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刍议

2020-05-13 14:34李翔宇
理论观察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

李翔宇

关键词: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4 — 0115 — 04

文化,究其本质可以概括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协调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成果汇集。由对于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的意义评价、重要性认知和总体认识为主要构式组成的观念体系被称为“文化观”。一切哲学理论的建立都是一定文化背景和文化观指导下的产物,同时这些理论也都会构建一种区别于其他的不同的文化观旨趣,有多少哲学就有多少文化观。认识一种文化现象、处理一个文化问题,任何人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观指导。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而“兴”与“强”的文化道路的开辟和文化建设的目标都离不开正确思想观念的指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要在尊重文化本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指导,更应在文化建设的广泛实践领域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为国家民族永续发展的共同事业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带有浓重批判精神的哲学,这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品质是一致的,相比理论,它更注重实践,相比传统,它更着眼创新。

在文化领域,马克思恩格斯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对于落后的欧洲封建意识形态和社会宗教文化展开了无情的批判。他们以人们的现实幸福为出发点,扬起科学理性的旗帜。他们认为一切封建礼教都是人类需要和社会现实的虚幻遐想,必将成为束缚人民思想解放的桎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蒙蔽了人们的头脑,阻碍了社会进步,封建统治者利用宗教文化所营造的虚幻假象以达到思想控制和文化霸权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宗教文化沦为了政治统治的工具,丧失了原本的丰富性和独立性。最后,他们号召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唤醒沉睡的文化敏感性和自觉性。

对于资本主义文化,马克思恩格斯也持有辩证科学的态度。他们一方面肯定了资本主义文化在破除落后的封建文化,追求真理与自由,民主和法治的思想启蒙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巨大贡献,认为资本主义文化“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这使资产阶级的文化进步性得到了彰显;另一方面,对于资本主义文化的种种局限,他们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核心价值观所潜在的危险,人与人潜在的金钱关系、唯利是图的隐秘本性、最大程度榨取剩余价值,文化的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凌驾于人类基本伦理之上虚妄浮夸的现象及本质加剧了人类活动、人类自身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这种文化倾向不但无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反而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走向毁灭的腐蚀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鲜明的实践性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言说之中。资本主义在不断被自身固有矛盾的消耗作用下最终会走进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而这种社会形态的转变必然伴随着自身文化因素的新陈代谢,从人与文化的关系角度来看,这场社会形态的革命就是在人改造社会和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同传统的、落后的文化观念进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表征和核心要义建立在肯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进步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之上,而文化来源于时间空间各异的社会人的生产实践、交往生活和自我经验,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客观性的鲜明体现,它们共同架构起历史发展的脉络和主体。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是以其绝对运动性为表现形式的,这就意味着发端于其中的文化必然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文化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是文化的载体。在资本主义不断向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也必然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发展轨迹,而进步的、先进的文化总会被历史所选择,从而被继承和发展。所谓文化的进步就是指文化被延续、丰富和提升,不断地从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不断推陈出新、新陈代谢从而趋于科学、理性并適应社会发展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生俱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作为代表着广大无产阶级自身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实践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必然肩负着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立场、原则、方法实现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从而更有效地满足大众的多元文化需求,保持文化赓续繁荣的创造力、生命力、活力。而这样的自我实现前提必须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有客观清晰的认知。

(一)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成果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划时代的进步意义在于它创造性地指出是人民群众经由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成为了实践和历史的主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人化自然”的主张洞悉了文化的本质,以历史的延续性和时代的创造性的双重口吻将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最精确的注解,人类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交往媒介的不断丰富,这些过程的发生本身就组成了文化的骨骼和血肉,所以,马克思所倡导的文化是与人息息相关的,文化即人化。

此外,“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1〕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以类活动主体的身份存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人类创造性的集中展现,也是人类一以贯之的生存状态和形式。人通过一系列具象的实践活动与世界发生具体的联系,他们交织排列形成了各种样态的精神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随后以相对独立的姿态并行不悖。文化从形成过程上看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基本属性得以成立的基础性表征。

