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实症结及其消解

2020-05-13 14:34伍强瑞
理论观察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时期建设问题

伍强瑞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055 — 04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等教育领域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工作的直接前沿阵地和一线战斗堡垒〔1〕,是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既承担着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职责,也肩负着团结带领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普遍具有新的特点,作为新时代高校优秀青年的聚集地,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当与时俱进,创新和完善支部建设,使高校学生党支部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从实践层面来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已经在全国各地高校规范建设,但从现实层面来看,高校学生党支部还存在很多现实性的障碍,亟待解决。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九大强调,“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高校作为党员发展工作的实际载体,承担着教育和培养新一代青年党员的历史责任,发展合格的大学生党员,不仅能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更是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能够后继有人,继而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规范发展学生党员,培育优秀青年,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更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高校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应有之义在于:其一,有利于发挥党支部的基层堡垒作用,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其二,有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和党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作用的体现,是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的现实所需。“党支部在党的组织体系中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3〕”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延伸的关键着力点,是在学生群体中进行思想宣传的主要阵地,是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基础所在,更是弘扬党的主张、执行党的决定、重视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党员发展的坚强堡垒。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突出政治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和青年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肩负着管理、教育、监督青年学生的重要使命,是能否将党的政策、方针及时有效落实到青年学生的重要保证〔4〕,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立志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施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实症结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推进思政教育的“硬标杆”,理应彰显“标杆”效应,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但从实践层面来看,还存在若干问题,需要予以重视并试图破解。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职能定位落地不实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先进分子的聚集地,理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影响力、号召力和领导力,肩负着团结带领广大学生勤奋学习、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但就实际情况来看,较少的党员人数,狭窄的组织影响面导致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正逐步逊于共青团、学生会、班委会、学生社团等。此等情况下,学生党支部长期缺乏有效的资源和抓手,很难将文件上的职责转化为实践中的引导功能,其他学生组织对学生党支部的职能替代作用日益明显。

此外,受制于滞后的宣传意识、失当的传播方法、上下沟通和平级沟通不衔接等因素,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传播力和沟通力明显不足〔5〕。诸如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权益维护、志愿服务之类的事情,学生党支部也难以起到团学组织所发挥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党支部并不能有效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身份优势和组织优势,普通学生群众在遇到问题时对学生党支部的能力产生质疑,对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产生不理解、不认同、不支持的现象,进而对学生党支部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开会投个票,活动拍个照”的层面,学生党员也在一次又一次枯燥的开会中变得意兴阑珊,对党支部没有多少归属感、身份感、认同感。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模式与从严治党要求不相适应

现阶段各高校虽然能够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具体要求,对照《发展党员工作指南》进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工作模式与从严治党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其着重表现在党员发展重数量、轻教育、疏管理,重组织入党,思想入党缺乏客观标准。实际工作中,一些学生黨支部发展学生党员不严肃、不规范,存在把关不严、手续不全、程序倒置、批发党员的现象,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建设还存在不少空白点,学生党员的评议考核大而化之,缺乏标准可依;一些学生党支部发展学生党员还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面对毕业生就业中有些用人单位优先录用学生党员的情况,发展工作重进度轻质量、培养环节重过程轻内容,考察环节重形式轻效果,管理过程重要求轻教育,党员发展质量堪忧,难以有效把握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真实状态。发展党员过程中只有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才能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发展过程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决定了学生党员对于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个问题值得高校深思。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持

作为学生党支部的“火车头”,学生支部书记承担着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的职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党支部的活力建设和支部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现阶段,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按专业设立,党支部书记多由学院辅导员担任,但学生党建工作有其自身的规范性和专业性,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和经验积累,新接手的辅导员很容易在学生党支部工作中出现“失位”或“缺位”的状况。此外,一些兼职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因为经验不足,缺乏必要的党建工作知识,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投入有限,疲于应付各类学生工作,任务繁重,还要面临学历提高、职称晋升等个人问题,精力容易分散。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高校党委组织部和学生工作部在学生党建工作上各管一摊、协同不够;专职组织员和学生党建辅导员之间管理条线不明;甚至连辅导员和辅导员之间都存在“踢皮球”的情况。林林总总的此类现象,导致不少学生支部书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实际的党建工作中同从严治党的要求和标准还有差距。可见,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人才建设,提供必备的组织保障,是摆在当前高校面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性不足

