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荣
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是很多家长关注的问题。我结合养育两个孩子的经历,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亲子阅读,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话题。
我认为,亲子阅读要明确四个问题:“读”的时间、“读”的主体、“读”的内容和“读”的方式。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读”的时间,就是孩子什么时候开始阅读的问题。前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婴儿降生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教育越早越好,阅读也是这样。这里虽然谈的是幼儿期的阅读,但我认为在婴儿期奠定一些基础也很有必要。《卡尔威特的教育》中,老卡尔威特在小卡尔威特十五天的时候就给他输入词汇,三岁以前反复输入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
得益于这本书,在大宝柄儿三个月的时候,我就给他买了一些印着颜色鲜艳的水果和生活用品的书,在孩子睡醒后情绪好的时候给他认读,虽然他可能不懂,但他看着花花绿绿的图片就不會哭闹。当然,这时候的“看”书,时间要短,也就三两分钟。只要他醒着,我就和他说话、给他唱歌、读儿歌或古诗,或抱着他轻轻摇晃,同时朗读兼具节奏感和音韵美的《笠翁对韵》,给他指认生活中的各种实物。我不是那种特别会逗孩子笑的母亲,索性就将这些当成哄孩子的另一种方式。
待他五六个月时,我正在备考会计师,他安静的时候我就把他抱在怀里看会儿会计专业书籍。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当我每次把书放到桌上展开时,他竟然会发出“啊啊”的声音,娘俩能一起看十几分钟书。那时,孩子的父亲也常在家里做一些工程预算的工作,零零星星的读书时间,大人孩子每天都拥有。彩色的儿童书、厚厚的专业书,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件,于是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将读书当成是与吃饭睡觉一样既平常又必不可少的事,后来爱上读书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读”的主体,就是谁来读的问题。就我家孩子的情况,幼儿期的四岁以前,读的主体以家长为主。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家长作为引领者,自然地把孩子带进书的世界,就像尹建莉老师说的“有心而无痕”;二是家长自己必须每天读点书,给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
“身教胜于言传”,孩子最善于模仿大人的行为,是不争的事实。我有个朋友的孩子一岁半,常由保姆带,保姆带着孩子打扫房间、擦拭家具,后来孩子一看到毛巾或抹布,就会拿上到处擦拭。人们所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不也是这样吗?与孩子最亲近、接触最多的人,会给孩子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如果说我家柄儿小时候读书是一件碰巧和育儿赶在一起的事的话,那我家的二宝睿睿小时候读书就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了。在养育睿儿的过程中,我还有意识地读了《蒙台梭利早教全书》《儿童的人格教育》《爱弥尔》《加德纳八大智能教育法》《哈佛女孩刘亦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早教书籍,并在理性阅读的基础上努力实践。我们家基本不看电视,每天晚上我都要读一点教育理论书籍或别的书。在睿儿两到三周岁的这段时间,我一拿出书来读,他就会拿来他的书要求我为他讲。每当这时,我便放下我的书,与他共读他的书。渐渐地,读书也就成了他每天都要做的事。
“读”的内容和“读”的方式,就是“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有意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家长,都会对如何给孩子选书、怎么陪孩子读书颇费心思。关于选书,我认为在孩子两三岁以前未对阅读产生明显兴趣的时候,宜选择色彩明快、内容简单、印刷精良、不易破损的绘本或卡片给孩子看。读的内容也不局限于有形的书本,认识各种物品、讲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是广义的读书内容。三岁以前的读“书”可以随意些、量少些,但每天都要接触书本,大人看大人的,孩子看孩子的,就是随便翻翻也好。还可以经常给孩子朗诵古诗词和《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国学启蒙内容。这些蒙学读物节奏感强、音韵美、朗朗上口,有时我会配上适当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孩子会觉得好玩有趣而加以模仿。这对于两三岁正在学说话的孩子来说,可以很好地练习发音、训练记忆力。
三岁以后,给孩子选书时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尹建莉老师曾在一篇题为《不看“有用”的书》的文章中写道:“不看‘有用的书,不是说不给孩子选好书,而是在选择时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为核心要素。”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柄儿四五岁的时候,特别喜欢奥特曼,会一集一集地看奥特曼碟片,到书店也总是买各种奥特曼的书。我当时认为奥特曼打打杀杀,又暴力又没多少营养,不想让他看太多,曾经偷偷关掉电源总开关强行制止他看碟片。但就是这样,也打消不了他对奥特曼的喜爱。但同时我发现他认识了不少字,我不曾教过他,就问他是怎么认识的,他告诉我,“是在奥特曼的书和电视上认识的”。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此,他要求我讲奥特曼的书我也会认真地给他讲,不再敷衍。因为是他感兴趣的书,他听得认真,看得仔细,无形中认识了许多字。而奥特曼也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渐渐被“遗忘”了,并没有产生我原以为会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对一些事物产生明显的兴趣,这些自发的兴趣,没有好坏之分,不管什么兴趣,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记得睿睿快三岁的时候,非常喜欢火车,我们不仅给他买了玩具火车,还经常带他去车站看真的火车,专门买票坐了火车。趁着他兴趣正浓,我给他网购了一套23册的《托马斯小火车》。书买回来以后他果然很爱看,每天睡前必要求我给他讲一本,每本书反反复复都不知看了多少遍。对于这种讲了好多遍的故事,我们有时采用我一页、他一页轮流讲的形式,他也能很流畅地讲下来,说明已经非常熟悉故事情节。而且在我给他讲时,经常用手指着正在讲的内容,久而久之,他通过这套书认识了不少字。
说到这里,我想谈一下我对幼儿识字的看法。有一些教育思想,对孩子早识字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样会给孩子过早增加负担,不利于成长;而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早识字又让孩子上培训机构的“识字班”。我的看法是,上“识字班”完全没有必要,但可以在生活中的不经意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早识字多识字,好处多多,尤其对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给孩子选书,还有一点要注意,打算买书时,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决策、自己选择。这样不仅对培养阅读兴趣有益,而且对孩子自尊、自信、自律、有主见的性格养成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柄儿小时候买书、订杂志,都是他说了算。他爱上阅读之后,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阅读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随之提高,根本不用担心他会迷恋低俗文字。我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优秀的文学作品滋养着他心灵,构建着他的人格,丰富着他的认知,帮助他成长得健康而阳光。我和他父亲也一直非常尊重他、信任他,在他步入青春期这几年,和我们的沟通一如继往地顺畅,我们基本没感觉到他有什么叛逆心理和行为,而是满怀欣喜地接受着他的变化和成长。