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卫平
【摘要】校本研训,成为现阶段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融合互动的新载体。从校本研训活动形式出发进行原点追问,探寻校本研训的根本——为了儿童,必须先成长教师。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样”四个问题的追问出发,展开丰富而有深度的校本研训,继而链接研训中教师和儿童的诸多追问,建构了接地气、易操作、成效显著的“4+X”校本研训模式,并赋予诗意的表达——只拣儿童多处行。
【关键词】校本研训 实践模式 操作策略 追问式
一
无论是专家学者、行政领导,还是学校自身、教师本人,都有一种共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平台;都有一种聚焦——研训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专业化成长平台。尤其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研训——校本研训,成为现阶段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学校教育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融合互动的新载体。
从普遍的常规研训来看,主题研训、随机研训、课题研训、跨界研训等各种称谓丰富多彩,各项活动精彩纷呈。在热闹非凡中,笔者冷静思考,进行自我追问:这样的研训注重了研究的内容是什么,而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研究吗?注重了研究的外显形式,而研训的成效如何评价呢?注重了个人自身的教学经验,而理念的指导与引领在哪里?这样的研训就如同灯下黑的道理一样,往往只知道自己怎么做,看到自己的一点点收获则喜不自禁,而不知道别的人怎么做,怎么想,为什么这样做?
从纷繁的校本研训的表面,我们不妨回到原点追问一下。2000年,郑金洲教授在《走向校本》一文中,系统阐述了对校本的理解,其中对校本研训提出了“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我们对此进行反思和追问:为什么要为了教师、基于教师、在教师中?鼓楼区提出了“为儿童的学习”课堂改革要求,确立了“看得见儿童,看得见儿童的学习,看得见儿童生命的成长”的改革目标。为了儿童,则必须先成长教师。教师成长,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儿童。当把目光聚焦到儿童时,校本研训的目标、思路、方向便一下子清晰起来——校本研训的核心追求就是为了儿童、基于儿童、在儿童中。如何逼近这个核心的目标?总结几年来校本研训的经验和教训,以“追问”为核心的校本研训的实践探索,让我们的教师和儿童在教与学之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于是,校本研训有了一个诗意的表达:只拣儿童多处行。
二
如何进行追问?追问什么?谁来追问?在丰富的校本研训实践和不断追求改变和突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4+X”追问式校本研训的实践模式。其基本框架如下:
“4”即“四问”,每一次校本研训必须要先问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效果怎么样?“X”是指每一次校本研训后,教师和教研组“自我追问”,或者是研训共同体间“相互追问”,如本次研训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什么样的理论支撑;研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该怎么解决等,“X”问由各教研组根据研训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1~3个。在不断追问中,教师们主动思维、深入探究,让儿童观、教学观等不断地得以碰撞,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一问是什么,即研训的主题是什么。一个教研组,每学期校本研训围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一个研训主题。如“营造思辨空间,打造对话平台”“走出教学误区,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儿童学习,师生共同成长”“立足儿童视角,打造多彩课堂”“如何激发学生‘说的兴趣”等,这些研训主题都是指向儿童,指向儿童的发展,是围绕学校层面的研训主题,不同学科教师在充分研讨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共同制定的。沿着这样的方向前进,校本研训就能真正落地生根、根深蒂固。
二问为什么,即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研训是否能解决我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否关注到了儿童学习中的差异性,秉承了“为儿童学习”的教学主张;是否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儿童思维生长为核心,在自主实践体验中激发灵气、灵性生长”的教学改革的目标。
数学组全体教师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研究名师的课例,进行研讨反思,觉得只有去研究每一个儿童思维生长的差异,因材施教,才能真正促进儿童想学习、会学习,这才是真正体现以儿童为主体的教学观、发展观,于是一场以“为了儿童思维的生长”的数学校本研训活动水到渠成。
美术教研组教师们在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儿童缺乏想象力。教师们就在思考:儿童缺乏想象力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儿童,他们想象力的差异在哪里,在自我追问的基础上,以“同课与异‘质共鸣, 想象和创造齐飞”为主题,展开了独具特色的校本研训,促进了校本化的研训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有生命力。
三问怎么做,即在问题和目标的引领下具体怎么来操作。小组研讨、理论学习,课例研究、沙龙分享,教学实践、活动展示等,都是有效操作的实践形式。
数学组在“为了儿童思维的生长”的校本研训过程中,选择了组内研讨、课例研究、沙龙分享、活动展示这几种形式进行研训。为了更好地呈现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看得见,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以上课伊始环节的“我能展示”,学习过程中的“我会合作”和合作学习后的“我来表达”三个环节为抓手,使学生能够主动经历学习过程,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在课后的沙龙分享中,大家就聚焦于这三个抓手进行研训:学生的“学”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再自我追问除了这3个抓手,还可以怎么做等。于是,在思维的深入和思路的拓展中,又提出了“我分享”“我实践”“我收获”“我展示”“我反思”“我拓展”等,明白了、真正确立了“我(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的空间方式将是无限的,课堂结构的变革也水到渠成,“3+X”模式的灵动课堂模型呼之欲出:“3”即“我能展示”“我会合作”“我来表达”;“X”是无限种课堂上儿童的实践样式,在研训中,追问中,师生共同合作,建立起一种“新样态课堂”。
四问效果怎么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追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课堂结构、儿童差异性学习的成效是否发生了变化。
以美术组研训为例,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后,他们自主参与、合作、表达、实践,25分钟便呈现出了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的作品。从学习的状态、学生的作品可以感受到研训的效果是良好的。在研训中教师提炼出了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几条有效途径:(1)呈现多种生活的静态素材;(2)制作生活中动物、植物等动态的素材;(3)教师语言描述把学生带入生活的情境中;(4)课前引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与收集相关资料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了收获,这就是效果。每一次校本研训,都通过这样的追问,让师生更有成效意识,都能够自信地回答:校本研训,我是有收获的,我的专业是得到发展的,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儿童学习”的理念。
三
“4问”,是每一个教研组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但仅仅完成这4问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更多的追问。比如,在每一次校本研训接近尾声的时候,还要问一问自己:本次的研训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实践;哪些是我们理想中的一种境界,目前还无法解决,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寻找理论的支撑。教师要问问自己:这方面名师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次的研训预设的问题已经解决,又生成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怎样解决?美术学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这样做的,我的学科该怎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等。在研训中,不断地问问自己,问问同伴,问问名师,问问理论,更重要的是问问学生。问——让校本研训更接近其本质。
不断地追问,让校本研训逐渐走向深刻,教师研训行为逐渐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研训”,研训思想逐渐由“要我研”转变为“我要研”,研究成效也越来越明显。“為儿童的学习”,追问式校本研训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思考方式,一种研究姿态,在机制的保障下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研训文化,一种富有活力与特色的校本研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