(二)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生动展示,其意义首先在于它是一切社会组织形式和样态的结构性要素,也是社会行为的主要诱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阶段社会存在和人类活动的反映,其产生过程和发展机制必然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就像马克思所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2〕既然文化受到生产规律的制约,那么文化就可以被看成生产力的范畴,产生巨大的人文效应和社会效应,紧接着马克思就对文化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关系做了阐释。他认为社会经济统领着文化生产运作的全过程,文化生产运作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基础产生能动的反作用。首先,经济基础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它为文化生产创造需要,一定程度上实现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人才汇聚和文化气质营造,诸多文化现象的出现和转变也都是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其次,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也拥有巨大的渗透和影响力,一旦发生作用,就会外化为一股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与经济产生共振。相对于经济的显性作用,文化生产力显得隐性而强大。

(三)文化是民族时代的多元统一体

全部文化都是由“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3〕所创造的,而“各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精神形态不同”。〔4〕文化的基本特性在于它的民族性,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符号和民族精神的纽带,经过长期的累积碰撞,符合本民族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了最广泛的价值认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而正是这种不同才构成了各个民族文化交流沟通的前提条件,各个民族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取长补短,让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融更为频繁,实现多元基础上的统一。当然,“文化的民族性不因其世界性而丧失,毕竟决定文化民族性的主要因素是该民族长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和共同的生活环境,而这种环境的改变不是一个可以设定或预期的时间表”。〔5〕

恩格斯曾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6〕这句话凸显出文化的时代性,它首先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并反映所处时代鲜明的阶段性特点。同时,不同民族文化的历史制约又在撕裂和加剧文化的时代性表现力上达到某种微妙的平衡,呈现出不同生产组织形式与固有社会结构的特殊张力下的复魅与祛魅共存。在人类社会经历的不同社会形态中,相应的文化形态必然受到时代性和阶段化的社会发展进程的塑造。在世界历史背景下,随着大工业生产和世界市场的开辟,文化开始朝着多元的现代化方向飞奔,不同文化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成就了当代文化空前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恒的课题,是推进中国现代性转向和实现伟大愿景的必经道路和坚实保障。时代的变革对文化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营造了环境,悠久的历史让恢宏浩大的传统文化厚积薄发,不断激励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民。“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要在党的领导之下,继续拓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现实转化的实践力度和深度,追问切近中国国情、兼具中国气派、引领中国腾飞的道路。

(一)要着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根本旨归,有效整合多主体多元化的文化思想、观念和分析方法,充分挖掘凝练历史和时代赋予文化的丰富资源,使其反映实际、适合大众。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标志,中国在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历史跨越中,人的需求已经由物质方面的生存性需求转变为精神方面的发展性需求。社會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回应人民期待,不断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成体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当其冲就是要重视延续性和继承性,秉承中国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立足中国的文化立场,将传统文化的精华精髓有机融入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实践,这不仅包括中国自古以来的儒道佛经典大传统,而且包括大众而非精英们长期浸淫的日常生活形态中和自发而固化的人格心态中蕴藏的众多小传统;其次要重视现实性和时代性,明晰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现状,思考和解决文化本身的当代转化和当前中国人关心的文化问题,提出专属中国的文化方案。要大力宣传和弘扬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积极引领作用,和谐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促进个体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凭借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以文化向心力带动民族凝聚力和发展软实力。要大力发展政治文化、科教文化、青年文化等多种文化事业和不同文化样态,形成社会文化生态的良性互补互动,继续深化巩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文化建设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7〕“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8〕既然文化生产不能够脱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那么它就必然与其他物质领域产业发展一样遵循诸如价值规律,竞争原则,供求关系的市场经济规律,或者说必须要把其纳入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促进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要把构建完备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摆到至关重要的地位,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以适时有度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市场新格局为根本遵循,持续激发自主经营的文化市场主体的自身活力和内生动力,推出更多优质的、贴合百姓生活实际的文化产品和产业,扩大文化内容消费,以文化的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培育文化发展新动能;要着力加快相应的文化顶层设计落地,引导市场快速响应,用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一系列先进的市场理念和配套机制培育扶植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以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管理带动产业实力的不断增强;要积极引导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化发展走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研究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文化产业的主题和趋势,在制度设计和政策保障方面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证文化产业科学良性的良好进展态势,构筑更富成效的宏观调控体系架构。

