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周年大事与时政热点,迎战2020年中考历史

2020-05-12 14:17安徽省含山县第一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20年10期

安徽省含山县第一中学 陆 玲 刘 静

中考历史从不回避周年大事和时政热点。以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为例,多道试题都有体现,尤以辨析改错题最为典型,4个小题都含有“9”这一时间信息,试题立意在于借助国家统一问题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所以,在2020年中考复习中,考生还需高度关注与该年度相关的逢“5”、逢“10”周年大事和热点话题。如此,备考才会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方向性。故笔者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一、逢“5”、逢“10”周年大事扫描

(一)中国古代史(远古—1840年)

1.东周建立

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推行分封制;诸侯在地方享有很多特权。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族所灭。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时代随之而来。它又可细化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用,各诸侯国的生产力快速提高,实力大大增强,周天子也再难以控制诸侯,诸侯争霸局面出现,分封制走向瓦解。

2.三国时代

东汉后期,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220年,汉献帝刘协退位,东汉灭亡。同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三国时代就此开启,中国历史再次短暂地出现了分裂局面。

3.北宋建立

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得帝位,建立北宋。此后,通过南征北伐,北宋灭掉了节度使所建立的系列割据政权,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结束,国家实现了局部统一。北宋是一个商品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教育繁荣的时代。

4.郑和下西洋

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郑和船队在1405年首次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但七次下西洋,耗费太多财力。客观上,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1.晚清(1840—1912年)

(1)两次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已成为头号工业强国。此时,清王朝却由于闭关锁国政策,依然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得工业产品的原料,英国最终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它给中国带来了太多变化:主权不断沦丧,国门被迫打开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始于1856年,终于1860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但它也刺激了清政府,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就此开启。

(2)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末期,西方国家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1895年,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晚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此后,各国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对《马关条约》,除割地、赔款外,通商方面需注意两个问题:①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开放为商埠,这使列强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②允许日本在内地办工厂,这使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从而满足了各国的需求。

(3)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灭洋”影响到列强在华利益,这也成为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就参与国家而言,八国联军侵华参与国家众多;就地域而言,战争集中于京津地区。1901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同盟会成立

八国联军侵华以后,中国主权丧失殆尽,而清政府也沦为了“洋人的朝廷”。此时,革命思想开始兴起。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它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民国(1912—1949年)

(1)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历经了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制度这一过程,然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但之后又出现了袁世凯称帝这一闹剧,这说明片面学习西方技术、制度远远不够,所以中国知识分子在1915年又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它以“民主”“科学”为口号,促进人的思想解放。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它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民主”的宣传渐趋减少,这说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

(2)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自1927年起,便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在秋收起义受挫后,尽管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但“左”的错误思想在党内依旧存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正是如此。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初,中共召开了遵义会议。它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罢免了博古等人的职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百团大战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过很多胜利,如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其中,1940年由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更是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百团大战有如下特点:规模大,范围广(华北地区),主动袭击,以破袭敌人的交通线、摧毁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为目标。此时,中国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百团大战的胜利,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了中国军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4)中共七大召开与抗日战争胜利

为了争取抗战的胜利,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历经十四年,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共两党合作基础上的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也成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之一。1945年,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了谈判,并签署了“双十协定”。

(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3)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目前基地的师资队伍青年教师占多数,部分年轻教师知识结构、教学经验、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欠缺。双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双师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1.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

1950年,新中国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它在全国范围内将地主的土地没收,分给农民耕种。为了保障国家安全,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两者虽属于不同领域,但都巩固了新政权。

2.万隆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5年,新中国参加了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促进了会议的圆满召开,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3.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0世纪50年代,为了遏制美、苏等国家对我国的军事威胁,我国提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计划。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改革开放不断推进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0年,我国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为经济特区,在对外贸易方面给予外商、华侨很多优惠和特殊政策。1984年,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推行后,城市开始全面开启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为了加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实现由沿海向沿江的开放,1990年,我国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罗马帝国分裂

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创立者为屋大维。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地中海曾是其“内湖”。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帝国在476年被日耳曼人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则延续至1453年。

(五)世界近代史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被视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它表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如下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2.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于1775年,止于1783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是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1775年,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六)世界现代史

1.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欧国家在二战前夕为了自身利益曾实行绥靖政策。德国于1940年开始入侵荷兰、法国等国,并轰炸英国。反法西斯各国开始寻求联合,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1945年,英、美、苏三国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成立联合国。不久,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联合国成立。

