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对比观察分析

2020-05-14 12:40左伟斌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针刺

张 菊,张 赛,于 进,左伟斌,柳 新

(1.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卫生院,北京 101300;2.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 101300)

笔者针对针灸在治疗萎缩性胃炎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4月~201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9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计算得出患者的中间年龄(45.4±2.6)岁;在研究开展之前,保证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在随机分组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并不存在明显的一般资料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本研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以及叶酸,所有药物的用药方式均为口服。其中奥美拉唑每次用药量为20 mg,每天早晨进行服药;阿莫西林、甲硝唑以及叶酸每天均用药2次,阿莫西林每次用量0.5 g,甲硝唑片每次用量0.4 g,叶酸每次用量50 mg。

1.2.2 观察组

治疗时,选择0.30 mm毫针,针刺关元、气海、足三里、血海以及膈俞。常规局部消毒的情况下,先针刺患者背部的膈俞穴,行针3 min,不留针。此后引导患者取仰卧位,对关元、气海穴进行直刺,得气后行捻转补法,行针1min。需要注意的是,在针刺血海穴时,每次治疗需要留针30 min,以此来更好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n(%)以及(±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症腹部不适、泄泻、便秘、肠鸣矢气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不但安全有效,而且临床疗效也较口服药物明显。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证候积分比较(±s)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证候积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腹部不适 4.76±1.13 3.04±1.26* 4.87±1.20 1.31±1.54**△△泄泻 4.42±1.35 3.25±1.47* 4.64±1.17 1.42±1.21**△△便秘 4.62±1.06 3.45±1.35* 3.87±1.56 2.04±1.47*△肠鸣矢气 4.38±1.32 3.22±1.32* 4.27±0.73 1.84±1.68**△主症

3 讨 论

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胃粘膜会发生萎缩性病变,同时也可能存在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可以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身体免疫性胃炎两种,患者常会出现上腹胀痛症状,同时也可能伴随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医宗必读》中有云:“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而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慢性胃脘疾病,必然耗伤脾胃,气血生化不足,正气虚损,造成机体抗病能力降低,病久不愈。本次选取的关元、气海为任脉穴位,任脉为“阴脉之海”、“生养之本”,与人体元气相关;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位,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位,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膈俞为血会,能降冲逆、调营血。通过针刺这些穴位,能够起到调理人体气血,强壮机体,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萎缩性胃炎时,采用针灸治疗的方式,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萎缩性胃炎针刺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