文化建设要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为生活服务,又要为生产服务,同时要在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发挥有益的作用。要在坚持产业化发展新路、壮大规模的基础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积极借鉴和自我修补,提高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文化的内涵式发展和包容性增长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整体环境,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下文化产业的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性的价值取向,实现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人本观点、人本路线这一核心。从目标来看,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就是要真正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心,创造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精神世界的高度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从过程来看,文化产业就是要不断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调配,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存量和增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让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精神价值得以彰显。由此可见,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在本质属性、目标任务和发展道路等方面是高度契合、互为补充、共生共荣的,它们都是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体现,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三)文化建设要弘扬科学理性,注重社会效益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而社会意识的能动反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进步和腐朽之别,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要树立先进文化的风向标作用。要注重文化营养的积蓄与挖掘、文化创意的提升和转化,打造一批先进文化品牌,保证文化的品质,在兼顾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不能以经济效益损害社会效益,更不能以商品属性拒斥意识形态属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这“两种效益”和“两个属性”的关系。要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责任感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果,要从历史层面、国家层面、个人层面、全球层面讲好中国故事,凝聚中国力量,把以学术探索和文艺创作为代表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内容融入新时代的改革和强国事业之中,这是文化工作者基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性原则。形式上,要雅俗共赏,采取最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和内化于心的形式,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让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阶层都能够欣欣向荣。在大众传播媒介日益丰富和发展的今天,要综合运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和主流话语平台,传播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哲学社会科学、影视娱乐、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作品和内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用网络、信息技术、传播载体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重大公共文化工程项目的高质量落地形成大众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助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诚然,在发展科学理性的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要时刻警惕市场经济落后腐朽文化的干扰,要在文化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把思想导向和市场开拓统一起来。

(四)文化建设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兼收并蓄

每個时代的文化都属于时代文化的创新,但每个时代文化的创新都是基于原有的文化积淀,在继承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这样文化的延续性和创造性,教化的魅力,审美的乐趣才会得以彰显。世界市场的开辟让不同地域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让不同的文明相互碰撞,基于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只有融入世界的话语体系才能符合时代要求,获得进步。继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现代化;汲取外来文化,使外来文化中国化,立思想潮头、发时代先声,让文化跨越时空局限,成为思想启蒙的锐利武器和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媒介纽带。正如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够获得最大程度地获得认同,才能够更富有底蕴,更具人文性、持久性,而兼收并蓄,用开放的眼光,批判的意识将外来文化拿来为我所用,立足中国实际,吸收人类优秀文明的共同成果,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随着中国广泛参与世界竞争的脚步日益加快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对于文化创新的要求也在日益提升。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原创性和原生态正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文化建设的关注焦点,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内容优化、艺术提升,加快体制机制、技术手段和发展业态创新,敏锐反映社会实践的新领域、展示主体的新变化和受众的新要求,力求“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化和飞跃。同时,要极力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运用最新最优的科技组合手段,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以媒介融合为特点的现代传播体系的优势,让传播能力匹配传播需要。提升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开展国家、民间等多面向多维度的共赢合作,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元素和人类文明成果。将建立在开放性基础上的以共赢发展为目的的科技化和信息化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文化发展的新路。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0-6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8.

〔3〕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4.

〔4〕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94.

〔5〕俞思念.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73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