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苏轼的美食情结与理想寄托

2020-05-13 14:28苏晓虹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5期
关键词:苏轼

苏晓虹

摘  要:苏轼的艺术成就广泛,是一位全能的文学家。他不仅在诗词歌赋上造诣极深,还对美食有浓厚的兴趣,在美食方面出类拔萃,贡献极大。通过苏轼“美食家”头衔地光环,去分析、揭示一生以政事和文学为志业的苏轼,从苏轼的美食爱好和成果中发现苏轼对生活的热爱、积极入世的理想以及对时事政治的担忧。苏轼通过自己的细微观察和言行举止,积极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体现了一位美食家的人文关怀和爱国之心。

关键词:苏轼;美食情结;理想寄托;积极入世

苏轼自称“老饕”(《辞海》)[1],胃口极好,极能饮食。他在诗词歌赋中的造诣同胃口般非同凡响,在美食方面的成就也是人人皆知。自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被贬黄州后,他的生活坎坷不平,但对生活依旧充满希望,对美食有了极高的追求,心怀美食情结,在食物中寄托救世情怀。其后,苏轼接连遭贬至惠州和儋州两地,对美食的追求与喜爱与日俱增,使苏轼成为我国古代有影响的“美食家”。所谓“美食情结”,乃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別讲究精美食物制作之情感频频折射(纠葛)于内心之一种思想现象。[2]苏轼的美食情结,是苏轼后半生遭遇了惨痛经历而产生的独特生活态度,也是苏轼对简朴物质和简单生活的追求。

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苏轼是位深受儒、道、释三教思想熏陶与影响的大家,他对物质生活有独特的领悟且在文学上内心情感丰富,所以被贬黄州、惠州和儋州后的苏轼,在面对艰难窘迫的生活环境时,很少流露出饥寒交迫或埋天怨地的悲观情绪,反而在生活中呈现出一副苦中作乐、积极平乐观的平和心态。所以苏轼在面临窘迫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时,“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3],并非整日萎靡不振,在被贬多地后对美食萌发了浓烈的爱好,拿起了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开辟了自己的美食新天地。

苏轼创造出的食物独出心裁,极具创造力。元丰二年(1079年),当时被贬黄州,苏轼观察到猪肉并不受当地贫民百姓的喜爱,“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便自己研发了猪肉的新吃法。“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苏轼用百姓不了解的肉做食材,烹饪出了美食,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抓住了他们的味蕾,人人纷纷称它为“东坡肉”。当地酒楼见人们如此喜爱这肉,便抓住了商机,学习制作东坡肉进行售卖,百姓们也在家烹饪。苏轼的这一举动解决了当地猪肉滞销的问题,黄州人不吃肥猪肉的陋习也因此大为改观。

苏轼每到一个地方,便会很快融入百姓的生活,跟风随俗。不仅如此,苏轼十分好学,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二月,苏轼于嘉祐寺因写了《纵笔》一诗得罪汴京权臣而再贬海南儋州,偶然经过老妇人的摊位,见妇人煎饼的技术娴熟,做出的食物色香味俱全,便虚心向老妇人请教,有宋濂“俯身倾耳以请”的样子。苏轼的好学让他汲取了美食制作方法和精神粮食。擅长总结的苏轼写下了七绝《馓子》:“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苏轼的创新做法深受百姓喜爱,“色香味”与“营养”二者得兼。苏轼在烹饪玉糁羹时曾作:“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这是苏轼以佳肴为题材所创造出的名作。前二句,用“香似龙涎”“酽白”“味如牛乳”等在视觉味觉方面用浓重的词语赞美了次子苏过用普通的山芋制作之“玉糁羹”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后二句将其时东玉糁羹色为酽白,香如龙涎,味甚佳,且营养价值极高,连沿海的美味都无法与之媲美。苏轼对待事情认真仔细,在烹饪上绝不含糊,从这看出苏轼对食物有自己严苛的追求,通过在平庸的物质生活寻求灵魂的寄托。

二、提高百姓的生活,积极入世的政治理想

苏轼出身布衣,了解百姓生活的疾苦,仁政爱民的思想贯穿在苏轼的一生中。苏轼初到黄州,家中人口多,无奈过着“穷到骨”[4]的困窘生活 ,出现“水陆之味 ,贫不能致”[5]的窘迫状况,只能“时绕麦田寻野荠,强为僧食煮山羹”。在尝试和不断的创始下,苏轼用平庸廉价的食材研制出了“有自然之甘 ”的且富有营养的菜羹,命名为“东坡羹”。苏轼亲身感受到低阶百姓生活的艰苦和不易,辛苦劳作却无法充饥肠,于是慷慨地将“东坡羹”菜谱赠予百姓,解决温饱问题,让百姓在充饥的同时也补充营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高百姓的生活,为百姓的利益着想。

为了让营养健康的美食被更多需要的人了解,苏轼总结并记录制作美食的方法和技巧,大力推广,将苏东坡的美食流传于世。苏轼不仅花尽心思学习美食烹饪,还专心致志记录下美食的烹饪方法,以便他人学习和后世流传。就文而言,《煮鱼法》、《书煮鱼羹》、《书食蜜》、《食雉》、《食甘》、《食槟榔》、《粽笋》等美食文章,成为千古传颂的营养菜谱,造福世世代代。

