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芹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冠心病,临床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十分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老年人为疾病主要发病人群,发病率高,且近些年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胸前区突发性疼痛、多发性绞痛、心悸、身体乏力、恶心呕吐、出汗、惊恐感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猝死,极大的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及时对症治疗固然重要,但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也必不可少,只有实施合理、科学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才能起到更明显的治疗辅助效果,从而帮助患者病情控制、预后效果改善[2-3]。本文的研究选取了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予以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探究应用效果。
选出于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时间段,我院心血管内科确诊并及时治疗的8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通过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分后每组均有41例。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60-82岁,平均(71.08±3.76)岁,病程2-7年,平均(4.56±0.82)年,合并疾病:高血脂11例、糖尿病 10例、高血压15例、其他5例;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 17例,年龄 61-83岁,平均(72.06±3.73)岁,病程 2-8 年,平均(5.02±1.01)年,合并疾病:高血脂10例、糖尿病11例、高血压16例、其他4例。对比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上基本的病例信息,发现数据间不具有显著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
1.2.1 对照组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用以常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脉搏、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嘱咐患者饮食以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主,并严格遵医嘱行用药指导,将药物使用方法、服用剂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信息详细告知,在用药后仔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一旦有异常,立即汇报医生,并从旁协助、对应处理。
1.2.2 研究组 在行常规护理模式同时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产生烦躁、焦虑、恐惧、抑郁等的负面情绪,可能会使治疗依从性降低,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情况变化,积极同患者聊天交流,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将治疗护理过程向患者仔细讲解,予以安慰、鼓励与支持,态度柔和、语言亲切,同时可将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告知患者,帮助其增加治疗自信心,更好的各种不良情绪改善,提高治疗依从性。
(2)生活护理: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嘱咐其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若有大便干结症状,可给予适量缓泻剂以促进排便,戒烟忌酒,以防增加心脏负担,让患者对硝酸甘油片随身携带,在有胸痛、胸闷症状出现时,立即于舌下含服,若未有缓解,则要保持平静,原地休息,请求救助。
(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制定科学的日常饮食护理计划,告知其低盐、清淡饮食的重要性,若有合并高血压病症,应对盐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掌控(通常需≤5g/d),并要控制日常脂肪含量的摄入(摄入量应<30%/d)。同时,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适量摄入蛋白质,以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心脏负担,告知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确保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充足摄入。
(4)康复运动指导: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首先要测试其身体状况,再根据测试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指导方案(包括对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的制定),予以太极、慢跑等的合理有氧运动方式选择,运动前,嘱咐患者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护理人员从旁监护,告知其不可运动过度,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5)危险因素控制:以诊断结果为依据,评估患者的危险等级,将患者具体身体情况、评估结果相结合,选择更加合理科学的护理手段,要求患者家属陪同患者实施康复运动,并嘱咐其配备硝酸甘油等的急救药物,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临床效果判定标准[4]: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率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正常,疼痛明显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观察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SDS、SAS评分的改善情况,SDS以53分为界,分越高越重,SAS以50分为界,分越高越重[5]。
利用SPSS24.0专业软件统计数据后,进行详细的整理,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当P<0.05时,便可以说明,本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着明显统计学上的意义。
研究组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SAS等不良情绪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冠心病患者的SDS、SAS等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有效率的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的比较(±s)
组别 例数(n)SDS SAS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41 41护理前54.32±9.12 53.96±9.27 0.261 0.382护理后35.61±6.42 43.98±5.86 8.376 0.000护理前56.16±7.48 55.45±7.35 0.177 0.428护理后38.55±6.14 46.28±8.61 9.919 0.000
冠心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除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外,合理有效护理措施的实施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并可帮助患者更有效的病情控制[6]。常规护理模式拥有一定的治疗辅助作用,但在护理内容上较为笼统,护理人员只重视对患者的基础生理护理,针对性差,总体护理效果不算理想。综合康复护理属于临床上较新型的一种护理模式,相比常规护理,其护理针对性更加明显,护理人员会以具体病情为根据全程围绕患者开展护理服务,在重视基础生理护理的同时又注重对其心理上的护理干预,从而更好的体现了护理人性化[7]。老年患者的承受能力差、心理脆弱,在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予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消除恐惧烦躁等的负面情绪,明白乐观态度、良好心情面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高其治疗积极性、配合主动性;生活护理可改善患者大便习惯,避免因大便干结等情况增加心脏负担,同时还对激动、紧张、疲劳等情绪有效预防,减少对患者心脏造成的负担;饮食护理可帮助患者科学合理膳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既能够对盐、脂肪含量的摄入严格控制,又可确保机体所需营养的摄入,有利于心脏负担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坚持适当运动锻炼可使心肌缺氧耐受能力有效提高,再加上合理有效的危险因素控制,更有利于降低冠心病的复发次数,增加机体免疫力[8]。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在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后,研究组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0.73%,老年冠心病患者的SDS、SAS评分相较常规护理更低,说明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良好,临床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有利于其心态改善、疾病治疗的顺利实施,促进身体快速恢复,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护理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