05-14 13:31阮直
杂文选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同情心慈善机构筹款

阮直

吴花燕去世的消息在网上发布以来,我相信掉下同情眼淚的人不会少。可我们的同情仅仅是出于怜悯,是对一位弱者苦难人生的哀叹,仅仅过了片刻,手头的事情一多,也就忘却了。这正像陶潜在《挽歌》中写到的那样: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一位晚辈发来微信,问我对吴花燕的去世有何感触,我自责的意识瞬间就醒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我的社会良知怎么会淡漠到仅存一点怜悯了。

吴花燕很早就被贵州省纳入一级贫困家庭的帮扶对象,当她被检查出患有重病,到病故足足有四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关于她贫困、她重度缺乏营养、她没钱看病的消息就在媒体上有了报道,也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亦有慈善机构的平台为她筹款,可一直到吴花燕去世,就是见不到足够的钱交到吴花燕的手中。慈善机构不做善事,募捐平台丑闻不断,这都见怪不怪,不知有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管。

其实,吴花燕不仅是死于贫困,也是死于社会的冷漠。当下别说救助一个吴花燕我们有能力,让几千万人口脱贫不也做到了吗?如今,扶贫助困已被纳入各级政府、企业、团体工作考核的硬性指标。就算吴花燕被政府的扶贫工作忽略,社会慈善组织层面也会关心吴花燕的状况。一家慈善机构在公益平台上发起的六十万元筹款计划,据说在短短的五天时间就实现了。但是吴花燕本人及家人亲友,就是见不到这笔善款。

这里除了有腐败因素之外,吴花燕去世的最大杀手是全社会对微弱个体的冷漠。无论是吴花燕扶贫的对子,还是她所在的学校,甚至周边的人,大概都有救助她的力量与办法,只不过大家都觉得我不是救助她的第一责任人。谁都知道吴花燕需要马上治疗,学校知道、医院知道,她的老师、亲属、朋友大家都知道,都可以送去一点点温暖,如果有一个真的对吴花燕生命负责,不屈不挠、坚持呼吁、坚持奔走相告的人,吴花燕不至于病入膏肓了还拿不到善款。吴花燕的去世,每一个熟悉她的人都有道德与良知上的责任。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贫困,同时也是被冷漠忽略掉了。为什么有些问题一旦被组织过问,被主流媒体关注,全社会才会高度重视?当下,大众都关注网红,关注焦点,关注名人,人们看网络直播、看小视频、看朋友圈,甚至连名人在那“撒狗粮”秀恩爱都能博得点赞,而那些在角落里的微弱群体的酸甜苦辣人生,总是被忽略。即便被看见,也仅仅是有恻隐之心,很少有人去把内心一闪的悲悯情怀付诸行动。

很多时候,在拥有同情心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再多做一点什么。

【原载《今晚报》】

插图 / 慈善组织不透明 / 佚 名

猜你喜欢
同情心慈善机构筹款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机器人让人们更具同情心
归来仍是少年94岁老奶奶高空跳伞为筹款
小精怪阿良的同情心
患者不要众筹被反问:干吗跟钱过不去
德国健身教练变装“圣诞老人”为慈善活动筹款
50岁女性最有同情心
乐于助人
美国2008年度十大慈善机构财务支出排行榜
Dwyane Wade—Super Swi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