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红
[摘 要]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党中央在精准把握国内基本国情与世情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目标指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不仅制约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许,更影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因此准确解读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关理论问题,并探寻其应对策略,对于中国共产党谋划新篇章、规划新征程、取得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1-0025-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广泛性、多样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但现实层面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主要因素。因此,理性认识并探索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成因、表现及应对策略,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
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它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是发展不平衡存在的主要依据
发展的不平衡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领域之间不协调、不和谐的状态。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在吸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提出并实施一系列非均衡发展战略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设立沿海经济特区,采取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等,这些政策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拉大了地区之间、群体之间以及各领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与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并存的现象,也就是说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相比,我国社会其他领域发展相对滞后,经济领域与其他领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状况。
此外,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也是发展不平衡存在的客观原因。一方面,我国东西部地区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差异,东南沿海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另一方面,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数千年来不同区域之间一直存在着发展的差距,这两方面的因素也是发展不平衡存在的重要缘由。
(二)低水平的社会生产力是发展不充分的历史根源
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指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史观,十分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且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52
鸦片战争后,我国在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侵略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了我国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我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阶段,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由于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的。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虽然也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但由于当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律还缺乏科学的认识,片面地强调公有制,使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逐渐科学化。在此基础上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不断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砥砺前行,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已经拥有世界先进的甚至领先的生产力,但与此同时依然存在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且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生产力水平不均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还没有改变。综上所述,虽然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是受历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社会生产力无论相对于能够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还是与发达国家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水平相比,都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表现
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进入新时代,现实层面“不均衡的发展”与“不充分的发展”并非是割裂的,二者相互交叉、相互作用,“不充分的发展”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的产生,“不平衡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不充分的发展”。[3]19具体来说,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表现四个方面。
(一)国家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根据上层建筑必须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当上层建筑不能为经济基础很好地服务时,需对其进行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落后的国家治理能力不能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相适应,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年来,我国社会治理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不断改善,但与此同时交通管理体制的落后导致大量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国民收入逐年提高,我国居民对私人汽车的拥有量不断上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我国居民私人汽车拥有量达18 515.11万辆,但与此同时发生交通事故达203 049起,造成死亡人数达63 772人,受伤人数达209 654人,致使直接财产损失总计121 311万元。[4]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规模和数量也同步增长,但是与之配套的交通管理机制尚未跟上,相关部门对交通的监督管理机制缺失。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食品药品市场日益繁荣,人们对食品药品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但食品药品质量的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安全及社会的稳定。总之,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失序不仅让人民群众对国家治理能力产生了信任危机,而且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向往。
(二)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这与我国大国形象很不相称。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我国的文化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
1.国民素质的现状与经济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遵循资本逻辑的内在规定性,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国人的思维方式。于是产生了道德滑坡和社会风气变坏的转轨“阵痛”现象,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庸俗价值观。具体来说:社会公德失范,公民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游客在旅游景点肆意涂鸦、破坏文物,救助跌倒老人反而被讹等丑恶现象不时发生。社会诚信缺失,尤其是在职业道德领域更为突出,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和假冒伪劣产品等案例令人触目惊心,这些现象都说明了我国国民素质与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不相称。
2.文化供给仍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其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我国公共图书馆3 166个,文化馆44 521个,博物馆4 721个,出版图书共924 399万册;图书、期刊、报纸进口3 255.60万册,进口总额31 978.76万美元;全年电视节目进口总时长达26 396小时,进口总额190 278万元。[4]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公共文化领域的供给有限,人均占有的公共文化资源较少;另一方面,国内提供的文化资源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人民需求,需要用大量的资金购買国外的文化资源来补充。
(三)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进入21世纪,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水平不能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其规模和质量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社会公共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国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仍任重道远。
1.政府对社会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但比例过低。由表1可知,2014年到2017年,政府对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的三大社会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皆呈上升趋势,它们占全年公共预算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32.4%、32.5%、33.5%、34.1%。[4]我国社会公共服务支出占全国公共预算总支出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政府对社会公共服务的支出比例仍比较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缓慢。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实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但由于长期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和非均衡供给制度,使得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在社会公共服务的分配上存在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四)生态建设存在差距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集中爆发,但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问题,并在今后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曾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注重末端治理”的路子,实践证明,这条路子在中国走不通,也走不起。近年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但生态文明现状仍不容乐观。
1.长期以资源过度掠夺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导致资源严重匮乏。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盲目采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迅速上升,导致了自然资源总量直线下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主要能源储存量严重短缺。据2018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石油探明储量25.7亿桶,占全球总量的1.5%;天然气探明储量5.5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2.8%;煤的探明储量138819百万吨,占全球总量的13.4%。[5]第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紧逼耕地红线。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各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截至2017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34.9万平方公里(约等于20.2亿亩)。[4]第三,水资源严重匮乏。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并有逐年加剧的趋势,2017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761.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2074.5立方米。[4]
2.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严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也经历了一个向自然界进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在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出现森林消失、土地沙化、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严重生态问题,水、土、空气遭到严重污染,这都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更威胁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三、解决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对策
(一)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和各领域协调发展相统一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按照人的发展状况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和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侧重于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忽略了个人全面性的需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1可以看出人民的需要越来越呈现高层次性、多样性、广泛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但当前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能使人民日益增长的全面性需要得到满足。因此,我们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和各领域协调发展相统一,使二者相互促进,实现良性互动。一方面,各领域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所以要在发展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对社会生产、精神生产、生态生产等领域的均衡性发展的关注力度和投入力度,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3]22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各领域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群众提出的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各领域协调发展提供目标和动力。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价值体系的构建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思想信念基础,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不同阶层群体精神力量的价值基础,是国家治理战略决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的价值性引导,将有效地引导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展现思想观念的能动作用。[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合在一起,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意识,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实践导向,对于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社会秩序的维护、国家稳定有序的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2.以文化需求为导向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现代化强国,要求我国必须由文化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是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内在地包含高素质的国民和发达的文化产业等内容。因此我们要以文化需求为导向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一方面,把传统美德作为思想道德资源,结合时代特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素质国民。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全面化的文化需求,要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生产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文化精品,逐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必须要让人民共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要如期实现这个目标仍任重道远。首先,政府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核心主体,应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做到公正合理的分配。为此,必须加强政府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增强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这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次,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是纯粹福利性公共产品,有一部分仍需要公民自己付费购买,因此提高困难群众对公共服务购买的经济能力才是治本之策。总之,只有把公民自助和政府救助相结合,即把“造血”和“输血”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如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构建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过去我国一直坚持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虽然促进了我国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但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发展质量过低和人的片面发展等为代价的。所以,我们要构建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即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能够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实现良性互动。
(二)把制度建设贯穿在各领域发展的全过程
发展始终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要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求我们在制度和发展的关系结构中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制度力量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7]18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在各领域各方面的全过程,形成科学的发展机制和发展体系,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协调推进。
1.以制度法治化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制度供给和制度执行同等重要,制度只有贯彻下去才能起到根本性、全局性的作用。法治是制度执行的必要保障,只有将通过民主程序确立的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才能实现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制度法治化进程,重视法律实施工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得到切实贯彻和执行,逐步减少直至杜绝危害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危机事件,以此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