2.两极格局形成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由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冲突,开始以冷战形式进行对抗,世界政治格局逐渐演变为两极格局。美国针对苏联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并成立了“北约”组织。苏联于1955年成立了包括东欧多国的“华约”组织。随着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3.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二战后亚非拉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1960年,由于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故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这标志着殖民统治在非洲结束。

4.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它以消除全球贸易壁垒、解决成员国贸易纠纷、实现贸易自由化为目标。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这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二、热点问题聚焦

1.香港问题的由来

《南京条约》中香港岛被迫割让给英国。之后,九龙司也被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又强租新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接收香港主权已成必然。经过与英国多年谈判,1997年,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正式回归祖国怀抱。之后,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下,香港经济发展实现了快速腾飞。

2.英国“脱欧”问题

二战后,为了提高国际地位,摆脱美国的控制,应对苏联的威胁,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寻求联合以自强。随着欧共体的成立,各成员国的实力都得到了增强。直到1973年,英国才加入欧共体。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欧盟。近年来,由于欧盟一些特定的体制和政策,导致英国在移民、经济贸易、经济福利等各方面都备受牵制,于是英国从自身利益考虑出发,提出了退出欧盟的决定。2020年,英国正式宣告“脱欧”,向47年的盟友道别。从中,我们要看到英国从加入欧共体到“脱欧”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脱欧”不利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但有利于推动欧盟的内部改革,为欧盟发展提供新动力。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世界各地爆发,它给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带来了严重损失。此次事件,再次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我国古代便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例如道家学派提倡顺应自然。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入侵美洲,瘟疫也随之传入,造成大量印第安人死亡。近代以来,工业革命虽然加快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步伐,但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经济全球化以来,更是如此。所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深思。此外,人类还需提高科技医疗水平来应对这些问题。这里,考生可适当注意中国古代的医学发展成就。

4.中美贸易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不顾中方一再提出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中美贸易问题的意愿,肆意挥舞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大棒,对中国输美产品强征高额关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空前加快,美国此举在损害中国利益的同时,也必将损害到自身利益乃至全球利益。考生在关注近代以来世界市场形成的同时,还需适当关注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三、典型试题演练

1.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特征是

(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C.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出“治未病”理论,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 )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霍去病

3.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4.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 )

A.张骞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

5.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仗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6.“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引文评价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失败后的反应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下图是陈独秀关于辛亥革命的言论。该言论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

A.旧思想根深蒂固 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革命果实被窃取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8.某校八年级(2)班举办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随机出现的关键词,判断出相应的事件。下边是小红同学抽取的一组关键词,据此判断它反映的是

( )

A.湘江战役 B.遵义会议

C.四渡赤水 D.会宁会师

9.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道:“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辽沈战役

10.“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以上会议内容应出自于

(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1.下图是1950年张仃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漫画《纸老虎》,与这幅漫画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国民党发动内战

B.北约与华约对峙

C.二战后德国分裂

D.朝鲜战争的爆发

12.1955年某国际会议召开的决定发布后,美国宣扬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已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对此,我国提出了

( )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合作共赢倡议 D.“求同存异”方针

13.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

B.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进程

C.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

14.下表反映了我国香港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就。这离不开

( )

年份(年)生产总值(港元)港股市值(港元)19971.37万亿3.2万亿20172.66万亿27.9万亿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B.“九二共识”的推动

C.“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行 D.改革开放决策的实施

15.下图反映了哪一国家的历史进程

(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16.1945年,某国际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战后成立联合国。该会议是

( )

A.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7.1955年,苏联同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等国在波兰首都华沙成立了一个由苏联统一领导的政治、军事同盟。这

( )

A.推动了“北约”的成立 B.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C.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D.保证了世界的和平

18.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便对华发动“贸易战”,他妄图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来限制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该做法

( )

A.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宗旨 B.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导致了单极格局的形成 D.背离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19.以下示意图中C至D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以联合的方式发展 B.战后出现和平局面

C.通过新政进行干预 D.《社会保障法》颁布

20.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各国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独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实现政治独立的是

( )

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B.古巴建立人民政权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A 6.C 7.A 8.B 9.B 10.C

11.D 12.D 13.B 14.C 15.B 16.C 17.C 18.A 19.A

2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