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6日宁德市蕉城区暴雨过程浅析

2020-05-11 21:59王明辉陈锍张良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环流形势暴雨

王明辉 陈锍 张良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EC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8月26日宁德市蕉城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高空槽和低层暖式切变是此次暴雨天气主要影响系统;暴雨区上空比湿增大,水汽条件好;高层辐散低层辐合配置促使对流发展深厚;暴雨区上空积聚大量不稳定能量,促使暴雨发生发展。此次过程客观预报对量级把握存在偏差,主观预报基于客观预报数据基础,与实况天气相比量级偏小、落区有误差。

关键词 暴雨;环流形势;比湿;动力条件;不同模式预报

中图分类号:P458.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8–0–02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data, automatic station observation data and EC reanalysis data, the rainstorm weather process in Jiaocheng District of Ningde City on August 26, 2020 was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warm shear in the upper trough and the lower layer is the main influence system of the rainstorm. The specific humidity over the rainstorm area increases and the water vapor condition is good. High-level divergence and low-level convergence make the convection develop deep. A large amount of unstable energy accumulates over the rainstorm area, which promotes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ainstorm. The objective forecast of the process has a deviation in the grasp of the magnitude, and the subjective forecast is based on the objective forecast data. Compared with the real weather, the magnitude is smaller and the fall area has an error.

Key words Rainstorm; circulation situation; Specific humidity; Dynamic condition; Different model forecast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8.035

2020年8月26日傍晚蕉城区出现明显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统计25日20∶00—26日20∶00雨量,全区共有9个乡镇(街道)11个自动站达到暴雨标准(50.0~99.9 mm),其中以城南镇叶厝村87.2 mm最大,其次是宁德本站81.0 mm,第3位蕉南街道79.3 mm。全区14个自动站出现6~8级阵风,最大为飞鸾镇澳里村自动站,出现19.2 m/s(8级)以上阵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强度强、局地性强,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强降水主要出现在蕉城东部,以城南镇叶厝村78.5 mm/h最大,7个乡镇8个站点出现50 mm/h以上短时强降水,4个乡镇4个站点出现30 mm/h以上的短时强降水[1]。此次过程降水时段集中在傍晚时分,落区在蕉城及霞浦沿海一带,对预报员在前期预报和中期监测预警均提出了较高要求。

1 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分析

在此次强对流发生期间,500 hPa中高纬地区为西高东低的形势(图1a),26日08∶00华东大部处于台风“巴威”偏北气流控制下,我省处于高空槽前,随着台风“巴威”继续北上且槽整体趋势发展东移,我省上空由偏北气流逐渐转为槽前西南气流,引导低层切变和地面系统东移北抬;副高位于130°E附近且相对较弱,福建上空为槽前和副高西部,西南急流强盛,有利于水汽的输送,并为低层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条件。

从低层看(图1b),850 hPa暖式切变26日08∶00位于广东中北部,在过程影响期间,随着高空槽東移,暖切逐渐东伸至福建省北部,福建省中北部处于暖切南侧西南气流控制下,水汽输送充沛,全省从高空到低层都处于暖区控制,午后升温明显,蕉城区高温达到38℃左右,热力条件较好,为强对流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

2 物理量场诊断

2.1 水汽条件

分析925 hPa比湿,26日14∶00蕉城上空比湿在17~18 g/kg,17∶00比湿增大到18~20 g/kg。从整层可降水量上看,蕉城区在26日14∶00~17∶00都达到了50 mm以上,局部超过60 mm。以上指标说明在26日午后到傍晚,蕉城区水汽条件较好,有利于强降水发生。

2.2 动力条件

26日14∶00~17∶00,强天气发生区域对应的925 hPa为强辐合中心,200 hPa为强辐散中心,满足强降水发生的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且整体来看对流高度较高,说明对流发展较深厚,过程降水强,但是14∶00~17∶00只有蕉城上空维持辐散,因此暴雨分布较为局地。

2.3 热力条件

分析CAPE值,26日14∶00蕉城东部达到2 000 J/Kg(图2a),17∶00蕉城大部都大于2 500 J/Kg,局地达到3 100 J/Kg(图2b),全区高温来看,除了西部高海拔山区高温较低之外,沿海一带高温普遍较高,在36℃~38℃,以宁德为代表,可以看到午后升温明显,比前1日要高出许多,前1日午后在上游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但是宁德基本以小雨量级为主,能量未得到释放,26日午后能量条件依旧较好。

3 预报与检验

对比客观预报、主观预报和之前的天气实况不难发现:对于26日午后的强降水,预报员基于25日20∶00的资料,客观和主观都报出了强对流天气,有较为明显的降水,其中EC和GRAPES都是以中雨量级为主,华东区域和FJWRF虽然报出了局部暴雨点,但是华东区域在闽东北预报量级偏小、中南部预报量级偏大,FJWRF大雨量级范围偏大。预报员基于客观产品分析后,主观预报量级不够,落区判断存在一定误差。

从天气学和各类物理量角度分析前面已经有提到,不再赘述,可以判断出26日午后会有明显的强对流天气,但在强对流天气临近时,降水强度与落区预报只能依赖雷达以及区域自动站短临监测等,预报员要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分析最新资料,尤其是实况资料,在业务值班过程中要加强责任心,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弥补主客观预报的不足,达到防灾减灾效果。

4 小结

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一场高空槽和切变东移形成的暖区降水过程,以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为主。发生强对流的有利条件为:26日8∶00处于台风巴威西侧偏北气流控制,有下沉运动,不利于对流发展,但有弱焚风效应,整层大气都有回暖,后期高空槽东移,转为高空槽前西南急流,动力条件好,水汽旺盛,有利于对流发展。低层切变南侧南风维持,地面暖区控制,回温明显,温度较高,热力条件较好。

预报的不利因素有:不同模式的客观预报对量级把握存在一点偏差,主观预报分析基于客观预报数据基础,导致量级偏小、落区有偏差,与实况天气有出入。

日常监测预警时,对于强对流天气发生条件的把握可能不够全面,但可以通过实况数据、风廓线雷达、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做好订正预报,在短时临近监测和预警过程中加强高密度资料尤其是雷达回波、加密区域自动站实况监测,及时发布短时临近预警预报[2]。

参考文献

[1] 陈安芳.近50年宁德市大暴雨的气候特征[J].福建气象,2011(4):28–29.

[2] 赵海峰,陈骥.2018年9月7日宁德市大暴雨过程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07–111.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环流形势暴雨
暴雨中的凡人英雄
暴雨突袭
暴雨袭击
暴雨过后房屋渗漏,接水“神器”们责无旁贷
海东地区一次冰雹天气分析
咸阳市冰雹分布及环流特征分析
鸡西暴雪分析
华北地区冷暖年的不同环流形势特征
猛兽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