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老艺人为白衣战士雕像

2020-05-13 14:26王高岩
新天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白衣战士刻刀陶艺

王高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一心,奋力抗疫。“白衣战士”们逆行而上的举动,感动了全国人民,大家纷纷在各自领域中以不同以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大连市“非遗”代表人物、农民版画家张宝粟在短短几天内,精心创作出了十副弘扬“抗疫精神”的版画作品。

农家娃爱上雕刻

今年70岁的张宝粟是庄河市栗子房镇张屯人,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家中祖辈却与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他的曾祖父在世时,曾在当地开了一间以烧制青砖、青瓦等建材为主的砖窑,当地人称为“张家沟窑”。张宝粟的曾祖父不仅有经营头脑,还酷爱陶艺,在烧制砖瓦的同时,也烧制一些陶器和陶艺制品,由于生活在农村,他的陶艺作品,无论造型,还是上面绘制的画面,大都以农家生活场景为主,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四里八乡百姓的喜爱。

他的这一爱好,也深深熏陶着张家历代后人,因此张宝粟从懂事开始,便对书法、绘画、雕刻产生了浓厚兴趣,父辈们看他喜欢,也愿意教他,渐渐地张宝粟由感兴趣,发展到酷爱,其中尤以雕刻为甚,经常默默研究这门艺术。长大干活后,平日不管地里活多忙,忙碌一天后,他都会拿起画笔和刻刀,先在千方百计搜集来并处理好的石料或木质材料上画好自己琢磨出来的小样,然后拿起刻刀,一刀一刀聚精会神的雕刻,常常一刻就是大半夜,完活后拿刻刀的手老半天都难以伸直。妻子常常埋怨他:“你整天点灯熬蜡的,忙活来忙活去,刻了这么多东西,又不能当钱花,真不知道你图的是什么?”张宝粟知道妻子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并无恶意,总是报以呵呵一笑,从不反驳。

成“非遗”代表人物

經过多年不懈的坚持,张宝栗不但雕刻技艺日臻成熟,雕刻出的作品也日益增多。有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雕刻原料,张宝栗就将家中一些老物件拿来搞创作——旧家具上拆下来的厚木板、用剩了没舍得仍的木料头儿、老房子上换下来的砖瓦……一件件看着不起眼的东西,都在他的雕刀下变成了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古今人物,一张张活灵活现的山水虫鸟画。他家中摆着的一尊关羽像,就是他三年前用一张老饭桌桌面雕刻出来的。

历经几十年的钻研、磨砺,张宝粟的雕刻艺术终于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一套独有的风格和绝活,作品多次在全国和省市书画、雕刻大赛中斩获大奖,并于2008年被列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委会”对他的评价是“宝粟不俗,雕刻突出,独树一帜,开拓新途”。成为“非遗”代表人物后,张宝粟受到极大鼓舞,创作更加勤奋,不断有佳作问世,作品除多次获全国书画大赛大奖、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全国巡展外,部分作品还被国内外爱好者、收藏家珍藏,并收录到《中国书画家精品大典》《国际书画艺术名人作品集》中。

古稀燃起创作激情

年初,疫情暴发后,张宝栗在感动之余激起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决定发挥自己所长,将抗疫英雄们的壮举以版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向世人宣传他们热爱祖国、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说干就干,张宝栗立即开始在电视、网络的新闻报道中捕捉感人画面,寻找创作角度。积累了一些素材后,由于在石膏板上雕刻灰尘太大,他不顾白天最高时只有零下4度的气温,将工作台搬到院内潜心创作,眼睛花了、手冻麻了、腰累酸了,稍歇一会儿缓一缓,接着挥舞刻刀继续干,雕刻到关键部位时,为了确保效果他就挑灯夜战,就这样,他用2天近30个小时时间完成了创作。元宵节,当张宝栗得知庄河市有6名医务工作者当晚随大连医疗队驰援武汉后,又连夜创作起歌颂他们的作品。张宝粟说:“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一直支撑着我,我必须将白衣战士身上体现出的那种人间大爱传达给世人,让历史永远记住他们”。

张宝粟共创作完成了10幅作品,可张宝粟仍感到心情难以平静,又创作出一首盛赞白衣战士的诗歌——新冠肺炎降人寰,妖疫成灾遭涂炭。白衣壮士蹈火海,众志成城破难关。英雄气概冲霄汉,利剑除魔万民欢!

现在,张宝粟最大心愿是,等疫情过去后,继续搞好创作,搞好传承,将历史悠久的中华雕刻艺术、版画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白衣战士刻刀陶艺
是你
致敬白衣战士
白衣战士的一条微信
致敬,白衣战士
刻刀风骨:秦胜洲作品选
趣图
趣图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