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党组织活动本是提升组织吸引力,加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但现实情况却是,多数高校学生党支部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对于上级党组织要求的活动一味地追求“短平快”;民主生活会只是简单地走走过场,很难做到入脑入心;党组织活动内容空洞、主题宽泛、形式单一,学生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内容与党建工作关联不大,使得党组织活动沦为“浪费时间”“拉人凑数”“强制参加”的代名词,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目前,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形式还简单停留在读书、看报、讨论等表层单一性的活动上,开会多以学习相关文件、听讲座和先进事迹报告为主;纪念性活动则多以国家重大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党员参观各类纪念场馆。此类活动形式没有聚焦当代青年所关心的思想热点和难点问题,没有呼应现实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泛泛地开展与其他学生组织的同质性活动,难以有效把握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党性修养,很难调动起学生党员的活动参与热情,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党员思想入党的核心问题。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溯源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自身特殊性

作为基层党组织,高校学生党支部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其特殊之处在于学生党员易流动,组织结构不稳定。高校学生党支部并非像教工党支部一样,具有相对稳定的党员构成,能够提供较有力的组织载体支撑。学生党支部往往随着一届届学生来去更替不断变动,其组织结构不易稳定。传统意义上,学生党支部要设置在一个行政建制上,诸如团支部以班级为单位设置就是同样的道理。但由于学生党员的规模有限和发展需要,学生党支部只能采取跨专业、跨年级的方式设置。因此,流动的学生党员和不稳定的组织结构这一现实,自然降低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给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带来了客观挑战。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错位性

所谓错位性,是指学校学生特殊成长关切同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普遍要求存在“时空错位”情况。这种“错位”情况既体现在学生党员发展程序上,也体现在学生入党前后的教育管理上。按照现有的发展党员流程,年满18岁才能递交入党申请书,经过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阶段的考察,最快需要近两年的时间,而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这些任务只能由正式党员来承担,容易出现“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即支部里正式党员人数少,且集中在毕业班,“捉襟见肘”之下的党支部,开展工作举步维艰。此外学生党员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前紧后松的现象,在发展成为党员之前,培养教育是“硬要求”,基本都能落实,但发展成为党员之后,教育培训成了“软任务”,组织和个人都重视不够,“马放南山”。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队伍建设不够完备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任务量也随之增加,但负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专业队伍扩充速度却十分有限,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在现行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高校忙于完成辅导员1:200的配备任务,只能在有限的辅导员队伍中选取学生支部书记,抑或由高年级学生担任,甚至出现一个辅导员或学生同时兼任几个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情况,特别是辅导员兼职学生支部书记往往“一肩多挑”,加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任务繁重、要求高,导致学生支部书记长期游离在学生工作和党建工作之中,疲于应付工作任务,不能创新性开展工作,难以满足形势所需。

(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思路打不开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日益发达,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如何利用新媒体和融媒体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是摆在学生党支部面前的又一难题。一些学生党支部对新媒体时代关注程度不够,没有将新媒体技术手段与党建工作有益结合,在开展组织活动时没有考虑学生党员的个体需求,无法满足学生党员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影响了学生党支部的生机和活力。此外,目前部分高校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上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上因循守旧,在学生党建工作的推进上坐等上级安排,在党员教育工作方面存在“惯性思维”〔6〕,自身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改革意识,没有紧迫的危机感,发展思路不清晰,落实措施不得力,很少有针对性的推陈出新,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新诉求。

四、加強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具体策略

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应当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党建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党支部班子建设,创新支部活动方式,着力提升学生支部工作质量,使高校学生党支部成为名副其实的前沿阵地和一线战斗堡垒。