苏轼官位不大,空有官位实无权利,但却积极入世,宽厚待民。他与百姓亲密接触,从百姓的角度看问题,让平民百姓少一份痛苦,增添多一份幸福。苏轼任徐州之州时,天下暴雨,洪水突发,苏轼在《答吕梁仲屯田》诗中写道:“讶清泗奔流浑,夜闻沙岸鸣翁盅,晓看雪浪浮鲲鹏。”可见当时局势危机,百姓的庄稼如果被大面积破坏,便意味着来年无收成,又会是艰苦的一年。苏轼身为父母官,不顾及自身安危,国事大于家事,率领百姓积极抗洪,最终获得了胜利。苏轼的一举一动被百姓看在眼里,百敲锣打鼓,牵牛拉羊,纷纷向苏轼表示感谢。苏轼深知百姓的感恩之情,但也了解百姓们拮据的生活,收下牛羊后烹饪回赠于抗洪的百姓。苏轼不忘黎民百姓,两袖清风,成为人们赞不绝口的父母官。

三、对时事政治的担忧和对人类的警醒

苏轼所处王安石变法时期,新法申明采取广开政府财源压榨百姓的措施。“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下),苏轼、司马光等人极力反对新法提倡富民裕民。各大官员的反对无济于事反而遭到降职,不被重用。

苏轼被贬黄州,深知变法下的百姓生活艰苦,时刻关注百姓的生活起居,每到一处就“考其政、察其俗”[6],见百姓穷困潦倒心生不忍。苏轼在黄州期间,经考察发现当地经济落后,民不聊生,对时事政治的无限担忧却已无实权向朝廷反映。苏轼一次在市场偶然发现猪肉“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于是自己动手研发猪肉的烹饪方法,让百姓充分利用食物为自己增加幸福感,吃出健康,吃出幸福。苏轼于《和陶劝农六首》引言中云:“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粳米,不足于食,乃以薯芋朵米作粥糜以取饱。予既哀之,乃和陶渊明《劝农》诗以告其有知者。”苏轼尽管身无大权,却身体力行,细致观察当地的特征采取合理的措施,通过制作美食的方式让百姓选择适合当地农业和粮食的烹饪方法。

古有诗人担忧政事,为百姓发声。杜甫百感交集写下的的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道尽当时人间存在的贫富差距。苏轼曾言:“古今诗人众吴,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苏轼与杜甫一样,都是心怀国事之人,一举一动都为国家为君王为人民考虑。“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大公无私的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安稳生活换来百姓的幸福富裕。

元丰八年 (1085),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为相。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苏轼在返朝路上作下了《惠崇春江晓景》,诗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遍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钱钟书先生对此诗承句作注,言:苏轼“游桓山,会者十人,得‘泽字”。诗也说:“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又引唐代诗人孟郊《春雨后》诗:“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还引唐代诗人杜牧《初春舟次》诗:“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钱先生说:“这首诗前三句写惠崇画里的事物,末句写苏轼心里的想像。宋代烹饪以蒌蒿、芦芽和河豚同煮(参观《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四论梅尧臣诗),因此苏轼看见蒌蒿、芦芽就想到了河豚。鸭在惠崇画中,而河豚在苏轼意中。‘水暖先知是设身处地的体会,‘河豚欲上是即景生情的联想。”[7]钱先生点评,言简意赅,更加助深了苏诗内蕴。

《惠崇春江晓景》是苏轼历经了“乌台诗案”惨痛磨难后,再返京城、再步仕途后之作。诗中呈现的仍是富有生气、豪健清新的风格,但其诗喻意深长,有警世意义。河豚肉味鲜美,但它却身藏剧毒,因此人人听到都心生畏惧。尽管这样,人类天性贪图美食,仍誓死冒险食之。民间有不少传说,江阴便素有“拼死吃河豚”的典故。

从美食者的角度 ,面对美食无法衡量美味和危险的重要性,不顾及生命而过分追求美味,必将承受危险。大凡美质者,蕴含的危险因素也更多。纵然危险很大,因其诱惑力大,所以其冒险者也会自有其人。也因如此,这对于具有特殊美质者或事或物或人而言,同样也具有更深的危險了。苏轼通过美食诗歌警醒世人要严于律己,修身养性。

分析可知,命途坎坷的苏轼并没有被生活的艰辛和官场上的失意打倒,而是用双眼换个角度看世界的美好,在细微的事物发现奇妙的体验。“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 分我此美也。”[8]贬谪海南的苏轼不被炎热恶劣的地理环境困扰,而是担忧那些“北方君子”知道生的美味,纷纷与他争夺美味。幽默风趣的苏轼,有着旷达乐观的心境。苏轼作为一个榜样,将言语化作行动,用行动为百姓做榜样,让百姓明白即使生活艰辛,也要看到生活的发光发热点,要对幸福有所追求。苏轼将美食通过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将文化与美食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美食文化风景线,源远流传。美食不仅味美色佳,还体现了苏轼对百姓的人文关怀。从苏轼特有的美食文化中,我们看到了一代诗人的救世情怀和救济天下的宏大心愿,通过美食也通过文字表达了对百姓的关怀,他的一言一行被百姓深深记于心中,被世代歌咏。

参考文献:

[1]苏轼.老饕赋[M].北京:中华书局,2004:368.

[2]张国荣.人生困厄成就智者“饕餮盛宴”——论苏轼“美食情结”内涵、成因及相关文学之别样审美[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3).

[3]苏轼.答李端叔[M].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303.

[4]苏轼.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蜜酒歌:卷二十一[Z].北京:中华书局,1982.

[5]苏轼.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菜羹赋并叙:卷一[Z].北京:中华书局,1986.

[6]苏轼.两汉之政治[M].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22.

[7]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72.

[8]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第十五册[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苏轼
苏轼“以禅入诗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的店铺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豪放之后益思量——论苏轼离别词对悲感的超越
苏轼的官场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