(一)构建长效机制,做实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面

所谓“基本面”就是学生党支部的基本构架,这是其正常运转、发挥功能的基础。一是抓紧研究制定学生党支部建设规范,从管理体制、基本职责、组织设置、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服务、党员管理、工作保障等八个方面细化操作“手势”,确保有规可循。二是落实学生党建主体责任制,明确学生党建主要责任人,全力配齐专职组织员,专门协助学院党总支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实现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党支部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配齐配强学生党支部支委会委员,健全支委会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和学生党支部工作考核。三是加大对学生党支部的经费支持力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安排、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原则规范经费管理,从党费中划拨专款扶持特色工作项目,充分发挥党建经费的最大效能,切实保障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序顺利推进〔7〕。

(二)加强党建工作顶层设计,着力提升学生支部工作质量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既要聚焦微观层面的具体举措,也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具体而言,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求支部成员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重视党内法纪法规教育,严格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增强全体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巩固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实践战场。二是完善学生党支部的评价考核机制。各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适合本校学生党支部考核的评价体系,建立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注重支部整体考核和支部书记同步考核方式,将评奖评优、职务晋升向优秀學生支部书记倾斜。三是严格规范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流程,从源头上保持和增强党员先进性。严格程序是保障,程序严,才能质量优。经过党组织较长时间考验,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对于保证新党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三)完善党支部班子建设,提供党支部建设人才支撑

坚持充分发挥好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握好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从严治党的要求沉下去,将落实主体责任落到实处。一是要选好用好学生党支部书记。高校要严格落实好从严治党要求,严格选拔,选好配齐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高校学生党支部的选配要兼顾数量满足和质量保证,真正将那些党性观念强、政治信念坚定、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选配为学生党支部书记。二是制定完善的党支部书记培养培训规划。高校党委应充分把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把握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思想诉求,开展系统化、常态化、专业化的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构建起在岗培训、理论进修、经验交流等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党建专业工作能力〔8〕。三是建立健全持续发展和退出机制。高校党委可以整合学校党建资源,选聘学校党员领导干部、专业党建工作人员、优秀党员教师担任学生党支部导师,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指导,强化党员角色、使命、和宗旨意识的培养,减轻辅导员兼职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压力;建立学生支部书记退出机制,淘汰调整不适合担任学生支部书记的党员教师,保证党支部书记的队伍质量。

(四)创新支部活动方式,推进党员教育革新

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充分结合新时期学生自主意识强、个性突出、思维活跃、行动能力强的特点,围绕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兴趣点,关注热点,聚焦问题,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推动党员教育由单调枯燥向生动有趣的方向转变。一是拓宽支部活动领域,在按照原有学生党支部设置的基础上,按照专业相近、区域相邻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作用,探索“课程+支部”“项目+支部”的多重组合方式,将学生党支部活动领域延伸到社区、课堂、宿舍、图书馆、社团、学生组织等领域,做到党员在哪,组织在哪。二是创新支部活动开展方式,抓住青年学生特点,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组织活动,通过结合实施垃圾分类投放,组织全校学生党支部开展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实地开展宣传引导和监督管理,在服务全校重点工作中实现“有事可做”,改变传统的“单向输入”党员教育方式。三是努力打造“微平台”在线党建。高校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及融媒体资源,将网络资源充分应用到新时期党建工作中,开发微党课,创建在线党建平台,面向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学生党员提供党建在线资源服务,实现线上党建和线下党建的有机结合。四是重视选树典型,榜样引领。高校要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和典型示范,强化示范引领作用,督促全体学生党员“亮身份”,个人佩戴党徽,社区公示身份,宿舍挂上铭牌,激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刘永平,逄方圆,宋博.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初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90-93.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politics.gmw.cn/2017-10/27/content_26628091.htm.2017-10-27.

〔3〕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01.

〔4〕杨和家,刘丹.基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青年教育培养策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0):115-117.

〔5〕任伟,韩文彬.高校学生党支部职能建设探析〔J〕.高教论坛,2016,(07):07-09.

〔6〕王智腾.高校党支部组织力提升方法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7,(07):37-39.

〔7〕吴晓庆.兰天.高校学生党建运行机制的优化与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02):104-106.

〔8〕张昊,邓琦.从严治党下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6):11-12.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新时期建设问题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